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因而不歸罪於原生家庭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將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是很容易的事,但是一輩子怨恨父母無濟於事。父母總有一天會離開人世,然後呢?

在心理成長的討論中,「原生家庭受害論」往往成為一個敏感且容易引發情緒的話題。這個觀點認為,我們今天的痛苦很大部分來自父母當年的影響與傷害。

然而,如果追溯這個因果鏈條的源頭,會發現根本無法找到一個絕對的起點。父母的痛苦,又是誰造成的?他們的童年可能同樣充滿了傷痛與不幸。以此類推,似乎每個人與生俱來都伴隨一些生命中的苦難。

因此,一個比較中立的看法是:代代相繼的因果關係之下,每個人所承受的創傷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罪魁禍首」,更重要的是,責怪父母無助於解決問題。

問題是,當我們內心還停留在痛苦與憤怒中,原諒父母是極其困難的。甚至要進入到憤怒的階段,前期可能已經走過認同、羞恥、自卑、封閉、自責等等一連串過程,一晃就是十幾年,或者有不少人終其一生都走不到憤怒,其實並不少見。

在心理療癒的過程中,「原生家庭」常被當作一個歸因點,而非歸罪的對象。歸因,是為了找出痛苦的本質與源頭,才能進行有效的療癒,這點是非常重要且正確的方向。

但是,人的內心成長是階段性的,當一個人還處在未成熟時期,往原生家庭去溯源,反而是一種必要的自我保護與理解方式。

一個人對父母有深切而複雜的心結,需要正視與釋放積壓在內心的委屈、悲切與怨恨,讓凍結在痛苦當時的內在小孩得到安撫與陪伴,逐步療癒那些深層的創傷。

當那個內在小孩得到釋放、恢復生機時,慢慢才有可能去了解父母的童年,觀察那些不幸如何在家族中被傳承,造成了父母他們的侷限、他們沒有能力付出愛。

這個階段往往是轉折點,當一個人能理解並接納父母真實的樣貌,不再只是將他們視為傷害的「源頭」,而看到家族創傷得以跨代流轉的事實。也就是說,他們開始看到自己生命背後較大的脈絡、家族的業力,這時,真正的諒解、接納與寬恕才會真實發生。

療癒與成長是循序漸進的,不需要強迫自己立刻完成「原諒」的課題。重要的是先療癒內心的傷痛,讓內在成長與壯大,能在自己的步調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也許到了那裡,會發現不只是原諒這一個出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96巷23號
6會員
42內容數
不務正業的律師、實習心理師、圖文創作者。不想寫執業心得或法律科普的時候,多半會寫心理療癒、分享學習方法,順便說說她看到的世界。
96巷23號的其他內容
2025/08/14
假使現在沒有打開手機刷社群,我會怎麼樣嗎?好像也不會怎樣。
2025/08/14
假使現在沒有打開手機刷社群,我會怎麼樣嗎?好像也不會怎樣。
2025/08/13
你是否習慣性設想事情最壞的發展?只有想像到事情最壞會怎麼「落底」之後,才能夠安心?
2025/08/13
你是否習慣性設想事情最壞的發展?只有想像到事情最壞會怎麼「落底」之後,才能夠安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最像自己的父母嗎?」 「什麼時候?」 「當孩子說出:『我這輩子都不會像你一樣!』的時候」 這段對話出自我大學修習《家庭發展》時,教授在課堂中說的一段話,當時聽完全班同學只覺得有趣,沒想到多年前一句玩笑話,卻成為現今正中眉心一發子彈。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最像自己的父母嗎?」 「什麼時候?」 「當孩子說出:『我這輩子都不會像你一樣!』的時候」 這段對話出自我大學修習《家庭發展》時,教授在課堂中說的一段話,當時聽完全班同學只覺得有趣,沒想到多年前一句玩笑話,卻成為現今正中眉心一發子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