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到了幾歲,或無論你的性別、身材、長相如何,或者是說,無論你對自己的外貌有多麼在乎,或多或少都可能因為這樣的外貌,得出一個「評價」。無論是「美∕醜」、「胖/瘦」,這你曾想過這個「評價」會如何影響你的一生呢?
湊佳苗的《碎片》一書,就是以「美容」為主題的小說。故事一開頭就揭露一位美少女生前曾因為肥胖而去做抽脂手術。令人起疑的是,在現今的審美觀,瘦下來應該就是美麗且健康,但為何女孩最終卻選擇在被大量的甜甜圈包圍之下,自我了結?
為了釐清這個謎題,生前幫她做過抽脂的整形外科醫師—橘久乃決定一一與案件身邊的關係人談話,試圖了解事件真相。以多重視角敘事方式,揭露人們對於外貌的隱性偏見
《碎片》一如湊佳苗以往的寫作風格,極為細膩地描寫人的內心變化;同時也深刻寫入了人性黑暗面,日常許多小事件對人心裡的影響。與一般推理小說不同的是,湊佳苗在此書運用了多重視角的敘事方式讓讀者來貼近這則事件。本書的主角—橘久乃醫師反而從頭到尾沒有都沒有描寫她內心的真實想法,只有兩則對媒體公開的自白。
但考慮到她的身分、地位與形象,對「媒體」公開的部分也多少帶有公關色彩,如同她一一訪談的8位對象,也因為跟她的關係疏遠程度、個人印象、自己的立場而訴說自己的觀點。這些內容可能包含了愛面子的謊言、受害者的自白。若從這樣的角度來看,讀者很快大概就能感受到這些訪談對象說話的「可信度」可能不高,因為參雜了大量的主觀意識。但也正因為如此,從這些外貌形形色色的人當中,或許更能夠從中發現到人對於外表(更精確地說可能是「美/醜」)隱藏的偏見,有多麼直抵人心,並深刻地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防雷線:下述內容涉及部分劇透,不想被爆雷的讀者建議看完本書後再閱讀
認真參與美醜遊戲的人,沒有誰輸誰贏。 但內心都可能留下「殘缺的一角」
那些其實並不漂亮,卻希望別人認為他漂亮的人,就會急著找出班上前五名的正妹,然後開始玩搶椅子遊戲。
如同模特兒如月亞美所說的,群體當中似乎都潛藏了「搶椅子遊戲」。因為如果不積極參與這場遊戲,先和20%長相好看的人打好關係;若又無法彰顯個人特色,就容易在圈子裡成同隱形人,也無法拓展自己的生存範圍,更別說出人頭地了。而在這場遊戲裡,無論身形高矮胖瘦、外觀精緻還是扁平,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跳脫。
從這些受訪者的言談之中,可以看到每個人帶著自身的先天條件,進入這場遊戲中,都有各自的難關要過。而且無論你的外貌被評價為「美/醜」的哪一邊,你都可能因為這個結果到傷害,其實並沒有哪一邊是絕對的勝利。
就像是從小因為身材過胖被譏笑的希惠老師,即便長大後成為了「教師」,在教育系統裡屬於有權威的一方,卻還是會因為過胖被學生取笑。還有書中的重要角色—橫網八重子,從小就因為體重或是姓氏(註1)而成了同儕之間的共同笑料。她自稱這讓她具備了「隱形的耳機」,只能靠自動過濾掉那些取笑,獨來獨往,才能撐過學生時期。即便長大後一度瘦到合理體重,也因為懂得打扮性格變得開朗,但她自認「陰沉」的那一面永遠都留在內心。
實際上,看似是遊戲優勝的人,也不是完全沒有煩惱與困擾。像是橘久乃的死黨—志保,因為天生纖細的身材,即便在學校沒有受到刁難,但她卻覺得家裡身材豐腴的奶奶卻十分忌妒或憎恨她先天就很瘦的身形。她在只能用「爆吃」,以及吃飯不留下任何食物來證明自己的體型並不是為了故意減肥而瘦的,來避免旁人誤會跟奶奶罵她。這種爆吃的習慣成了她從小建立安全感的方式,卻也在她多年後懷孕生子之後,像是轉變成一把利刃或是詛咒般,讓她真正發胖起來。
書中出現的兩位美人胚子,一位是橘醫師的學妹—如月亞美。她因漂亮的外表與體型成為模特兒兼演員。但會為了要維持美貌,時不時得擔心自己是不是不夠美所以拿不到更好的角色。她不得不時常在意自己的外貌而散發了一種緊繃感,跟從不介意他人取笑身材、自在吃喜歡的東西的同學—吉良有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甚至被有羽隱約地猜測,亞美是不是其實也挺羨慕她?因為如果不用這麼美,或許可以活得更自在一點?
另一位是主角橘久乃,從小被身邊所有人,認為是美麗與智慧的代名詞。個性與講話直率的她,從小到大就敢直視對方並說出「胖得像豬」、「你好矮」等這類的話。她從小到大都沒質疑過這樣有什麼問題,直到訪談過後才感受到—儘管自己誠實,但也傷害到別人。而別人沒說出口,可能只是因為大家更包容,更容易原諒出自自於美女的毒舌用詞。橘久乃也因為外表好看,其實更希望別人在意、愛上她的內在,而非她的外表。但美麗的外型天生更容易吸引更多人追求,她也很難判斷誰是真正愛上她的內在、誰能給她幸福?
美醜議題跟椅子遊戲也絕不限定女生才能參與,男生可能也有同樣的煩惱。像是兒時曾經與橘久乃交往過的堀口,曾經直接被當面說「好矮」,更因為聽到橘久乃說喜歡阿諾史瓦辛格,而去練重訓,成為壯碩體格。美貌不只是套用在女性身上,對男性而言,普遍也被認為要高、壯碩、有肌肉線條才更具吸引力。因此即便小時候他跟橘久乃的交往,很短時間就被她甩了;即便他現在已婚有小孩,但內心多少還是想透過「練得更壯」、「被美女認可」來證明自己是有魅力的。對堀口來說,光是跟和美女沒有任何交集的人炫耀:「我跟美女有過這麼一點交集喔!」彷彿就能提高自身身價一樣,因此儘管是這麼一點的交集、回憶、見面時間,都是如此重要。
透過多重視角的表達之下,可以看到在這場遊戲裡,沒有誰勝誰負。更可以說每個人的內心都像甜甜圈一樣,中間空出一個洞,而且總是缺少了中間最好吃的芯。為了填滿空洞,人都會想盡各種辦法與手段來讓自己變的幸福又完整。但會不會這樣的做法,反而是加重了加害者對待我們的信念?
殺死那女孩的,不只是貼上去的標籤,還有你對標籤寫下的定義
即使生活規律,有些人仍然會生病;有些人生活明明很不健康,卻很長壽。至少我認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干涉別人的外表或是健康的問題。
看完每個人的故事與視角後,便能發現影響身材的胖瘦,取決於太多因素。有些人的基因可能就會你天生容易發胖或吃不胖;當生命中爆發一場失戀、親人去世等壓力事件,也可能讓你什麼都吃不下、或是只能靠吃來抒發。這些都跟自制力無關,更與個性散漫、醜陋無關,卻很容易被身邊的人快速貼上誤解的標籤,因此受到傷害。
對於過胖的吉良有羽來說,胖對她來說並不是一張自甘墮落、沒有自制力的標籤,而是與繼母橫網之間愛的連結,是幸福的象徵。當這樣的標籤沒有被好好理解與適當的解讀,最終便引導她走上了悲劇。雖然從8個人的對談內容當中,似乎能釐清事件的一些來龍去脈,但卻實在難以斷言究竟是誰殺害了少女。因為每個深信胖=醜的人,都可能是這起事件的幫兇;就像是每個想要去抽脂的人,其實也正因為深深認同這張標籤的含意,才會想盡辦法撕除。
真正傷害到人們的,或許並非單純字面上的「美/醜」、「胖/瘦」、「高/矮」這些標籤,而是這些標籤背後被賦予過度片面化的意義。
不應該是身體配合衣服,而是要讓衣服配合身體。
書中唯一跳脫出椅子遊戲的人是吉良千佳(輕生少女的生母)。她不否定自己壯壯的身材,而是深刻理解到這是自己過去練球與訓練所產生的「努力的結晶」。因此不需要為了迎合世俗的審美觀而想辦法讓它消失,而是可以尋找一種方式,讓它成為耀眼的特色。有了這想法後,她帶著「讓運動選手也能享受打扮的樂趣」的理念學習設計,並成為了服裝設計師。書中千佳與橫網八重子的這段對話與相遇,重新改寫了橫網長期以來,被他人也被自己認定的「胖=醜」等舊有的信念。而這也像是一道曙光般,帶來了救贖與療癒。
身而為人,我們或許很難完全在外貌或權力遊戲中置身之外。在成長過程中,又有誰能夠真的從來不受標籤影響,也從未受傷?正如同尼采所言—「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如果我們在受傷過後,或是與標籤對抗的過程中,能夠以更深層、更具包容力來看待自己與他人,或許才能看懂這些標籤對我/他人來說,真正的意義是什麼?那些人貼上去的標籤與定義,真的適當嗎?藉此,也能重新定義與改寫我們的思想與行為,甚至是人生。
正因為「自己」是人生的主角,是最清楚人生來龍去脈的人。哪怕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讀懂這張標籤,你也要成為最理解自己、站在自己身邊的人,因為自己永遠都是陪伴自己走完人生的那一個人。如果今天自己都不能夠愛自己,理解這張標籤對自己意義,很可能就會拿起曾經傷你最深的刀子,再次刺向自己。
或許就像《碎片》一書最前面,湊佳苗在扉頁所寫下的文字:你所追求的,是誰眼中的「美麗」?又是誰眼中的「幸福」?或許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阻止別人試圖在我們身上貼標籤,但自己,才是能夠為這些標籤保留解釋權,以及重新改寫定義的人。
即使沒有生什麼重病,明天也可能會死,也可能因為厭惡自己選擇死亡。如果不珍惜自己,如果不好好愛自己,可能就無法活下去。
書名《碎片》的由來,取自於橘久乃醫師在訪談相關人士、事件的最後所發表的內容。橘醫師將每個人的外表、內在、擅長與不擅長等各種獨特的特徵,比喻為碎片。將碎片集合在一起,就像是形成一個聚落、家庭組織與社會城鎮,最終拼成一幅畫。
在閱讀完《碎片》之後,筆者想到,碎片形成了各自的稜角、凹凸不平,雖然碎片經常令人聯想到「不完整」,而不完整也容易給人一種殘缺的遺憾感。若是單獨拿起碎片來看,其實可以各自形成獨特的藝術品;雖然殘缺,但有各自獨特的樣貌,不也是很美麗嗎?這樣的巧思不禁讓我感受到碎片比喻的巧思—即便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瑕,就算不能恰如其分的融入任何一個群體,但肯定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也具有獨特的美。真心期望所有閱讀完此書的人,都能更加感受並相信這樣的力量,綻放屬於自己獨特的美。
註解1:橫網的「網」字容易與橫「綱」(相撲力士資格的最高位階)看錯與搞混,剛好書中的橫網八重子因為體型過胖,也容易被同學誤認或取笑為橫綱。
如果你覺得本次的介紹,對你有所幫助,那就是筆者最大的收穫!想看更多書籍內容或是買來收藏,可以先看更多完整書籍介紹,或是從以下的連結購買、收藏,支持一下作者吧!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推薦從以下連結購買:
👉實體書:博客來
👉電子書:讀墨Readmoo
👉二手書:讀冊
在社群上追蹤我,推薦你更多療癒人心的好故事
▶️ Instagram 專頁
▶️ Facebook 專頁
👉在FB、IG上搜尋:@heal.by.stories 或 用故事療癒生活
👉定期在方格子寫作平台上,發布電影、戲劇、書籍相關文章,歡迎追蹤。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收藏、追蹤、分享此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