輝達2025 Computex主題演講:AI基礎設施新紀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美國半導體龍頭輝達(NVIDIA)於5月19日舉行的2025 Computex主題演講中,執行長黃仁勳親自揭示了未來AI發展藍圖。演講聚焦於全新的GB300晶片與Blackwell架構,以及「AI工廠」與「Agentic AI」等革命性概念。這次技術藍圖勾勒出輝達從晶片供應商轉型為AI基礎設施平台商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預示了AI產業的下一個十年發展方向。

RTX50與GB300晶片預計於2025年Q2起逐步放量,將為台系半導體供應鏈如台積電、京元電、日月光等廠商帶來新一波成長動能。NVLink Fusion策略代表輝達生態系統正式擴展至ASIC/CPU領域,為AI推論市場注入新動力。然而,H20晶片出口中國受限事件也突顯了地緣政治對AI產業的深遠影響。

技術洞察:輝達正經歷第三次關鍵轉型,從晶片(A100) → 系統(HGX, H100/200) → 資料中心(GB200/300) → 「AI工廠」與基礎設施的全面整合。此轉型過程反映AI計算範式的根本變革。

【核心技術革新】GB300超級晶片與Blackwell架構

◆ 性能躍升:重新定義AI計算極限

GB300作為輝達最新超級晶片,在推論性能與系統架構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 推理效能:較前代提升1.5倍
  • HBM記憶體:容量提升1.5倍
  • 網路頻寬:提升2倍,達800Gb/s
  • 量產時程:2025年Q3正式量產
  • 外部構造:GB300與GB200外部構造相同,可直接插入現有機櫃與系統架構

技術突破點:一個GB300節點(40 PFLOPS)效能相當於2018年Sierra超算(18,000顆GPU),僅六年效能提升4,000倍,遠超傳統摩爾定律,展現「極端摩爾定律」特性。

◆ Blackwell架構核心技術

  1. NVLink技術:自研高頻寬、低延遲晶片互聯技術 每秒傳輸:7.2TB 特性:支援GPU高速通訊與擴展 設計理念:一整個機架就是一張母板
  2. NVLink Spine:超高頻寬交換架構 總帶寬:130TB/s 傳輸特性:全電性傳輸(非光纖) 連接能力:可連接72個Blackwell GPU形成單一虛擬GPU 線纜長度:包含2英里電纜
  3. 系統冷卻革新 機架功耗:120kW 散熱方案:100%液冷散熱系統 製造複雜度:系統包含120萬組件、2英里銅纜、130兆晶體管 系統重量:重達1,800磅

產業意義:Blackwell架構代表AI系統從「單晶片優化」轉向「多晶片集群優化」的範式轉移,這種系統級優化將成為未來AI架構的主流方向。

【策略創新】NVLink Fusion生態系統擴展

◆ 半客製化AI基礎設施戰略

輝達首次公開ASIC布局NVLink Fusion策略,以NVLink IP為核心,建立開放生態系:

  • 整合願景:協助客戶打造ASIC、CPU與NVIDIA GPU互聯的半客製化AI基礎設施
  • 差異化定位:既非完全封閉系統,也非完全開放標準,而是半開放生態系
  • 核心目的:讓半客製化系統能夠利用NVLink的Scale-up能力建構強大電腦

◆ 技術實現路徑

輝達提供兩種整合方案:

  1. NVLink Chiplet: 形態:可直接嵌入第三方ASIC的交換器 功能:實現與Blackwell GPU的高速互聯 適用場景:特定領域加速器整合 連接方式:直接連接到客戶晶片
  2. NVLink IP: 形式:IP授權 整合方式:合作夥伴可整合至自家半客製化ASIC中 優勢:無需硬體晶片,實現更彈性的設計 晶片對晶片介面:支援CPU與Blackwell或下一代Rubin晶片直接連接

◆ 生態系合作夥伴

  • ASIC夥伴:聯發科(2454)、世芯-KY(3661)、Marvell、Astera Labs
  • CPU整合:Fujitsu、Qualcomm
  • EDA支援:Cadence、Synopsys

◆ NVLink與現有技術競爭分析

現有AI ASIC市場狀況

  • Google TPU Server系列:採用PCIe作為Server內部Scale-up傳輸協定
  • AWS Trainium Server系列:同樣選擇PCIe,Scale-out使用Ethernet
  • UALink 1.0:2025年4月發表,整合與維護成本低於NVLink,無需IP授權

輝達策略考量

  • 取代現有PCIe與UALink技術
  • 期望Custom ASIC導入其傳輸協定
  • 滲透ConnectX系列網卡、BlueField系列運算單元、Quantum與Spectrum交換器等週邊產品

戰略意義:NVLink Fusion體現輝達"開放堆疊、銷售硬體"的戰略轉型,但對於能自研ASIC晶片的客戶而言,當初投入開放式架構就是為避免被壟斷,因此採用意願可能有限。

【產業重構】企業AI基礎設施全景

◆ AI工廠:下一代計算基礎設施

輝達提出「AI工廠」概念替代傳統資料中心:

  • 定位:繼電力和網際網路後的第三大基礎設施
  • 運作模式:投入能源,產出有價值的「tokens」
  • 衡量標準:未來以每小時產出tokens數量評估生產力
  • 規模參考:以XAI Stargate工廠為例,佔地400萬平方英尺,功耗達1千兆瓦,資本支出預計600-800億美元,其中40-50億美元為輝達運算設備

◆ 企業AI解決方案三層架構

針對企業市場,輝達構建完整堆疊:

  1. 計算層 - RTX Pro Enterprise Server: 兼容性:支援x86架構與傳統虛擬化平台(VMware、Red Hat、Nutanix、Kubernetes) 硬體配置:整合8顆Blackwell RTX Pro 6000 GPU 網路架構:採用CX8交換晶片,網速達800Gbps 性能提升:較H100系統推論效能提升1.7倍 特殊功能:在DeepSeek推論模型上性能提升至4倍
  2. 數據層 - AI Data Platform (IQ): 功能定位:處理非結構化語意資料的專用AI儲存平台 技術優勢:查詢速度較現有方案快15倍,結果品質提升50% 核心模型:整合Llama-Nemotron推理模型 技術架構:IQ Blueprint模型架構與Nemo Retriever模型 合作夥伴:VAST、Dell、Hitachi、IBM、NetApp等
  3. 管理層 - AI Ops平台: 核心功能:管理、微調、評估、部署AI模型和代理 服務項目:數據整理、模型微調、評估、護欄和安全保障 生態合作:CrowdStrike、DataIQ、DataRobots、Datastacks、Elastic、Newonix、Red Hat、Trend Micro等

◆ AI原生系統發展

輝達推出專為現代AI應用設計的系統:

  1. DGX Spark: 定位:針對AI原生開發者/研究人員 性能:1 petaflops運算效能 記憶體:128GB LPDDR5X 特色:性能媲美早期DGX1但體積更小 供應商:Dell、HPE、華碩(2357)、微星(2377)、技嘉(2376)、聯想
  2. DGX Station: 定位:個人AI超級電腦 功能:可運行1兆參數AI模型 特色:從牆壁插座獲得的最大性能 使用場景:家庭或辦公室使用

趨勢洞察:企業IT部門將轉型為「數位員工的人力資源部門」,管理企業內AI代理,而非僅管理實體IT資產。這將徹底改變企業IT組織結構與功能定位。

【前沿領域】機器人與數位孿生技術

◆ 機器人技術平台

輝達將機器人視為「物理AI」,預測人形機器人將成為下一個數兆美元產業:

  1. Isaac Groot平台: 硬體基礎:Jetson Thor處理器(已進入生產階段) 軟體環境:Isaac OS作業系統 開源狀態:Isaac Groot N1.5已開源 完整工具鏈:包含模擬(Isaac Sim, Omniverse)、訓練(GB200/GB300)和部署
  2. Newton物理引擎: 合作開發:與Google DeepMind和Disney Research共同打造 開源計劃:將於2025年7月開源 技術特點:GPU加速、可微分、高保真度、實時性能 整合狀態:已整合到Mujoko和Isaac Sim
  3. GrootDreams訓練系統: 核心優勢:利用少量人類示範生成大量合成訓練資料 技術實現:將2D視頻轉換為3D動作軌跡 解決問題:克服機器人訓練數據獲取難題 AI生成特色:用AI訓練AI的實例

◆ 人形機器人AI模型比較

GR00T N1 vs 競爭對手

  1. NVIDIA GR00T N1: 推出時間:2025年3月 技術架構:整合視覺語言與DiT模型優化訓練 開源狀態:是 主要應用:可隨開發商目的進行後期訓練的通用型
  2. Google Gemini Robotics: 推出時間:2025年3月 技術架構:基於Gemini 2.0模型並強調推理能力 開源狀態:未說明 主要應用:適用於包含工業機器人的各種類型
  3. Figure AI Helix: 推出時間:2025年2月 技術架構:首創雙系統分別處理快速反應與理解任務 開源狀態:是 主要應用:較專注於家庭及協助家務等日常任務

◆ 數位孿生與製造業轉型

輝達Omniverse數位孿生技術在台灣製造業廣泛應用:

  • 應用範圍:從單個機器人到整個工廠,甚至城市規劃
  • 導入企業:台積電(建構下一代晶圓廠數位孿生)、台達電(製造線數位孿生、物理AI機器人)、和碩(數位孿生、模擬焊膏點膠、Metropolis AI Agents)、鴻海、技嘉、廣達、緯創、緯穎
  • 城市應用:高雄市已建立數位孿生
  • 市場潛力:未來三年全球計劃投資5兆美元建設新工廠,數位孿生將成為標準配置

產業預測:台灣在AI與機器人產業將扮演關鍵角色,從企業工廠、城市到國家層級全面數位轉型。數位孿生技術將成為產業升級的關鍵推手。

【重要事件】H20晶片出口中國受限影響

◆ 輝達H20晶片資產減損事件

事件概況

  • 輝達宣布將認列高達55億美元(約新台幣1,787億元)的資產減損
  • 全數與H20晶片出口中國相關
  • 受美國政府4月9日新規定影響,要求對中國出口H20晶片必須取得出口許可證

H20晶片背景

  • 專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特規版本
  • 為符合美國規範而設計,原試圖避開出口禁令
  • 雖然效能較H100、H200有所縮減,但仍具高階AI運算能力
  • 去年銷售貢獻估計高達120億至150億美元

市場變化歷程

  • 輝達早在2月就警告中國市場銷售已腰斬
  • 從全年營收的34%驟降為17%約170億美元
  • 這次限制升級讓中國市場幾近被全面封鎖

◆ 對台灣供應鏈的影響

直接衝擊

  • H20晶片採用CoWoS-S進行封裝,將影響台積電
  • 減損費用可能涵蓋整條H20產品線裁撤的影響
  • 包括預期信用減損損失、採購違約金、產品線及設備損失

供應鏈調整

  • 台積電今年初將CoWoS擴產瞄準CoWoS-L,部分原因即防備禁令不確定性
  • 零組件或OEM業者如信驊、英業達等也可能受到衝擊
  • 輝達採購違約金可能用來賠付突然喊卡的晶圓

◆ 中美貿易戰升級

政策環境

  • 美國財政部長Bessent表示對15個主要貿易夥伴的協商尚未完成
  • 90天內形成具體協議的可能性偏低,最多只能達成原則共識
  • 針對中國的145%總體關稅依舊有效
  • 美中貿易談判陷入僵局

市場反應與波動

  • 輝達股價盤後重挫約6%
  • 上週謠傳中國可能全面拋售美債,導致股債雙跌
  •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單週飆升50個基點,創20年來最大漲幅
  • Bessent表示中國並未拋售美債,但承認市場對美國還債能力產生疑慮

政策應對

  • 若遇到對手操作市場,聯準會與財政部將聯手出手因應
  • 川普正試圖推動稅改延長,目標7月4日前完成,確保2017年減稅條款永久性
  • 稅收減少將使債務規模增加,可能帶來高達5.7兆美元的赤字壓力

戰略意義:H20事件凸顯地緣政治對AI晶片產業的深遠影響,也解釋了為何輝達積極推動NVLink Fusion等開放策略,試圖在政治限制下維持技術影響力。

【技術深度】CUDA生態系統與函式庫戰略

◆ CUDA X函式庫全景

輝達強調函式庫是其競爭優勢核心,涵蓋多個垂直領域:

核心數值與科學運算

  • cuLitho:加速計算光刻及提高半導體製造流程效率
  • cuQuantum(CUDA-Q):加速量子模擬計算
  • cuTensor/cuEquivariance:量子數學
  • Megatro/Dynamo/NIXL/cuDNN/CUTLASS:深度學習核心運算函式庫

AI與資料處理

  • Warp:Python語法撰寫CUDA核心
  • cuDF/cuML:資料框處理、機器學習函式庫
  • cuOPT:最佳化演算法(路線規劃最佳化)
  • cuDSS/cuSPARSE/cuFFT/AmgX:稀疏矩陣與模擬(CAE、CAD、EDA)

專業應用

  • Parabricks:基因體數據分析
  • MONAI:醫療影像處理
  • Aerial:GPU加速的無線電訊號處理(支援5G/6G)
  • Earth-2:氣候模擬與預測

◆ 6G網路技術佈局

輝達建構完整的GPU加速RAN(Radio Access Network)堆疊:

  • 性能已與ASIC相當
  • 合作電信營運商:SoftBank、T-Mobile、Indosat、Vodafone
  • 合作設備商:Nokia、Samsung、Kyocera、Fujitsu、Cisco

技術護城河:這些垂直領域的專業庫構成難以替代的護城河,讓輝達能在不同應用領域保持主導地位,形成「加速運算與通用運算不同,需要針對特定領域進行加速」的競爭優勢。

【供應鏈分析】輝達與台灣生態系統共生關係

◆ GB300 Superchip供應鏈詳析

晶圓與封測

  • 晶圓代工:台積電(2330) - CoWoS-L技術
  • 封裝測試:京元電(2449)、矽品(2325)、Amkor

零組件供應(NVL72系統)

  • 散熱方案:台達電(2308)、雙鴻(3324)、奇鋐(3017)、BOYD、Cooler Master、CoolIT、CPC、Danfoss
  • 電子零件:光寶科(2301)、川湖(2059)、貿聯-KY(3665)、佳必琪(6197)、嘉澤(3533)
  • 連接器與線材:安費諾、FIT、Molex、TE
  • 其他組件:Astron(肯上)、flex、Interplex、LEAD WEALTH、Motivair、Nidec、Parker、Sanyo Denki、Schneider Electric、Stäubli、Vertiv

系統整合

  • ODM供應商:鴻海(2317)、緯創(3231)、廣達(2382)、Dell、華碩(2357)、技嘉(2376)、HPE、Supermicro、英業達(2356)、聯想、和碩(4938)、緯穎(6669)

◆ 機器人視覺生態系統詳析

光學模組供應

  • 亞光(3019):機器人視覺辨識商機,目前相關產品供應客戶不只一家,但均為小量試產交付
  • 大立光(3008):已向客戶送樣人形機器人的機器視覺模組產品並驗證通過,主要為5P(五片塑膠鏡片)方案
  • 玉晶光(3406):提供視覺部分技術支援及製造機器人臉部感應部件

視覺系統整合

  • 中光電(5371):100%持股子公司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是台灣無人機市場唯一供應商
  • 佳能(2374):已正式擺脫純數位相機製造角色,轉型車載、牧場管理、智慧城市等多種AI光學應用
  • 華晶科(3059):積極轉型跨足邊緣視覺AI、3D感測技術等解決方案,以AI視覺公司為定位
  • 所羅門(2359):展示多款AI辨識及3D視覺軟體及解決方案
  • 富采(3714):1300nm波段搭配封裝後,發光效率高達30mW,較2022年產品提升20%
  • 圓剛(2417):攜手所羅門、IronYun共同打造智慧檢測系統
  • 聰泰(5474):藉由輝達Jetson平台跨足邊緣運算

◆ 台灣戰略地位提升

政府層級合作

  • 與鴻海、國科會(NSTC)、台積電合作建立台灣首個大型AI超級電腦
  • 在北投士林科學園區設立輝達台灣總部(Nvidia Constellation)

技術合作深化

  • 與台積電共同開發CoWoS-L共封工藝
  • 合作開發Kulitho計算光刻技術(加速光罩製作50-70倍)
  • 台積電為Blackwell晶片代工

製造業數位轉型

  • 輝達與台積電、鴻海、緯創、和碩、台達電、廣達、緯穎、技嘉、華碩、微星等台廠深度合作
  • 多家企業已導入Omniverse打造數位工廠

產業意義:台灣從傳統代工製造,正在轉型為全球AI基礎設施的關鍵節點,這種戰略升級將為台灣產業帶來長期結構性機會。黃仁勳表示台灣的工作推動AI走向世界,現在AI正回過頭來革命性地改變台灣的一切。

【投資標的】相關可轉債標的分析

◆ 輝達生態系可轉債完整一覽

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

  • 台光電(2383): 台光電五(23835):流通1,101張,未轉換比率3.17% 台光電六(23836):流通30,000張,未轉換比率100% 台光電七(23837):流通29,966張,未轉換比率99.88% 發行共3檔可轉債
  • 雙鴻(3324): 雙鴻四(33244):流通2,727張,未轉換比率27.27% 雙鴻五(33245):流通15,000張,未轉換比率100% 發行共2檔可轉債
  • 京鼎(3413): 京鼎二(34132):流通3,028張,未轉換比率15.14% 發行共1檔可轉債

半導體設備與測試

  • 旺矽(6223): 旺矽五(62235):流通35,000張,未轉換比率100% 發行共1檔可轉債

電子零組件與連接器

  • 佳必琪(6197): 佳必琪三(61973):流通10,000張,未轉換比率100% 發行共1檔可轉債
  • 台郡(6269): 台郡五(62695):流通20,000張,未轉換比率100% 台郡六(62696):流通10,000張,未轉換比率100% 發行共2檔可轉債
  • 嘉澤(3533): 相關GB300零組件供應,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儲存與控制器

  • 群聯(8299): 群聯二(82992):流通60,000張,未轉換比率100% 發行共1檔可轉債

散熱解決方案與電源

  • 台達電(2308):主要散熱與電源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 奇鋐(3017):散熱解決方案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 川湖(2059):電子零組件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 光寶科(2301):電子零件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系統整合廠商可轉債狀況

  • 鴻海(2317):主要ODM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 廣達(2382):主要ODM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 緯創(3231):主要ODM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 華碩(2357):系統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 技嘉(2376):系統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 英業達(2356):ODM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 和碩(4938):ODM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 緯穎(6669):伺服器供應商,但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機器人視覺相關

  • 亞光(3019)、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中光電(5371)、華晶科(3059)、富采(3714)、圓剛(2417)、聰泰(5474)等機器人視覺供應商,多數未有現行流通可轉債

投資觀察:可轉債投資者可關注未轉換比率高的標的,特別是台光電、雙鴻、旺矽、台郡、群聯等與輝達生態系統連結度高的企業。這些企業在AI基礎設施中的產品定位、技術競爭力與未來成長潛力是評估重點。

【展會實況】2025 Computex參展重點

◆ 主要參展廠商展示內容

勤誠(8210)

  • 展示GB300 compute tray機殼
  • MGX 4U氣冷與液冷機殼產品(氣冷可放8張GPU、液冷版本可放16張GPU)
  • 2025年開始供貨機櫃產品,預期貢獻營收比重5-10%
  • 美國NCT廠預計Q3上線,馬來西亞廠預計2026年上半年上線

英業達(2356)

  • 展示GB300 NVL72機櫃
  • 各式HGX設計之B300伺服器(氣冷10U與水冷)
  • RTX PRO 6000八卡PCIe enterprise氣冷伺服器
  • Lambert單相式浸沒式冷卻機櫃系統,可解熱120kW

技嘉(2376)

  • 展示GIGAPOD AI伺服器運算叢集
  • 支援八卡架構之Nvidia B300、AMD MI325與Intel Gaudi 3 GPU
  • 28U單向式浸沒式tank,採用殼牌、Castrol、ENEOS與SK enmove冷卻液
  • AI TOP ATOM (GB10)個人超級AI電腦

貿聯-KY(3665)

  • 在GB300有獲得更多機內線(如MCIO),content較GB200增加
  • 在多家美系CSP的Power whip供應比重超過50%
  • MGX架構下Power whip數量可達8條,每條單價在1萬元以上

高力(8996)

  • 展示250kW的In-rack CDU,安裝於伺服器機櫃底部,高度為4U,PUE可低於1.2
  • 板式熱交換器為CDU核心零組件,單月產能可達5萬台
  • 除Pump與QD外其他零組件皆有自製

Vertiv

  • 提供6個33kW power shelf供應GB200伺服器電源需求
  • 預期GB300將有HVDC電源獨立櫃結合BBU設計,單櫃可供電達800kW
  • 展出Power UPS9000,每櫃可供應1250kW,最多可並聯4台提供約5MW電力

產業觀察:從參展內容可看出台灣供應鏈已為GB300世代做好準備,從機箱、散熱、電源到系統整合都有完整解決方案,顯示台灣在AI基礎設施供應鏈的關鍵地位。

【風險提示】投資決策考量因素

在解讀市場趨勢與評估投資機會時,投資人應謹慎考量以下風險因素:

◆ 技術與市場風險

  1. AI晶片供需動態:GB300等新晶片的實際出貨與去化速度可能受到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影響
  2. 技術競爭加劇:AMD、Intel等競爭對手持續推出新產品,可能侵蝕輝達市場地位
  3. 客戶集中風險: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資本支出變化將直接影響相關供應鏈
  4. NVLink生態系接受度:對於能自研ASIC晶片的客戶,採用NVLink可能影響自主性,接受意願可能有限

◆ 地緣政治風險

  1.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如H20事件所示,地緣政治將持續對AI晶片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
  2. 出口管制擴大:美國可能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限制,影響營收結構
  3. 供應鏈重組壓力:企業可能被迫調整供應鏈布局以因應政治風險
  4. 技術自主化趨勢:限制措施可能刺激中國加速發展自主AI晶片技術,長期影響市場格局

◆ 產業結構風險

  1. 企業資本支出週期:企業大規模AI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可能因經濟環境調整而放緩
  2. 技術標準變化:AI架構與標準的快速演進可能使現有投資面臨淘汰風險
  3. 競爭技術威脅:UALink 1.0等開放標準可能對NVLink形成競爭壓力
  4. 監管環境變化:各國對AI技術的監管態度可能影響產業發展節奏

◆ 個別企業風險

  1. 基本面變化:各標的企業的財務狀況、技術競爭力與市場地位仍需個別評估
  2. 轉換條件風險:可轉債的轉換價格與股價表現差異可能影響投資報酬
  3. 流動性風險:部分可轉債流通量較小,可能面臨流動性不足問題
  4. 產業地位變化:供應鏈中的地位可能因技術變遷或客戶策略調整而改變

◆ 投資建議與策略

建議投資人採取以下策略:

  • 多元配置:避免過度集中於單一標的或產業鏈環節,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 動態調整:密切追蹤產業發展節奏、政策變化與技術演進
  • 風險管控:依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設定適當的停損點與資產配置比例
  • 長期視角:AI基礎設施雖是長期趨勢,但投資時機與標的選擇仍需審慎評估
  • 基本面優先:重視企業的技術競爭力、財務體質與在供應鏈中的不可替代性

AI基礎設施確實代表未來十年的重要發展方向,輝達的技術領先地位與台灣供應鏈的深度整合創造了結構性機會。然而,在享受成長機會的同時,投資人也需要對相關風險保持清醒認知,特別是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對整個產業鏈的潛在衝擊。建議以長期投資的角度參與,但也要做好風險管理,在波動中尋求適當的進場時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2 天前
要在台北建AI
avatar-img
Rex大叔的168台股投資教室
1.6K會員
346內容數
歡迎你來到Rex大叔的168台股投資教室,我是一個在金融業界從事多年實務工作者,恭逢其盛台股美麗的二十年,看到了許多賺錢賠錢機會與故事,也經歷了很多投資交易的經驗,想透過這個平台分享自己學習到的投資理念,歡迎你走進我的投資分享世界,探索與學習屬於你自己未來投資路上更多的成長養分,讓我們走吧!一起開心輕鬆學習~^_^
2024/02/18
本文將介紹桌上型電腦產業地圖,包括NB筆記型電腦產業地圖、伺服器產業地圖和產業結構圖等相關信息。
Thumbnail
2024/02/18
本文將介紹桌上型電腦產業地圖,包括NB筆記型電腦產業地圖、伺服器產業地圖和產業結構圖等相關信息。
Thumbnail
2024/02/18
整理LED產業的發展及供應鏈結構圖,包括上游藍寶石晶圓供應商、中游的製程設備廠商,以及下游的LED封裝、模組及燈具製造商。此外,還涵蓋了OLED、顯示器FPD設備、Mini LED和Micro LED等新興技術,並提供Mini LED供應鏈整理資料。
Thumbnail
2024/02/18
整理LED產業的發展及供應鏈結構圖,包括上游藍寶石晶圓供應商、中游的製程設備廠商,以及下游的LED封裝、模組及燈具製造商。此外,還涵蓋了OLED、顯示器FPD設備、Mini LED和Micro LED等新興技術,並提供Mini LED供應鏈整理資料。
Thumbnail
2024/02/18
本文將介紹電子產業中半導體材料及設備相關產業的個股地位,同時也會提及有發行可轉債的情況。
Thumbnail
2024/02/18
本文將介紹電子產業中半導體材料及設備相關產業的個股地位,同時也會提及有發行可轉債的情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技術孤注一擲到產業主導者,輝達如何同時駕馭超車、防守與跟隨三大策略? 在這個生成式AI風起雲湧的年代,沒有哪一家科技企業的名字,比輝達(NVIDIA)更像是「趨勢本身」的代名詞。市值突破兆美元、AI GPU全球市佔近九成,CEO黃仁勳走上GTC發表會的那一刻,
Thumbnail
從技術孤注一擲到產業主導者,輝達如何同時駕馭超車、防守與跟隨三大策略? 在這個生成式AI風起雲湧的年代,沒有哪一家科技企業的名字,比輝達(NVIDIA)更像是「趨勢本身」的代名詞。市值突破兆美元、AI GPU全球市佔近九成,CEO黃仁勳走上GTC發表會的那一刻,
Thumbnail
NVIDIA 2025 GTC大會重點剖析:黃仁勳的AI工廠預言、Blackwell架構的40倍效能提升、矽光子技術的資料中心革新、AI推理需求大爆發、機器人時代來臨,以及企業AI轉型策略。阿峰老師帶你深入瞭解AI趨勢,掌握AI商機。
Thumbnail
NVIDIA 2025 GTC大會重點剖析:黃仁勳的AI工廠預言、Blackwell架構的40倍效能提升、矽光子技術的資料中心革新、AI推理需求大爆發、機器人時代來臨,以及企業AI轉型策略。阿峰老師帶你深入瞭解AI趨勢,掌握AI商機。
Thumbnail
2025年3月19日的NVIDIA GTC大會上,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發表2個多小時的主題演講,向全球展示目前 NVIDIA 在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與機器人領域的前瞻布局。
Thumbnail
2025年3月19日的NVIDIA GTC大會上,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發表2個多小時的主題演講,向全球展示目前 NVIDIA 在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與機器人領域的前瞻布局。
Thumbnail
不管你是不是科技迷,最近應該都聽過「黃仁勳」這個名字吧? 他可是現在最火紅的科技大佬,創辦了全球知名的晶片公司輝達(NVIDIA),更是AI領域的領頭羊。 你可能已經知道,2024年6月,輝達的市值甚至超越了微軟,登上全球第一的寶座,這也讓大家更清楚看到輝達在AI世界的影響力有多大。
Thumbnail
不管你是不是科技迷,最近應該都聽過「黃仁勳」這個名字吧? 他可是現在最火紅的科技大佬,創辦了全球知名的晶片公司輝達(NVIDIA),更是AI領域的領頭羊。 你可能已經知道,2024年6月,輝達的市值甚至超越了微軟,登上全球第一的寶座,這也讓大家更清楚看到輝達在AI世界的影響力有多大。
Thumbnail
《輝達之道》精彩寫出NVIDIA(輝達)如何從一家專注於繪圖晶片的公司,成長為 AI 運算領域的霸主。從最初專攻遊戲市場,到轉型深耕 AI、資料中心、自駕車與醫療運算,輝達展現了驚人的適應力與創新能力。然而,王者真的無敵嗎? 輝達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將決定它是否能維持技術領導地位。 輝達的威
Thumbnail
《輝達之道》精彩寫出NVIDIA(輝達)如何從一家專注於繪圖晶片的公司,成長為 AI 運算領域的霸主。從最初專攻遊戲市場,到轉型深耕 AI、資料中心、自駕車與醫療運算,輝達展現了驚人的適應力與創新能力。然而,王者真的無敵嗎? 輝達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將決定它是否能維持技術領導地位。 輝達的威
Thumbnail
NVIDIA在CES 2025上展示AI與圖形計算的領導地位與未來願景 文章重點摘要: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回顧了公司技術突破,並強調AI技術從感知AI到代理AI的發展歷程。 推出新一代GeForce RTX 50系列顯卡和Thor車用晶片,實現AI與圖形技術的革命性進展。 展望未來,N
Thumbnail
NVIDIA在CES 2025上展示AI與圖形計算的領導地位與未來願景 文章重點摘要: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回顧了公司技術突破,並強調AI技術從感知AI到代理AI的發展歷程。 推出新一代GeForce RTX 50系列顯卡和Thor車用晶片,實現AI與圖形技術的革命性進展。 展望未來,N
Thumbnail
2025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今(7)日於拉斯維加斯盛大開幕,眾所矚目的就是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發表主題演講,他在全場爆滿觀眾掌聲中,穿著經典黑色皮衣登場,展示採用新一代Blackwell架構的GeForce RTX 50系列GPU、推出 Cosmos平臺、下一代汽車處理器…
Thumbnail
2025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今(7)日於拉斯維加斯盛大開幕,眾所矚目的就是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發表主題演講,他在全場爆滿觀眾掌聲中,穿著經典黑色皮衣登場,展示採用新一代Blackwell架構的GeForce RTX 50系列GPU、推出 Cosmos平臺、下一代汽車處理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