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談談我那喜歡爭執的個性
嗨,我是 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我愛吵架的特質。
-
成長以來,我就是一個喜歡詭辯、挑戰權威的人。
高中 時,因為覺得懲罰不公,帶動班上同學在群組與導師辯論;大學 時,因為教授無意洩題而使成績計算具有爭議,同學們雖然心有不滿卻只敢私下抱怨、默默隱忍,而我決定當出頭鳥,寄信給助教/教授表達意見;
近期參加 某創業競賽,主辦單位最終的算分方式與先前公開不太一致、成績計算細節也不公開給參賽者。大家普遍也是私下質疑公平性,而我卻像瘋狗一樣不擔心得罪,不斷詢問到底(雖然經多次詢問,主辦還是打哈哈過去)
-
保持理性!
先澄清一下,我並不是像所謂的酸民一樣,言語充滿謾罵、批評。我會要求自己抽離感性用詞,用 有理、有邏輯的論述,來表達意見。雖然有時候心裡非常生氣,想要反諷、表達情緒,但我知道唯有保持理性,才更有機會捍衛自己的權利。
-
為什麼我要這麼做?
首先,當然是我天生 對「公平」與「正義」有著強烈嚮往。我是一個蠻自我導向的人,當感覺到自己的權利被侵犯時,內心就會湧起一股難以平息的憤怒,驅使我去行動、捍衛自己。
其次,是我想 勇敢發揮自己小小的影響力。有時候我當然也知道,那些臉皮厚的人不太會承認自己的錯誤、也不太願意傾聽意見。但難道就因為這樣的預測,而決定默默不作聲嗎?
華人教育下的我們太習慣去妥協,常為了不撕破臉而選擇隱忍。這樣的心態將導致那些塑造不公平的人,越來越不懂得尊重彼此。為自己的權利發聲,除了滿足自己,也是為了能為世界帶來一點點的影響--即便這個影響不是在當下或自己身上,而是在某時某刻的未來,你的聲音成為了改變世界的一顆螺絲釘。
最後,是為了 不要讓自己後悔。當下選擇隱忍或許能維持和氣、保有未來合作的資源與機會。但每次都因此龜縮不前,放棄爭取,將永遠無法主動改變結果。這樣的人生對我來說太懦弱了。我相信主動嘗試、心平氣和地爭取到底,才不會愧對自己對這件事的重視與付出。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