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當人生走到最後一刻時,
腦海裡閃過的畫面會是什麼?
是父母、孩子的人生?還是自己的一生?Ruowen Huang 在直播裡提到:
「死亡回顧的那一瞬間,我們看到的,永遠是自己的人生。」
這句話,像一記重擊,提醒我們:
人生最終的答案,只有自己能給。
人生是屬於自己的旅程
很多人以為「當自己」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卻很難。
因為當你真的做自己時,
朋友、同事、家人,甚至客戶,
可能會因為不習慣而感到困惑。
但別忘了,
輪迴其實是一段「自私的旅程」。
不是負面的自私,
而是你的人生只能由你自己來完成。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我們會問自己:
- 我對這一生感到驕傲嗎?
- 我喜歡我所選擇的人生嗎?
- 我完成了該做的功課嗎?
帶不走的,是他人的眼光;
帶得走的,只有我對自己滿不滿意。
愛自己的方式
「愛自己」常被講得很抽象,
Ruowen 用了一個簡單的比喻:
就像父母對孩子的期待。
不是幫他把一切安排好,而是希望他能:
- 成為有自信的人
- 勇敢去嘗試
- 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同樣的,
我們也要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
給自己勇氣,活出自信,把自己照顧好。
這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表達自己,重點在態度
她還分享了一個生活化的例子:
小孩生氣時,會喊「你走開啦!」
大人聽到,通常會覺得他在發脾氣。
但其實,問題不在於孩子能不能表達情緒,
而是在於用什麼態度表達。
「我心情不好,可以請你給我一點空間嗎?」
同樣是在表達不快,但語氣多了尊重。
這提醒我們:
當自己,不代表任性。
而是誠實說出內心,同時保有尊重。
找到那個「真正的自己」
要愛自己,得先學會當自己。
但我們往往會感到茫然,
因為沒有人一出生就全都懂。
人生,就是不斷探索、不斷修正。
透過一次次的嘗試,我們才會漸漸明白:
-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答案或許現在還不清楚,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正在持續尋找。
我們終將回顧自己的一生
這一集的核心觀念很清楚:
「活在自己的生命裡,並且在最後一刻,能為自己感到驕傲。」
唯一能帶走的,不是別人的期待,
而是「我是否真實地當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