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與被照顧者》 - 學習照顧毛孩,也學習照顧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雖然是在7/16才領養錢錢,她的資料單上也寫著“預估年齡2.5個月“,但當我們七月底帶錢錢去就醫時,專業醫生的判斷告訴我們,錢錢已經至少有四個月以上了。


假設這“四個月以上”是接近五個月,那麼發情的時間也差不多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到來。於是,我們便在八月中時,與醫生預約九月初的結紮手術。(事後證實錢錢可能更大一些,因為手術當日她已輕微發情)

剛到家三天的錢錢

剛到家三天的錢錢


因為要準備動手術,我們也特別留心錢錢的身體狀況,畢竟在手術前若有什麼閃失,無論是小感冒或任何意外,都可能影響錢錢術後的恢復狀態。


錢錢從還在所的時候,就經常噴嚏連連,領養當天,動物之家的工作人員也提供給我們錢錢的藥。

還在動物之家的錢錢(第一次見面)

還在動物之家的錢錢(第一次見面)


然而,在第一次就醫時,醫生評估後卻要我們暫停給藥。


知識攝入

沒有藥物的輔助,我又希望錢錢快點好起來,於是便開始研究起貓咪的健康保健品:離安酸、牛磺酸、維生素、礦物質...我開始練習去看各種飼料、零食中的成分,上網查找資料,或是詢問ChatGPT、有養貓的朋友們、動物之家志工們、愛媽。


網路上的保健食品,價格落差甚大,就和人類的保健食品市場差不多,種類多樣、口碑各異,難以抉擇。

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間接地了解了很多貓狗的健康知識。其實照顧起來與人類一般—預防勝於治療。小到飲食給水,大到活動空間、保健成分...另外還有動物行為、寵物情緒...不勝枚舉。


為了讓錢錢健康長大、終老,我竟然可以做這麼多功課...


照護反思

「我曾為父母做這麼大的努力嗎?」

「我曾為自己做這麼多的功課嗎?」


好像都是等到身體有不舒服,才會上網去尋找原因,我似乎從來沒有這樣為自己的健康閱讀這麼多資料...


如果我可以為了錢錢健康一輩子,願意這樣花費心思,那我是不是也應該為自己的健康努力、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在與媽媽聊起錢錢的狀況與換糧方式時,才從媽媽口中聽到:「你小時候也是要這樣照顧。換奶粉不能一次換過去,要一點一點,慢慢換,因為你小時候很容易腹瀉...照顧過你之後,照顧弟弟我們也是這樣慢慢換。」


沒有小孩的我,突然有一點點可以體會媽媽當時的心境—為了讓眼前這個小生命好好的、健康的活下去,努力做了好多功課,全心全意只想讓這個生命健康長大。


那麼...媽媽有因為照顧我們,也學習照顧自己嗎?

如果沒有,那我也想照顧媽媽。


健康 > 金錢

為了可以買房子,而且期許自己在爸媽老後能負擔他們的醫療費用、生活開銷,我一直都過著很節儉的生活。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捨不得花錢,只有兩項花費是例外:一是帶爸媽出去玩、吃好料;二是投資自己的學習費用,因為這有機率能換來更高的收入。


「健康」這件事,是我在經歷幾次傷病之後,才停下腳步,反思自己是否應該更重視的項目。但人總是健忘的,當身體沒有任何不適時,我們很快就會忘記沒有病痛到底有多麽幸福。(然後繼續熬夜晚睡)


養了錢錢之後,雖然我不像一般的貓奴主人,會為錢錢買一堆可愛玩具,但我確實在健康與飲食挑選上,比對自己捨得一些。大賣場的便宜飼料選擇很多,也可以填飽肚子,但營養成分不夠、加工成分太多,就像每天在公司附近那些不健康但便宜、能吃飽的食物。


我不讓錢錢去吃那些太多化學添加的賣場飼料,雖然我們不用餐餐生鮮鮑魚,但至少要成分透明、營養、健康。

我默默觀察自己的反應和行為,發現自己有這樣的傾向—選擇健康營養的飲食、在意足量的水分攝取。


然後,我突然意識到,過去的我真的不夠好好照顧自己。

因此我在八月初,參加了社群舉辦的喝水挑戰,每天都讓自己喝足夠的水量,改善自己的健康,也更願意多吃原形食物。(幸好我本來就比較愛吃葉菜五穀,所以這個改變並不難,只要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即可。)


如果我願意為錢錢的健康多花一點錢,那我也可以為自己的健康花費更多心思。


陪伴自己

身為焦慮人,所有為來可能會發生的壞事,我都是先擔憂起來的,非常內耗。焦慮使我不敢鬆懈、懼怕停擺,直到我遇見喵喵。

我可以陪著喵喵,週末花費整個下午,和她一起在路邊看著雲和麻雀發呆。

向我奔來的喵喵

向我奔來的喵喵


領養錢錢之後,一天裡動輒幾小時,我們會陪他玩逗貓棒、乒乓球、紙球、雷射筆...原本因為焦慮而過度滑社群的習慣,就此被改變了...

老愛玩各種垃圾的錢錢 XD

老愛玩各種垃圾的錢錢 XD


我們的手機使用量大幅減少,但生活卻也沒有因此停擺,反而感覺過得更充實。

因為錢錢,我們早睡早起,晚上十點多必須熄燈趕她去睡覺,早上鬧鐘一響,緊接著就是貓咪鬧鐘,關都關不掉,再也不賴床;因為錢錢,原本每天晚餐後就是在客廳沙發上滑著社群、繼續資訊焦慮,現在只要好天氣,我們就帶錢錢去公園定點放風,看她玩得很開心,我們也笑了。


我和老公聊天的時間變多了,雖然我們本來就有共同興趣,並不難聊,但我們現在可以在公園裡吹吹風,聊聊小時候的事,也聊錢錢的事。


我們的生活不再被3C完全綁架,而是更多的當下。




我感覺自己終於稍微能懂一些,為什麼媽媽總是說照顧我們多麽辛苦,她做了多少犧牲...但現在她卻不後悔。

過去我總覺得:「我才不要妳犧牲、也不想妳辛苦,我不要成為妳的負擔和麻煩...且既然妳都這麼說了,那為什麼又不後悔?是人質症候群(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嗎?我是加害人嗎?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嗎?...」


現在好像有點懂了...照顧者沒有不辛苦的,但看到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看到這個生命眼裡有光...彷彿我的心裡也被點亮。

眼睛亮晶晶的錢錢

眼睛亮晶晶的錢錢


我目前還不覺得有什麼犧牲,所以還無法理解媽媽說的「為人父母就是要犧牲」,如果有,那大概就是金錢吧!看醫生、點藥,真的是一筆開銷,但不至於到犧牲什麼的程度,反倒是那種一起成長的感覺,不斷地在增加。


用養毛孩來對比養小孩,也許很多家長會生氣吧?(例如我媽就認為兩者完全不能混為一談)但這是我的所獲所得!我正在學習付出愛,就和各位家長一樣,除了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也學習為另一個生命負責。


這就是我目前養錢錢的心得:)

追蹤錢錢更多動態:https://www.facebook.com/mixblackgirl

眼裡有光的錢錢

眼裡有光的錢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宅女文青的生活廢文
15會員
138內容數
我想藉由文字創作,記錄下我這一路在人生與職場上的跌跌撞撞、自我成長與心路歷程、生活觀點,期許不平順的道路,在我走過之後,分享給其他一同在這條路上的旅者,讓這條道路走起來能更順遂一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照顧受傷的寶寶,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因此,和家人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找外籍看護來分擔照顧小孩和處理家務的工作。經歷長達半年的等待,終於盼到了外籍看護的到來,而她的出現,確實讓我們都輕鬆許多。 從網路收集資料時,發現很少以雇主角度出發,因此我將這些經驗整理起來,希望對未來需要申請外籍看護的人會有幫助。
Thumbnail
照顧受傷的寶寶,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因此,和家人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找外籍看護來分擔照顧小孩和處理家務的工作。經歷長達半年的等待,終於盼到了外籍看護的到來,而她的出現,確實讓我們都輕鬆許多。 從網路收集資料時,發現很少以雇主角度出發,因此我將這些經驗整理起來,希望對未來需要申請外籍看護的人會有幫助。
Thumbnail
孩子在家庭裡出生,慢慢長大,到幾歲時,可以「自己一個人住」? 上學期就曾聽小Q說,媽媽在作看護,親戚介紹的。 小Q父親早逝,跟媽媽兩人相依為命,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都投資在小Q身上,讓他去補習。 下學期的某次晤談,小Q說,媽媽現在到外縣市去當看護了,24小時的看護
Thumbnail
孩子在家庭裡出生,慢慢長大,到幾歲時,可以「自己一個人住」? 上學期就曾聽小Q說,媽媽在作看護,親戚介紹的。 小Q父親早逝,跟媽媽兩人相依為命,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都投資在小Q身上,讓他去補習。 下學期的某次晤談,小Q說,媽媽現在到外縣市去當看護了,24小時的看護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在社區大廳放空喝咖啡時,我遇到一位關心人的長輩,我們談起了照顧家人的話題。我分享了我對照顧家人的看法,認為照顧人是出自內心的想法,並不是相欠債的行為。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家人的心情和情感,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照顧的重新思考,不要再用相欠債的說法來劃分關係。
Thumbnail
在社區大廳放空喝咖啡時,我遇到一位關心人的長輩,我們談起了照顧家人的話題。我分享了我對照顧家人的看法,認為照顧人是出自內心的想法,並不是相欠債的行為。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家人的心情和情感,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照顧的重新思考,不要再用相欠債的說法來劃分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