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行程排滿了,心卻更空?你可能中了「效率焦慮症」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每天早上鬧鐘響起的那一刻,我們就啟動了一場對時間的計算戰爭。

一邊刷牙一邊開著新聞Podcast;早餐不能慢慢吃,因為手裡還要回幾封緊急郵件;上班路上聽效率書籍的有聲書,午餐也要排隊點最「值回票價」的套餐。連朋友聚會前都要問:「這一攤值得去嗎?可以認識誰?有意義嗎?」

我們的生活被安排得像一張密密麻麻的Excel表,每一欄都寫著「投入 vs. 回報」,每一行都在計算「時間成本」。

但你有沒有發現,這樣精算出來的人生,反而讓人更焦慮、更疲憊,甚至更空虛?

為什麼會這樣?

越精準掌控,內在越失控

現代生活提倡高效率沒錯,但當我們過度追求掌控感,把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發揮「最大價值」時,心理上卻開始出現反作用力。

焦慮、壓力、疲憊感,常常不是因為事情太多,而是因為你想要「每件事都不浪費」。

真正高品質的生活,從來不是把日子塞滿,而是留下一些空隙給自己喘息、偏離計劃,甚至浪費一下。

1|精算思維,現代人的標配

我們正活在一個「效率成癮」的社會。

書店裡最多的書架是時間管理;排行榜常見的App是任務清單;職場裡最常聽到的詞是「KPI」、「成效」、「影響力」。

我們被教育要「掌控人生」,要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這本來沒錯,但當這種邏輯滲透進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時,就開始產生副作用。

越來越多人出現這樣的生活模式:

  • 行程排得滿滿的才覺得安心
  • 每次決策都在思考「這樣做划不划算?」
  • 連休閒活動也要選「最值得的選項」,否則寧願放棄

我們的思維被訓練成了「效率導向的機器」,連快樂都得講求回報率。

2|焦慮的副作用:你不是太忙,是太想掌控

問題是,人生不可能完全掌控。

這種事事精算的思維,正在無聲無息地推高我們的心理負擔:

決策疲勞:每天要做的決定太多,從午餐吃什麼到晚上要不要出門,當每一個選擇都要「最優解」,大腦就無法真正休息。

失控恐懼:過度仰賴掌控感的人,一旦出現突發事件或無法預期的變數(例如加班、臨時取消聚會),會感到嚴重不安。

即時回報壓力:當我們習慣一切都要立刻看到成果,沒有立即回報的事情(比如閱讀、冥想、陪伴家人)就會被當作「浪費時間」。

高自我要求且過度計劃生活的人,焦慮指數平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而這樣的焦慮,往往不是事情太多造成的,而是「內心無法容忍空白」的壓力。

3|你為什麼這麼怕「不確定」?

我們為什麼要把人生安排得那麼緊密?根源不在「愛效率」,而在「怕失控」。

這背後有幾種常見心理:

不安全感:擔心失去機會、擔心做錯決定、擔心自己落後別人,所以選擇凡事預先規劃。

完美主義:認為自己應該要「最好」、最聰明地使用每一分時間,不容許自己犯錯或「白做工」。

社會壓力:身邊的人都在「進步」、「成長」、「斜槓」,我們不進就等於退,因此不敢停下來。

但現實是,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價值,都是慢慢累積的,甚至是偶然發生的。真正的成長,往往不在計畫裡,而是在那些「剛好留白」的時刻中悄悄發生。

4|留白空間,不是浪費,而是必要

我們需要的是「心理的留白」。

正如畫作需要空白區域來平衡構圖,生活也需要一些鬆動的空間,來讓情緒得以流動、靈感得以萌芽、人與人能夠真正連結。

留白空間的三個價值:

心理餘裕:當我們不再把每一分鐘都安排得緊繃,反而更能專注當下,不易被情緒推著走。

創造力的來源:根據創意心理學家的研究,創造力往往在「非結構化時間」中誕生。你想得到點子,不能靠緊盯螢幕,而是放空時它自然出現。

人際與情感的連結:朋友間最深刻的對話,從來不是在「目的性聚會」中,而是在走回家的路上、吃宵夜時、臨時取消會議後那段空下來的下午。

你也可以設計一個「無目標的周末」:不安排行程,不設鬧鐘,讓自己隨性走走、看書、聊天,甚至什麼也不做。你會驚訝地發現,真正的放鬆,其實不靠計畫,而靠「允許自己不計畫」。

5|怎麼開始留白?

你不需要馬上放棄計畫,只需要在計畫裡騰出「沒計畫」的空間。

以下是幾個簡單但實用的行動:

每天預留30分鐘的無計畫時間:不滑手機、不開電腦,讓自己靜下來。

拒絕一兩個邀約或任務:不為別人安排的期待犧牲你的空間。

記錄「不高效但快樂」的活動:例如走路、畫畫、和貓對話,提醒自己不是所有價值都可以量化。

這些空間,不會馬上「讓你變更強」,但它們讓你不會那麼快被生活壓垮。

💡 真正的掌控,是容許不掌控

我們一直以為掌控人生,是靠「精準計畫」;但其實,真正的掌控感來自「容許不掌控」。

當你學會在人生的密密麻麻中,刻意留下一點空白,留給自己、留給未知,也留給驚喜。

你會發現,焦慮正在悄悄鬆開,而生活,也終於有了真正的呼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尼爾森的沙龍
35會員
439內容數
歡迎來到尼爾森的沙龍,在人生的某個岔路口,來這裡坐一下。
尼爾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1
教育不該只是追求高收入的手段,而是幫助孩子探索自我、實現夢想的旅程。當我們放下對「穩定」的執念,給予孩子選擇的空間,他們才能活出獨特且有意義的人生。真正的成功,是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2025/07/11
教育不該只是追求高收入的手段,而是幫助孩子探索自我、實現夢想的旅程。當我們放下對「穩定」的執念,給予孩子選擇的空間,他們才能活出獨特且有意義的人生。真正的成功,是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2025/07/10
明明你什麼都願意幫,為什麼別人卻越來越不懂感謝?
Thumbnail
2025/07/10
明明你什麼都願意幫,為什麼別人卻越來越不懂感謝?
Thumbnail
2025/07/09
她盯著螢幕上閃爍的游標,滿意地按下「儲存」。這份關於媒體偏見的畢業報告,她花了三個星期,查閱超過二十篇資料,每一篇都支持同一個觀點:社群媒體正在瓦解公共討論的品質。 她原本忐忑的心終於放下。資訊如此一致,應該代表她抓到重點了吧?
Thumbnail
2025/07/09
她盯著螢幕上閃爍的游標,滿意地按下「儲存」。這份關於媒體偏見的畢業報告,她花了三個星期,查閱超過二十篇資料,每一篇都支持同一個觀點:社群媒體正在瓦解公共討論的品質。 她原本忐忑的心終於放下。資訊如此一致,應該代表她抓到重點了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現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感到身心俱疲。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成為了大家關注的話題。本文將分享七個實用的方法,幫助你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平衡。
Thumbnail
現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感到身心俱疲。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成為了大家關注的話題。本文將分享七個實用的方法,幫助你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平衡。
Thumbnail
生活就是這樣忙忙碌碌 平時工作總是一天忙過一天 到假日能走入山林時,也硬要犠牲休息的時間 我一直處於快節奏的生活步調裡 只是,偶爾我也會進入什麼事都不想做的狀態 明明天氣很好,就是不想出門拍照 明明滑著手機,卻不想認真的去打一篇文章 跟心情完全無關,就只是想耍廢 這陣子可能也因為腳的
Thumbnail
生活就是這樣忙忙碌碌 平時工作總是一天忙過一天 到假日能走入山林時,也硬要犠牲休息的時間 我一直處於快節奏的生活步調裡 只是,偶爾我也會進入什麼事都不想做的狀態 明明天氣很好,就是不想出門拍照 明明滑著手機,卻不想認真的去打一篇文章 跟心情完全無關,就只是想耍廢 這陣子可能也因為腳的
Thumbnail
最近不知S又是經歷了什麼階段,睡前的各項準備都有各種理由拖拉。 而隊友辛苦了一天,傍晚時分也是理智線緊緊繃繃。 我們時常在早上準備出門或是睡覺前,因為孩子的拖拉,而令我們全身不暢快。因此控制、急促的態度就出現了。 然後接下來就是像鄉土劇般裡的激動,日復一日的上演。 「你不快點我就要生氣了」與
Thumbnail
最近不知S又是經歷了什麼階段,睡前的各項準備都有各種理由拖拉。 而隊友辛苦了一天,傍晚時分也是理智線緊緊繃繃。 我們時常在早上準備出門或是睡覺前,因為孩子的拖拉,而令我們全身不暢快。因此控制、急促的態度就出現了。 然後接下來就是像鄉土劇般裡的激動,日復一日的上演。 「你不快點我就要生氣了」與
Thumbnail
昨天大夜班,本來想要用Netflix看點什麼,結果只是在滑手機,用交友APP,我覺得自己花了好多時間在上面,一想到一句話:「當你把時間花在什麼地方,你就會成就什麼。」我就感到頭皮發麻,今天早上下班後,又花了大把時間繼續用交友軟體,我不喜歡自己這樣,可是我還是這麼做,好像這樣做可以轉移注意力,讓我不必
Thumbnail
昨天大夜班,本來想要用Netflix看點什麼,結果只是在滑手機,用交友APP,我覺得自己花了好多時間在上面,一想到一句話:「當你把時間花在什麼地方,你就會成就什麼。」我就感到頭皮發麻,今天早上下班後,又花了大把時間繼續用交友軟體,我不喜歡自己這樣,可是我還是這麼做,好像這樣做可以轉移注意力,讓我不必
Thumbnail
如何找到靈感敲門的時間、執行時間和沒力時間,在每種時間內讓自己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保護自己的創作能量,看完這篇你也能是創作永動機 !
Thumbnail
如何找到靈感敲門的時間、執行時間和沒力時間,在每種時間內讓自己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保護自己的創作能量,看完這篇你也能是創作永動機 !
Thumbnail
※早餐買了沒吃或吃到一半,先用咖啡墊胃 ※頭痛胃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頻率跟B群有得比,賺的錢實質上很多都轉成診療費 ※不太敢拒絕別人,不希望讓他們失望,總是先回應沒問題,再默默自己想辦法 ※星期日總有無來由的焦慮 ※心裡頭常不自覺有一股悶,常用購物來發洩,不知不覺買不少東西,回頭一看大半都沒用過
Thumbnail
※早餐買了沒吃或吃到一半,先用咖啡墊胃 ※頭痛胃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頻率跟B群有得比,賺的錢實質上很多都轉成診療費 ※不太敢拒絕別人,不希望讓他們失望,總是先回應沒問題,再默默自己想辦法 ※星期日總有無來由的焦慮 ※心裡頭常不自覺有一股悶,常用購物來發洩,不知不覺買不少東西,回頭一看大半都沒用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