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見聞|中國訂定「台灣光復紀念日」:歷史偷換的政治劇場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2025年10月24日,北京宣布將每年10月25日設為「台灣光復紀念日」,理由是紀念「抗戰勝利成果」與「祖國統一歷程」。但對多數台灣人而言,這不只荒謬,根本是歷史竊用。畢竟,當年「台灣光復」的主體是中華民國,而不是當時根本就還不存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今中共要「慶祝」一場與自己無關的歷史事件,說穿了,是在拿歷史當政治工具。 歷史錯位:誰光復了誰? 1945年10月25日,日本投降,台灣結束五十年殖民統治,受降儀式就在台北中山堂舉行。那一天,進入台灣的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而是中華民國的代表。蔣介石政府以戰勝國身分接收台灣,這是中華民國的歷史,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 1949年以後,兩岸分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但從未實際統治過台灣。這是國際現實,也是歷史事實。如今北京硬要把「台灣光復」重新納入自己的國家敘事,不過是一次歷史挪用,把本屬中華民國的成就包裝成自己的政治宣傳。 更諷刺的是——10月25日同時也是「古寧頭戰役大捷」紀念日。那場戰役,是中華民國軍隊擊退中共軍隊入侵金門的勝利。今天中共要在同一天「紀念台灣光復」,等於在慶祝自己曾經被打回海裡。這種操作,實在「不倫不類」。 政治算計:統戰的包裝紙 中共的動機並不難猜。這是政治操作,不是歷史紀念。北京要藉「台灣光復紀念日」強化「一個中國」敘事,否定「台灣地位未定論」,並塑造一種「歷史上台灣本屬中國、現在理應回歸」的政治邏輯。 這其實是對台灣總統賴清德「互不隸屬」說法的回擊,同時也配合中共的統戰節奏——從歷史話語到文化象徵,逐步侵蝕台灣的敘事主權。只是,北京忽略了一件事:歷史不能被剪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同政體,不論你怎麼包裝,「光復」的功勞都不屬於中共。 台灣的反應:冷笑與清醒 在台灣,這項消息引來的不是共鳴,而是冷笑。陸委會直指這是「扭曲歷史、干涉內政」;蔣萬安說得更直接:「這是中華民國的光復節,不是別人的。」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不得不強調——台灣是中華民國光復的,不是中共。 對一般民眾而言,更是荒唐到無言。有人諷刺:「PRC還在說要『解放台灣』,卻先慶祝已經光復?」 這種矛盾,就像一個旁觀者硬要替別人寫回憶錄,甚至宣稱那是自己的故事。 國際觀點:宣傳多於實質 從國際角度來看,北京這樣的舉動不會帶來任何外交加分。美國與多數民主國家仍堅持「台灣前途應由台灣人民決定」,不會被一個象徵性紀念日改變立場。相反地,這更突顯中共對歷史敘事的焦慮與對內的宣傳需求——用「歷史正統」掩飾現實的分裂。 當歷史也成為宣傳戰場 歷史不是誰喊得大聲就能改寫的。「台灣光復」是中華民國的歷史,不是中共的。中共設「台灣光復紀念日」,不是為了紀念台灣,而是為了紀念自己想要的那個台灣。 這不是光復的延續,而是歷史的再占領。當一個政權必須用別人的歷史來證明自己的正當性,那恰恰說明,它缺乏真正的合法性。

維基百科: 台灣光復節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5%85%89%E5%BE%A9%E7%AF%80


下載自維基百科

下載自維基百科

下載自維基百科

下載自維基百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10.0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10/24
退役陸軍中將高安國近日因涉入中國統戰系統、意圖於戰時擔任「內應」而遭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其軍階之高、涉案性質之重,使此案成為近年國家安全領域中最受矚目的判決之一。如果此事發生於蔣介石統治時期,以當時的法律與政治氛圍而言,高安國「應已槍斃」並非誇張之詞。
Thumbnail
2025/10/24
退役陸軍中將高安國近日因涉入中國統戰系統、意圖於戰時擔任「內應」而遭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其軍階之高、涉案性質之重,使此案成為近年國家安全領域中最受矚目的判決之一。如果此事發生於蔣介石統治時期,以當時的法律與政治氛圍而言,高安國「應已槍斃」並非誇張之詞。
Thumbnail
2025/10/22
📰 當政治共識失靈,制度如何維持運轉?美國政府長達二十餘天的停擺,不僅是黨派角力的結果,也是一場關於「體制韌性」的深層測試。而若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台灣,又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Thumbnail
2025/10/22
📰 當政治共識失靈,制度如何維持運轉?美國政府長達二十餘天的停擺,不僅是黨派角力的結果,也是一場關於「體制韌性」的深層測試。而若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台灣,又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Thumbnail
2025/10/16
2025年10月,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成功促成以色列與哈瑪斯停火,為歷時兩年的加薩戰火帶來實質轉折。這場協議不僅象徵美國重新主導中東和平,也揭露中國在早先「北京宣言」後陷入的外交尷尬與失誤。
Thumbnail
2025/10/16
2025年10月,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成功促成以色列與哈瑪斯停火,為歷時兩年的加薩戰火帶來實質轉折。這場協議不僅象徵美國重新主導中東和平,也揭露中國在早先「北京宣言」後陷入的外交尷尬與失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今天來腦洞大開一下,聊聊中共這個王朝會不會統一臺灣。從中國歷史朝代興替的上帝視角來看,答案似乎是不會的,永遠也不會。
Thumbnail
今天來腦洞大開一下,聊聊中共這個王朝會不會統一臺灣。從中國歷史朝代興替的上帝視角來看,答案似乎是不會的,永遠也不會。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眾所矚目的馬習二會終於要在4月10日的下午舉行。在台灣多數的百姓都不希望接受中共的統治,總認為馬習二會會帶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災難。這是作為台灣人民,經歷過歷史上種種挑戰和抗爭後的自然反應。然而,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代,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理性思考,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 端倪可察-西方歷史上的
Thumbnail
眾所矚目的馬習二會終於要在4月10日的下午舉行。在台灣多數的百姓都不希望接受中共的統治,總認為馬習二會會帶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災難。這是作為台灣人民,經歷過歷史上種種挑戰和抗爭後的自然反應。然而,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代,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理性思考,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 端倪可察-西方歷史上的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