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回應之境:害怕獨處的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很難停止滑手機
  • 無法忍受戀愛空窗期
  • 填滿行程、喜歡把每天過得很「充實」
  • 開電視、放音樂、用聲音填補空間
  • 不容易入睡、淺眠、易醒
  • 對關係很敏感、過度解讀他人反應
  • 說不出具體感受、只覺得很煩

在這個節奏快速且高度互動的時代,獨處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當我們無法自在地與自己相處時,焦慮、空虛和不安往往接踵而來,形成心理上的深刻困境。

獨處不僅僅是「一個人待著」,而是一種面對內心、感受自我的狀態。

許多人無法獨處,首先是因為害怕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當外界的嘈雜消失,心底那些自我批判的聲音、過去的創傷感受,或許會變得無法忽視。這些不安與困惑的情緒如影隨形,因而我們透過手機、電視等外在刺激去填補內在的空白,逃避與自己相處的時光。

害怕獨處的心理根源

1.母嬰關係的創傷

在嬰兒0-3歲階段,最需要的是母親的回應與陪伴。如果在這個時期得不到足夠的關注,孩子會陷入孤獨、無助、絕望與被拋棄的恐懼。這種早期缺乏回應的經驗,會深深烙印在內心,影響日後的情感安全感。

2.有條件的愛

父母僅在孩子表現好時給予關注,讓孩子為了獲得愛而壓抑自我,進而產生內在疏離與孤獨感。

3.過度依賴或過早獨立

成長過程中,若父母過度干涉,孩子沒有機會學會自主獨立,或者父母缺乏陪伴、支持與保護,孩子遇到困難只能自己解決,學會了壓抑需求與情感,形成「只能靠自己」的信念。

4.仰賴外在反饋定義自我價值

我們也習慣了「做些什麼」來獲取別人的回應和肯定,從中反覆確認「自己是夠好的」,成為自我價值感的重要來源。然而,當沒有外在的回聲和評價,我們必須獨自觀察自己,直面內在的情緒與思想,這對於長期依賴外界反饋的人來說,是一項困難的挑戰。

學會不仰賴外界的回應,仍能看見並接納自己,是獨處能力的核心。

關鍵是從簡單且真實的行動開始。放下手機,保留每天專屬自己的幾分鐘,不帶評價,不去評判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不是「有意義」。

如果感受到負面情緒,不必急著抗拒或改變。

焦慮的感覺,一開始會難以忍受,你會非常想要「找互動」來填補這個空洞,這種時刻正是練習逐漸脫離外界認可的機會。

試著一點一點改變習慣,不要尋找速效的安慰,而是把關注的焦點轉回自己:假使現在沒有打開手機刷社群,我會怎麼樣嗎?好像也不會怎樣。如果不刷手機,我想做什麼?如果我現在什麼也不想做,那也不會怎麼樣,沒關係。

給自己一段溫柔的時間,勇敢踏出那一步,慢慢的,你會開始迎接一個更完整、更強韌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96巷23號
6會員
39內容數
一個律師工作室,分享執業心得、法律科普、心理療癒,順便說說她看到的世界。
96巷23號的其他內容
2025/08/13
你是否習慣性設想事情最壞的發展?只有想像到事情最壞會怎麼「落底」之後,才能夠安心?
2025/08/13
你是否習慣性設想事情最壞的發展?只有想像到事情最壞會怎麼「落底」之後,才能夠安心?
2025/08/12
其實,溺愛也是一種情感創傷,只不過隱藏得比較深,不容易被察覺。
2025/08/12
其實,溺愛也是一種情感創傷,只不過隱藏得比較深,不容易被察覺。
2025/08/10
你可能從小看到父母經常爭吵,長大後卻在感情裡習慣挑選容易產生衝突的對象。
2025/08/10
你可能從小看到父母經常爭吵,長大後卻在感情裡習慣挑選容易產生衝突的對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序章:有沒有一種經驗 ,每一次故事開頭都是很難想,即便想破頭,還是沒有頭緒,總是把自己逼到絕境了 ,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哈哈哈 與自己發牢騷對話 ⋯ 進入正題前麻煩大大給愛心支持一下 感謝大家們 有沒有一種感覺, 當自己陷入沈默的時候 腦袋是不是陷入一種短暫的空白,很無助, 也不知道自己
Thumbnail
序章:有沒有一種經驗 ,每一次故事開頭都是很難想,即便想破頭,還是沒有頭緒,總是把自己逼到絕境了 ,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哈哈哈 與自己發牢騷對話 ⋯ 進入正題前麻煩大大給愛心支持一下 感謝大家們 有沒有一種感覺, 當自己陷入沈默的時候 腦袋是不是陷入一種短暫的空白,很無助, 也不知道自己
Thumbnail
心情總是那樣的隨心所欲,不說話就是在否認我正水深火熱,不想刮起颱風,但外圍環流卻時而戳破我的謊言,這一上頭的煩躁真是難以冷卻啊。
Thumbnail
心情總是那樣的隨心所欲,不說話就是在否認我正水深火熱,不想刮起颱風,但外圍環流卻時而戳破我的謊言,這一上頭的煩躁真是難以冷卻啊。
Thumbnail
連寫文章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好像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了。
Thumbnail
連寫文章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好像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了。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我們有沒有辦法窩在各自的角落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覺得尷尬、感到自在,相信對方也和自己有相同的感受。
Thumbnail
我們有沒有辦法窩在各自的角落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覺得尷尬、感到自在,相信對方也和自己有相同的感受。
Thumbnail
0313 天氣晴,黑色星期五 常常相伴左右的友人不在身邊。 啊,終於回到一個人的空間了。 身邊沒有聲音,沒有需要顧慮的,忍不住想獨自一人,也不錯, 不需要維持相處融洽感,而增加一個虛情假意的選擇了。 當靠得越近,近到界線模糊,不再有尊重二字。 當嬉笑怒罵都是種演出,真心不再。 可憐的不知道是誰?
Thumbnail
0313 天氣晴,黑色星期五 常常相伴左右的友人不在身邊。 啊,終於回到一個人的空間了。 身邊沒有聲音,沒有需要顧慮的,忍不住想獨自一人,也不錯, 不需要維持相處融洽感,而增加一個虛情假意的選擇了。 當靠得越近,近到界線模糊,不再有尊重二字。 當嬉笑怒罵都是種演出,真心不再。 可憐的不知道是誰?
Thumbnail
你過得如何?除了家人,有誰真正在在意呢?一切都是自己的心裡作祟。 真切的狀況是自己在意自己的樣子,在意別人的眼光,一直『活成別人眼中理想的樣子』
Thumbnail
你過得如何?除了家人,有誰真正在在意呢?一切都是自己的心裡作祟。 真切的狀況是自己在意自己的樣子,在意別人的眼光,一直『活成別人眼中理想的樣子』
Thumbnail
好想把自己扔進書堆裡/ 當我厭倦了將近一個月沒有假的生活/ 當我想讓周遭環境稍稍安靜下來/ 當我想要短暫關機/ 暫時進到一個與現實有點距離的世界
Thumbnail
好想把自己扔進書堆裡/ 當我厭倦了將近一個月沒有假的生活/ 當我想讓周遭環境稍稍安靜下來/ 當我想要短暫關機/ 暫時進到一個與現實有點距離的世界
Thumbnail
是一種很莫名的空虛感 空虛到一個很難受
Thumbnail
是一種很莫名的空虛感 空虛到一個很難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