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筆記,來自我看的一支 YouTube 影片:
一口新飯《创业如何不失败? 我只有一条建议: Do NOT lose Money》。
我之所以想記下來,
是因為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像廢話,
但越想越有力量。
它不是追求華麗的成功故事,
而是提醒自己:
在創業的路上,先學會活下來,
才有資格談成長。
核心內容整理
1. 不要賠錢,其實是一種「反目標」
- 巴菲特的投資原則:「第一條規則,不要賠錢;第二條規則,別忘了第一條。」
- 一口新飯把它延伸到創業:先想清楚什麼會讓你死掉,再刻意避開。
- 公司最終一定死於「持續賠錢」,所以避免這件事就是生存的底線。
2. 一把能簡化決策的「剃刀」
- 「剃刀」是一種哲學工具,用來刪去多餘的解釋和決策。
- 當你面臨選擇時,把問題簡化為一句:「這件事會不會讓我賠錢?」
- 看似保守,但卻能避免掉很多自我感動的錯誤決策。
3. 三個實踐方向
- 空手套白狼:不是靠本金,而是靠槓桿資源創業。 銷售能力:會推銷比會寫程式更能讓你賺到第一塊錢。 信息差:懂一門語言、掌握某個領域的新知識,都能成為價值槓桿。 可複製資產:文章、影片、程式碼,一次創作可以無限複用。
- 借機生蛋:利用現有平台,先養出自己的「小雞蛋」。 很多人在公司裡表現優秀,以為脫離公司就能成功,卻忘了背後是整個平台的支撐。 真正聰明的做法,是在平台裡練習 0 到 1 的過程,逐步累積獨立生存的能力。
- 正確的衡量標準:不管做什麼,都先問自己:「會不會因此陷入賠錢?」 這是最務實的存活檢查點。
個人消化
看完這支影片,
我想起自己過去常被「要賺快錢、要大爆發」的想法拉著走。
但事實是,
大多數人並不是輸在「不夠努力」,
而是輸在「沒看清風險」。
很多人借了一大筆錢,
或者一頭熱砸進市場,
最後才發現:
不是沒有熱情,而是現金流斷了。
熱情再高,也敵不過現實。
一口新飯提醒我的,是一種心態轉換:
與其天天盯著「我要怎麼賺一百萬」,
不如先確保「我不會因為賠錢而死」。
只要能活得夠久,學習、調整、等待機會,
成長就有可能自然發生。
實踐方法
1.養成「剃刀式提問」的習慣
每當要投入時間或金錢時,先問自己:
這會不會讓我陷入不可控的賠錢?
如果答案不確定,那就先縮小規模、做最小測試。
2.刻意練習銷售
就算是技術人,也要練習面對客戶、推銷自己的東西。
銷售不是天賦,而是需要積累的技能。
可以從小東西開始,例如賣一場工作坊、推銷一份服務。
3.辨認並利用信息差
想想自己有哪些別人不具備的優勢:
語言能力、專業知識、特殊經驗。
把這些差異轉換成具體的產品或服務。
4.在平台中養技能
如果現在還在公司或學校,不要急著離開。
把它當作實驗場,練習建立流程、創造價值,
然後再思考如何複製到自己身上。
結尾
這篇筆記,是寫給自己看的提醒:
創業不是比誰衝得快,而是比誰活得久。
「不要賠錢」聽起來樸實,
但它是一條能讓人走得更遠的底線。
也想問你:
如果你現在手上有一個計劃,
那它能在不賠錢的情況下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