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著手術超級可怕
為了施打化療,大多數病人都會在鎖骨處植入一條人工血管,主要原因是,化療藥物毒性很強,萬一針打歪了,附近的皮膚、血管或組織可能會受到嚴重傷害。其次,雖然我比較幸運,每三週施打一次,進行五次療程即可,但有些病友可能有無數次療程,若都直接施打在血管上,血管一下就會被戳到失去彈性了。
不過,植入人工血管的手術是局部麻醉,也就是,我可以聽到、聞到整個手術過程。很不巧,因為我喜歡在術前上網查詢,所以曾在看過一段植入過程的解說影片,因此,從醫師切開皮膚開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我現在進行到哪一個步驟,我都一清二楚。感覺知道越多好像越可怕,而我因為太過緊張,身體不自覺緊繃,術後竟然肩頸痠痛了三天 …
▌絕對禁止的動作只有一個
若能腦袋放空地躺在那,整個過程其實半小時就結束了。傷口縫合後,護理人員請我先在恢復室坐著等一下,確認沒有任何不舒服後,帶我到 X 光室拍一張 X 光,確定血管安裝位置正確,就可以回病房等待下午的化療了。
一出手術室,我就急著向護理師確認哪些動作可以做,哪些不能。護理師回答,「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動作都可以做,但千萬要記得,不能讓手臂 360 度繞圈」。也就是說,側睡,可以,手舉高,可以,游自由式,不行。因為 360 度繞圈可能會讓放進血管裡的那條人工血管脫落,但護理師說,不小心繞了一圈沒關係,不要用力瘋狂繞就可以了!
▌現實總是沒有想像中美好
不知道是我太敏感還是自己想太多,在植入人工血管後,總覺得可以感覺到它的尾端,彎腰或側躺的時候,靠近心臟的地方好像有一根東西,癢癢的。所以,雖然我知道手可以自由活動,但靠近人工血管的左手,不自覺地移動範圍變得很小,很怕它歪掉。
而之所以會這麼小心,還有另一個原因是,人工血管的一端是一個硬硬的小圓盤,接著一條管子進入真正的血管,而那個硬硬的小圓盤終究是個異物,剛裝進體內時,有時手部的動作會擠壓到小圓盤,或是因為傷口尚未癒合,某些動作會引起撕裂感。久而久之,我就變得十分小心。雖然我的療程很短,大概也才四個月沒有伸展左手,竟然就僵硬到舉不起來了!
▌雖然療程結束了,但我還是小心翼翼
療程剛結束時,因為副作用的關係,感覺全身的肌肉都消失了,我連像稻草人那樣把手平舉,都辦不到。等到肌力訓練到一定程度,想慢慢把手往更高角度抬起來時,感覺超級卡的!明明是舉手那麼簡單的事,對我來說好像在練劈腿,背部會有撕裂感,每天只敢一點一點地往上舉。
現在,我已經可以舉到貼近耳朵了,但總覺得跟右手的靈活度相比,還是有落差,而且因為人工血管還未拆除,我的動作依然不自覺地小心翼翼,深怕若不小心被我扯壞,會不會發生什麼不好的後果。
醫師說,追蹤兩年都正常才能拆除人工血管,而依照醫師的算法,我可能明年五月才能拆,也就是說,我可能要到明年五月,才有勇氣用力、恣意地活動、伸展我的左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