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名昭彰的中世紀伊斯蘭暗殺教團,「阿薩辛」,在十三世紀中葉,被蒙古王子旭烈兀一舉搗毀了老巢。雖然此次蒙古西征,經常被標誌為阿薩辛暗殺派的滅亡時間,但六七十年後,他們的活動居然還被另外一個人記載了下來,他就是摩洛哥的旅人,伊本.巴圖塔。
當伊本.巴圖塔在敘利亞一帶旅行時,他聽說,當地有一系列堡壘,仍歸於什葉派中的「伊斯瑪儀派」所有——即七伊瑪目派,同時也是本來「阿薩辛」教團歸屬的派別(後來他們分裂出去了)伊本.巴圖塔聽說,這些表面上安居於此的伊斯瑪儀派,實際上受雇於馬穆魯克的納賽爾.穆罕默德蘇丹,為他暗殺國內外的政敵。
行兇的人稱之為「費達因」( fidāʻiyyūn ),即阿拉伯語中的「自我犧牲者」,一如阿薩辛派過往曾對其殺手的叫法。行兇時使用淬毒的匕首,若是無法平安歸來,則「買命錢」由子女代領。
這批受雇於馬穆魯克的「阿薩辛後繼者」是真是假,非常難判斷,因為除了伊本.巴圖塔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紀錄能證明,阿薩辛在十四世紀還有在活動。
很可能的情況是:這裡真的有大批伊斯瑪儀派的居民,但因為跟阿薩辛的歷史淵源,導致周遭的遜尼派、基督徒惡意謠言他們還在幹暗殺之事。伊本.巴圖塔一介外鄉旅者,就寧可信其有地記在腦裡了。
又或者阿泰爾的後人真的經營有術,在敘利亞這個阿薩辛傳統活動的地方再建兄弟會,也未可知啦(誤)
&
資料來源:
Ross E. Dunn,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馬金鵬譯,《伊本.白圖泰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