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凌晨,俗稱「血月」的月全食天象在夜空中上演。雖然月全食不到年年可見,但對於從小就喜歡看星星的我來說,月全食的發生也早就不稀奇。因此除了用望遠鏡拍攝月食過程的特寫之外,我也在想著能不能有結合不同地景的拍攝方式。而這次的月全食就在我靈光一閃之下,讓我想到結合血月與富士山的構圖,於是便著手計畫了這次的旅行。

月全食在地球本影內的階段會因地球大氣折射陽光而呈現紅銅色,因此獲得「血月」的稱號
拍攝地點選擇
要拍血月與富士山同框,首先還是要先知道這次月食的概況。月食是因為月球進入地球的影子,使得原本照在月面上的陽光被地球遮蔽的現象。因此不像日食必須精挑細選時間與地點,觀測者只要在月食當下位於地球的影子,也就是夜晚側,都能夠同步欣賞到月食的過程。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預報資料,此次月球進入地球本影的第一接觸點(初虧)時刻在世界時16:27:02,完全離開本影的第四接觸點(復圓)時刻在19:56:26,換算成日本時間大約是凌晨1:27到4:56,全程大約3小時29分左右。

日本國立天文台計算出的本地預報時間及月食各階段在天上的位置

黃色直線是設定時間下從觀測點看去的月球方位,移動位置就能找到最佳觀測點在山中湖
天氣與交通
雖然在月食大約一個月前,我就開開心心地下訂了東京來回的機票。但訂好機票之後才想起來,夏天似乎是富士山的能見率最低的季節。於是除了山中湖案之外,我還另外找了與富士山山形類似的岩手縣岩手山、鹿兒島縣的開聞岳,以及去年去過的三四郎島做為備案。然而考量到月落時間和潛在觀測點的地形,山中湖案仍是最佳方案。儘管自己不能改變天氣,還是時不時上windy、日本氣象協會、日本氣象廳等網站刷天氣資訊。到了月食前一週還看到有颱風侵襲日本,心情都快涼一半。幸好到了月食前三天,三家網站都給出了晴天預報,我才放心地下訂往返東京與山中湖的交通和當地住宿。
往返山中湖的交通首推由富士急行巴士營運的富士五湖~新宿線,從新宿到山中湖表定時間只需要2小時8分,單程票價也只要2300日圓,比起火車再轉公車還要經濟且方便。訂票方式和我以前去熊本一樣,可以透過https://www.highwaybus.com/進行網路預訂(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篇)。除了新宿車站旁的轉運站之外,高速巴士的部分班次也有到東京車站。不過,這條高速巴士的缺點是路線行經山中湖的南岸,而我預定的民宿和觀測地點都在北岸,所以我在高速巴士剛抵達山中湖的第一站:富士山山中湖就得下車走路近半小時過去。幸好沿湖岸設置有柏油鋪面的環湖步道,拖著行李箱走還不成問題。

從新宿搭到山中湖畔的富士急行巴士,恰好是湯瑪士小火車設計
賞月食之地:山中湖長池公園
從mooncalc.org推算出來的結果,位於山中湖北岸的長池公園是能夠將月食變化軌跡置中在富士山上空的最佳觀賞地點。原本以為可以獨享富士山與月食的體驗,沒想到太陽還沒下山已經有許多日本天文迷架好腳架卡位,看來大家想的事情都差不多。至於我預定的住宿:民宿朝富士就在公園隔著馬路的對面,月食前後要搬運器材和休息都很方便。民宿的格局是相當典型的日式兩層樓房屋,我入住的一樓塌塌米房間十分寬敞,看起來容納4-5個人都不成問題,但我一個人住一晚附早餐也才日幣5000圓,實在是過分地划算。
吃完在東京的超商買來的泡麵當晚餐、洗個澡休息大約三小時,我在夜深人靜之時悄悄地帶著器材來到長池公園準備開工。這次我準備的攝影器材有兩組,一組腳架搭配Nikon D7100相機與Sigma 17-50mm鏡頭,以固定攝影方式拍攝富士山與月亮同框;另一組則是在腳架上加上iOptron的星空雲台,上頭裝上TAMRON 150-600mm望遠鏡頭與Nikon D7500相機,進行月球追蹤與擴大特寫攝影。因為器材眾多,也讓我第一次搭去程廉航得加價購買托運行李。
架台不穩、鏡面露水......
雖然同樣的器材已經裝了很多次,而且也預留超過半小時的時間裝置,但還是讓我勉強趕上月食開始的時間。隨著月食的進行,月面被地球影子遮蔽的面積越來越多,周圍原本被月光遮掩的星光一一從夜幕中登場。不過就在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真正的考驗才正要開始。由於地球大氣層會將部分陽光折射照到月面上的關係,本來應該是黑暗的月面會呈現非常漂亮的紅銅色,這也就是俗稱的「血月」。然而這時的月面亮度比平常還要暗非常多,曝光時間得拉長到1到10秒以上,因此星空雲台夠不夠穩固、追蹤夠不夠準,都會影響到影像的清晰程度。
最後實測的結果是整套架台仍是不穩固,光是快門開合都會讓影像產生明顯的晃動。再加上似乎是我為了節省行李重量,改以2公升礦泉水充當重錘的緣故,觀景窗中的月亮就像在跳舞一樣一直產生迷之晃動,更讓清晰的影像成為奢求。隨著夜間氣溫降低,更惱人的是鏡面開始結上露水。我本來有打算在東京的超商買好暖暖包因應,但沒想到動輒35度以上的東京,超商根本還沒開始賣暖暖包,只好克難地用吹球在拍攝間隔的空檔盡量把鏡面吹乾。(後來隔天早上才發現山中湖畔的超商有賣暖暖包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月亮落下之後不久天也亮了,被朝陽染成紅色的富士山在湖面倒映著
交作業時間
儘管拍攝過程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器材狀態並沒有達到百分之百。不過幸運的是本來一周前天氣預報都給不出好天氣的山中湖,這天晚上卻是一片雲都沒有。同一時間,臺灣可是各地都或多或少受到雲層干擾呢!最後在回程的飛機上,我以10分鐘間隔挑出富士山與月亮位置的照片,再利用影像處理軟體Startrails將照片疊加。成品中的山中湖映照著富士山的倒影,拂曉的乾淨天光中,攀登富士山的人們在山上洩漏出的點點燈光與天上不斷變化的血月相互輝映,千里迢迢來到這裡總算有不枉此行的成果!真的是感謝富士山對我的眷顧!
BTW...下次能捕捉富士山與月全食同框的機會就在明年的3月3日!下一次月食因為是在午夜前發生的關係,拍攝富士山與月全食同框位置會在富士山西側。大家如果有安排去富士山的話,不妨來一趟富士賞月之旅吧。

回程的班機上再次看到富士山,謝謝祢的照顧!
參考資料:
吳昆臻,〈天文攝影實戰教學 2025/9/8月全食拍攝Ⅰ〉《臺北星空》126期
吳昆臻,〈天文攝影實戰教學 2025/9/8月全食拍攝IⅠ〉《臺北星空》127期
探訪時間:2025.9.
完稿時間:2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