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尼西亞帝國的初年,他們最大的挑戰之一,來自於東方的穆斯林鄰居:突厥的羅姆蘇丹國。
當時,羅姆蘇丹國同樣經歷了一場政變:本來流亡在外的凱霍斯勞王子趁著他侄子年幼登基,在1205年反殺成功,成為了新的羅姆蘇丹。凱霍斯勞流亡在外的大部份時間,都待在君士坦丁堡,接受東羅馬皇帝阿列克賽三世(A3)的照顧。A3皇帝算是羅姆蘇丹的恩人。
可能因為這層因素,當A3逃到蘇丹宮廷,請求蘇丹幹掉「在尼西亞僭稱羅馬皇帝的狄奧多羅.拉斯卡利斯」時,蘇丹一口答應,出動大軍,以扶持正統皇帝A3之名,向尼西亞帝國邊界進發。
當時,在尼西亞的這個流亡「羅馬帝國」,實力還是很弱小的。狄奧多羅皇帝慌忙之間,召集手邊的最大軍力,也只有區區兩千人眾,其中八百人是來自於義大利的傭兵。
這批微不足道的軍隊,在門得雷斯河畔的安條克城(與黎凡特大城安條克同名)外,與羅姆蘇丹軍遭遇。
而在突厥軍隊數倍軍力之下,尼西亞軍很快就被壓倒,呈現頹勢。義大利傭兵浴血作戰,全數陣亡。正當尼西亞看來要全面潰敗之時,怪事發生了。
凱霍斯勞蘇丹親上戰陣,左衝右突之時,居然撞見了狄奧多羅皇帝。東西兩軍的統帥,立刻各挺兵器,廝殺作一團。第一回合,蘇丹技高一籌,把皇帝給打下馬來。
正當凱霍斯勞蘇丹志得意滿,回頭叫手下人把狄奧多羅綁起來時,倒在地上的狄奧多羅忽地挺身一擊,弄傷蘇丹的馬,也把凱霍斯勞打下馬來。
而蘇丹的運氣明顯比較不好,他倒下來時,剛好落在尼西亞軍隊的士兵那邊,於是就在蘇丹掙扎起身時,尼西亞軍的士兵一劍砍下,蘇丹人頭落地。凱霍斯勞就這樣糊里糊塗地喪生於此。
隨著蘇丹意外殞命,羅姆蘇丹軍也跟著作鳥獸散。尼西亞反敗為勝。不只躲過一劫,還聲威大張。
同時,他們也在戰場上俘獲A3皇帝。這位禍亂天下的前皇帝就此結束他的政治生涯,同年在尼西亞附近的修道院過世。
至此,尼西亞帝國的威望如日中天,完成了其成為小國霸主的重要一步。
&
資料來源:
A. Gardner, "The Lascarids of Nicaea", Adolf M. Hakkert, 1964, pp.8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