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不朽》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涉及劇透,斟酌閱讀。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為『我』而存在。」

《不朽》這本小說討論了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引起了我的注意:人的不朽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個問題很抽象,但我們可以把它換成另一個問題:死亡之後,我們怎麼留在他人心中?

當然,《不朽》之複雜值得大書特書,礙於我能力有限,無法面面俱到,只打算抓三個部分去談:「路的小說」、「『我』的加減法」和「不朽」。

路的小說

小說分為七部,由四個故事交錯而成,分別是「昆德拉和阿弗納琉斯教授的談話」,「阿涅絲的姊妹鬥爭」,「魯本斯的性愛冒險」和「歌德想盡辦法擺脫貝婷娜」的故事。故事間初看缺乏關聯,昆德拉透過四種方式把它們編織在一起。

第一種方式,是框內與框外的交流。虛構的昆德拉和教授作為最外層的框,筆下的角色能穿到框外互動,相對的,教授也能進入框內推進故事,比方說他把「十足的蠢驢」稱號送給了貝爾納,促使對方產生認同危機。

第二種方式,透過共通角色。阿涅絲遊走在魯本斯和自己的故事之間,其他人謹守本分不擅自越界,阿涅絲作為獨木橋連接著兩者,顯得搖搖欲墜。

第三種方式,則是行動的共振。貝婷娜和蘿拉跨越時空,都做了不朽的手勢;摔碎眼鏡的場景發生在兩個沒有因果關聯的故事裡。

第四種方式,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在同樣的主題上切出不同剖面。我會在後面釐清,此處不細講。要指出的是,這樣的設計很像一些以主題為導向的短篇小說集,但因為少了每一獨立篇章的完整性律令,而更寬鬆隨意。

故事不分主次,不同於《玩笑》和《生活在他方》,無法循著主線緊緊跟隨,往往讀著讀著就被帶到小徑上了。上述的區分也顯得過於武斷,特別是阿涅絲的部分,她的獨自思索似乎游離在外,很難跟其他角色的情節融合在一起。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不朽》可以說不存在主要角色。昆德拉似乎有意實行一種平均主義,且比《笑忘書》更徹底。讀者被隔離在外,共情不再自然,角色輪廓模糊,讀者得付出更多努力進入文本。

一直以來,昆德拉比起訴求共情,反倒更愛拉開距離,也就是「惡魔的笑」,一種對天使的消融於集體的笑的嘲弄。於是這種角色設計,可視作是一貫的延續,不僅透過論述,更透過不對焦的方式構築了批判的距離。

兩個現象混合後產生了鬆散的閱讀體驗,使得以情節概述這本書變得不可能。這種不可能彰顯了小說的獨特存在,無法被轉化為別的東西,固執地守在領地上,拒絕挪移。小說說著的只有小說。

和昆德拉的其他作品一樣,他試圖告訴讀者如何閱讀這本小說:「在那個年代,幾乎所有的小說都太耽溺在情節一致性的規則裡了。我的意思是,它們全都是以情節或事件單一的因果連貫性為基礎。這些小說就像一條狹窄的街道,人們拿著鞭子在後頭抽打著小說人物,要他們沿著這條街往前跑。戲劇性的張力,這是小說真正的噩運,因為它把一切都改變了,甚至連最美好的段落,最令人嘆為觀止的場面和觀察都變成只是導向結局的一個階段,而在此之前的一切意義也都以結局為中心。小說被它自身戲劇張力的火焰吞噬了,燒起來就像一捆稻草。」

虛構的昆德拉反對情節一致性,推崇偶然、巧合和節外生枝。他提到,亞里斯多德在《詩學》裡把「插曲」視為是糟糕的,因為它在因果鏈之外。但《不朽》狂熱地奉行著「插曲主義」,這造就了我先前提到的設計,不同故事間搖搖欲墜的關聯,正因其不緊湊和不必然,使文本帶上了濃烈的即興色彩。

生命凡庸如有頭無尾的插曲,名人傳記虛構的主旋律,顯得何其蒼白可笑,彷彿生命早被設計好,直往著終點衝線。那些多餘的、過渡的、瑣碎的、神秘的,都得修剪成某種本質、核心、命運或天才。生命的無意義如此巨大,於是我們學會了說謊,虛構一個影子,取代自身過活。

小說中有一段關於路的論述,最能體現這種閱讀體驗,雖扣著阿涅絲的處境,讀到時卻無法不把它看作是對小說美學的暗示,結尾處弗朗索瓦·希加的評論仔細展開這個想法,我這裡簡單帶過就好。

路與公路不同。公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距離沒有意義,因而在公路的世界裡,只存在美的孤島。相反,路沒有終點,處處是風景,在路的世界裡,美是連續的,我們可以在任意一處駐足觀賞。

《不朽》也是如此,鬆散的情節各自獨立,不將自身貶值為手段。路上沒有咫尺的危機,沒有奔赴的遠方,在自由的姿態之下,讀者與其說贏回了主動權,不過說被迫更主動地深入文本,自行拆解和組合各個部分,怎麼理解昆德拉和教授談話在小說中的作用?歌德對不朽的追尋和魯本斯的性愛冒險有什麼對話的可能?不難想像,這樣的自由需索更多停下來思考的時間,讓主動的讀者更能施展拳腳,同時也讓另一些習慣了線性閱讀思維的讀者深感苦惱。

「我」的加減法

阿涅絲是姊姊,蘿拉是妹妹。小說設計了這對相反的姊妹,扣問「我」的存在問題。昆德拉使用的依舊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裡誤解詞典的手法,呈現了墨鏡和手勢在兩人生命中代表的不同意義。

阿涅絲戴墨鏡是為了遮掩、抹消自身痕跡,而蘿拉戴墨鏡,是為了告訴別人「我哭了」。阿涅絲做給同學看的道別手勢,是一個她以為獨特的手勢,當她看到自己的妹妹學起來後,就改掉了手勢,盡可能平庸地道別。

阿涅絲追尋自我的道路和蘿拉有著天壤之別。每當她意識到他人與自己「分享」某項共同特徵時,她就逃離,透過減法,她追尋著「我」。但誰能保證,被剝除乾淨後真的有一個「我」在那裡?而蘿拉,和大多數人一樣,實行加法,不斷從外界抓取特徵,東拼西湊,高聲宣揚自身的獨特性。弔詭的是,特徵越被宣揚,就越容易擴散到他人身上,於是這種維護自身的加法,同時也削弱了自身的存在。

加減法的深層差異在於對形象的態度。阿涅絲的父親在死前一點點煙滅過往的痕跡,撕毀所有照片,直至臨終,也不願阿涅絲看著他的臉。阿涅絲也是如此,瀕死之際,想著自己終於可以逃脫目光,力求在丈夫到來之前完全死去。她曾說: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為『我』而存在。造物者藉由祂的電腦把幾十億個『我』,以及這些『我』的生命,放進世界。但是在者所有的生命旁邊,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更基本的存在,那是造物者還沒開始造物之前就有的存在,造物者不曾對這存在發揮任何影響力,也不會這麼做。」

阿涅絲追尋「我」的終點是「無我」,一種剝離自我的純粹存在。「我」是鏡像,無時無刻不照映著他人,揭示著世界的共享境況,讓她無法承受。

另一邊,蘿拉渴求目光,過一種表演的生活,將內在翻到外在,登上舞台,為世界定位自身的座標,往臉上塗抹能找到的所有顏色。蘿拉以感性人的姿態奔向他人。在小說中,感性人指那些將感覺樹立為價值的人。我們再一次看到,昆德拉在小說內外反覆鼓勵理性,反對過高的情感價值。蘿拉和貝婷娜一樣,將愛情舉到最高,在愛情裡,連錯的也是對的。至於昆德拉的觀點則是,過度依賴情感價值將導致災難,是非不分,使靈魂惡性膨脹,甘願為了激情去死,畢竟正是激情在歷史上鼓舞了無數青年投入戰爭。

對於感性人來說,愛情與對象無關,愛情起源於愛情(也就是說,在愛情的光輝下目盲)。蘿拉愛貝爾納,但她不想了解貝爾納的任何事情;貝婷娜愛歌德,因為歌德偉大且老邁,不朽緊緊跟隨著他,於是歌德越是接近死亡,她就越愛他!感覺本應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來臨,「當我們想要感受感覺的時候,感覺就變成了對感覺的模仿,變成了對感覺的展示。」

歌德意欲擺脫貝婷娜,卻做得不夠徹底,因為他深知他的不朽,也就是他的形象,端賴這個活得比他久的人。日後人們回想歌德,提起的必定是貝婷娜的說法,貝婷娜的信件,貝婷娜的回憶錄!歌德不是歌德,歌德的形象才是歌德。

只出現在第六部的魯本斯也面臨一樣的狀況。魯本斯作為昆德拉作品裡常見的花花公子型人物,在漫長的性愛冒險之後,發現情人們在記憶中只簡化成幾張相片。他老了,無法再過田園詩的生活,年輕時夢想的豐沛人生,留下的竟如此貧乏。生命只是一支插曲,這些相片是情人的形象,和本人無關。他在阿涅絲身上看到的阿涅絲,是殘餘的影子。然而我們何嘗不是以這樣的方式存留在他人心中?幾張相片,兩三組詞語,一個影子。

如何活在這樣一個世界,當形象篡奪了「我」的位子之後?所謂的「我」,既不是行動,也不是思想,只是形象。魯本斯目睹總統的笑容後,發現只要將這個笑容移植到任何偉大的藝術作品上,都會顯得既滑稽又相似。形象:我刺向我的匕首。

不朽

政治人物靠記者,記者靠廣告公司。在保羅工作的電台裡,綽號「大灰熊」的主管不斷受到這些廣告公司的控制,要他縮短評論的時間,把節目中的獨白變成對話,增加串場音樂的播放次數,讓主持人說話的語調顯得輕鬆自在,並關掉保羅的節目「權利與法律」,因為實在太無聊了。

保羅還不知道這件事,他大力維護廣告公司的立場,推崇娛樂化,嘲笑「大灰熊」太認真了。他沒想到自己的節目即將被撤下,反正他永遠站在時代的前頭。韓波說:「一定要絕對現代。」保羅秉持著這條信念,與女兒站在一起,騙自己仍然年輕。然而絕對現代的意思就是不要懷疑,全心效命。絕對現代讓廣告公司有權力下架保羅沈悶的電台節目。他被現代埋葬了。

大灰熊把這樣的保羅稱作「掘墓人傑出的同路人」。保羅不是掘墓人,但他是掘墓人的同路人,他為掘墓人拍手叫好,慶祝自己的死亡為現代鋪平了前程。

我們可以說,保羅是死在意象形態之下,而廣告公司是意象形態專家。意象形態是什麼呢?書裡舉了一個例子,過往,在俄羅斯遭受迫害的馬克思主義者秘密組成一個個小圈子,偷偷讀《共產黨宣言》。為了把思想傳播到遠方,他們把內容不斷簡化,直到只剩下六、七句關係薄弱的口號。這些口號無法形成任何邏輯思考的系統,只呈現出一些具有寓意的形象和標誌:手裡拿著榔頭微笑的工人,白種人向黃種人和黑人伸出手,和平鴿翩翩飛起等等。這就是意識形態向意象形態轉變的過程。

「意識形態就像一個個巨大無比的輪子,在幕後轉動,發動著戰爭、革命、改革。意象形態的輪子也在轉,但是這些輪子的旋轉對歷史並沒有起任何作用。種種意識形態彼此交戰,每個意識形態都足以提供一整個年代的思想。意象形態則是自己做了規劃,一個又一個的體系安安穩穩地交替,節奏輕快活潑一如四季流轉。就像保羅說的:意識形態屬於歷史,意象形態的統治則從歷史終結之處開始。」

意象形態很像我們在生活中說的:有Feel。很酷。笑死。它也很像羅蘭巴特所謂的神話,是一個把意識形態地下化和自然化的過程,使大環境的變動在實質上變得不可能。意象形態是時裝的概念,不斷更替流行風潮,但從來不會使人質疑更替本身的意義和服飾存在的必要。

民意調查是意象形態的利器,它代替了個體經驗,強加了一個位階更高的現實。在此處,個人不僅被形象綁架,還被民意調查綁架,後者會一次次否定你,把你變成你們。

上面提到,歌德的形象才是歌德。但對很多人來說現實更為嚴峻,形象成了群體的產物。當我們隨著意象形態起舞,深信自己作出了選擇,殊不知只是掉入意象形態的陷阱,變成一隻再也無法進行邏輯思考的畜養動物。

所謂絕對現代,難道不是在跟未來眉來眼去,隨波逐流而已嗎?既然絕對現代是不斷的背叛,那人何以能不朽?人怎麼可能在自己的形象中被凝固下來?

不朽:一具被任意裝扮的屍體。歌德一直擔心自己的不朽將被貝婷娜踐踏(他的擔心沒有錯),他死了之後放不下,仍抓著海明威發表自己的想法。貝婷娜奪取了歌德形象的詮釋權,修改信件內容後裝訂成冊發表,讓世人相信這段愛情的偉大,反襯出歌德妻子的庸俗。不僅是個人生活,就連留下的作品,也會被各種改編和流行文化扭曲,變得面目全非。人們漸漸不再看作家的書,狂熱地追逐著他的生活細節,意圖找到道德敗壞的證據。到了這裡,形象不僅是作家的變形,它還是作家的敵人,把他的作品貶低得一文不值。

該開心還是難過?昆德拉的看法竟過於樂觀,今天不僅沒什麼人關心作品,甚至也沒什麼人關心作家。文學的式微使得死去的作家只剩下符號的意義,被塞進各種沒說過的話在網路上流傳。即便那些說過的,也被去脈絡化地使用著,以服務於吸引眼球的社群目的。

回到小說。當一個人死了,他的不朽就註定要被操弄,與其說人心歹毒,不如說不朽從根本上就不可能。歌德在書中將這樣的想法傳達給海明威:「不存在的人就不可能出現。」

歌德的意思是,不朽是個幻覺。人的存在在變動中,抓不住,當死亡將其凝固時,存在就不可能了。所以那些人要裝扮屍體,就讓他們裝扮吧,關我什麼事呢?人要學會死亡。

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能理解,阿涅絲走的就是這樣一趟死亡之旅:向內彎折,持續縮減,在死亡的一刻灰飛煙滅,才是最好的告別手勢。


寫於2024.06.0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鹽詞的壞書評產生器
5會員
62內容數
雜食,讀小說、理論、社科類書籍和怪書。分享誠實閱讀心得。 獲鍾肇政文學獎,桃城文學獎,作品曾刊登在《印刻文學生活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生命之沉重 在於相聚有時 離別有時....
Thumbnail
生命之沉重 在於相聚有時 離別有時....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深淵裡,灰暗無光,一直走,沒有盡頭;進入忘川,遺忘今生,不再哀愁、不再孤單
Thumbnail
深淵裡,灰暗無光,一直走,沒有盡頭;進入忘川,遺忘今生,不再哀愁、不再孤單
Thumbnail
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生命留存一團謎 解不解兩相矛盾 我很好奇從彼時到此時 究竟 時間刻痕有多深 人世變遷有多大 滄海可美如今成桑田 信過的美麗 心中的永恆 學庸95.08.31/14:28
Thumbnail
生命留存一團謎 解不解兩相矛盾 我很好奇從彼時到此時 究竟 時間刻痕有多深 人世變遷有多大 滄海可美如今成桑田 信過的美麗 心中的永恆 學庸95.08.31/14:28
Thumbnail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某方面來說,欣梅爾永遠活在大家的心中呢。
Thumbnail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某方面來說,欣梅爾永遠活在大家的心中呢。
Thumbnail
「生命,並非只能以肉體的形式延續。」
Thumbnail
「生命,並非只能以肉體的形式延續。」
Thumbnail
是否死了就可以結束一切??? 老實說,拾。ten有想過這個問題。 這輩子的不順遂是否只要死亡就可以重新來過???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有人會說不要這樣悲觀, 但只要您遇到了, 拾。ten相信在如何的堅強,也是有崩潰的時候, 前陣子拾。ten看了一部韓劇,死期將至
Thumbnail
是否死了就可以結束一切??? 老實說,拾。ten有想過這個問題。 這輩子的不順遂是否只要死亡就可以重新來過???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有人會說不要這樣悲觀, 但只要您遇到了, 拾。ten相信在如何的堅強,也是有崩潰的時候, 前陣子拾。ten看了一部韓劇,死期將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