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能吃麩質」嗎?還是只是自以為呢?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近年「無麩質飲食」蔚為風潮。從名人餐桌到健康超市,麩質(gluten)幾乎成了現代人的公敵。有人說吃了會脹氣、頭暈、腦霧、情緒低落;也有人宣稱戒麩質後「整個人變輕盈」。


但根據 2025 年《The Lancet》的最新回顧研究,大多數自認「對麩質過敏」的人,其實可能只是「心理過敏」。


透過雙盲試驗發現,當受試者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時,只有約兩到三成的人在攝取麩質後真的出現症狀;其餘的人,不論吃的是麩質還是安慰劑,反應都一樣。


換句話說,「我吃了會不舒服」的感覺,更多時候是一種心理與生理之間的誤會。


真兇常常不是麩質


而且,研究團隊發現,即使是出現過敏症狀的人,他們大部分的腸胃反應,其實是被另一類物質觸發——FODMAPs(可發酵短鏈醣類)


這類分子廣泛存在於小麥、洋蔥、大蒜、蘋果與牛奶中,會在腸道內被細菌分解、產氣,引起腹脹與絞痛。


當人們改成低 FODMAP 飲食後,再單獨測試純麩質,絕大多數人症狀都消失了。


也就是說,真正惹禍的,不是麩質,而是那些一起出現在「小麥食物」裡的碳水化合物。


預期效應的力量


還有一個驚人的結果:當受試者被告知「這裡面有麩質」時,哪怕實際上吃的是安慰劑,他們仍然會出現腹痛、脹氣、頭暈等症狀。


這就是所謂的nocebo 效應(負向預期效應)——

身體其實是在對你的「恐懼」做出回應,而非麩質本身。


正如研究作者所說:「NCGS(非乳糜瀉型麩質敏感)不應被視為確定的疾病,而是一種心理與生理交錯的現象。」


無麩質熱潮背後的商業推力


「無麩質=健康」的觀念早已滲透市場。根據報告,全球無麩質食品產值將在 2029 年突破 114 億美元。

但這類食品往往添加更多糖與脂肪來補足口感,不一定比較健康。


醫學界提醒,在沒有明確診斷乳糜瀉或小麥過敏的情況下,盲目戒麩質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尤其是纖維、維生素 B 群、鐵與鈣的攝取不足。


正確的做法:排除、觀察、不要過度醫療化


如果懷疑自己有「麩質問題」,建議可以試試下面的步驟:


1. 排除乳糜瀉與小麥過敏(血清抗體、IgE 測試);

2. 進行低 FODMAP 飲食 4–6 週,再逐步回引麩質觀察;

3. 若仍有症狀,考慮心理壓力與腸腦互動問題。


我們的腸道,就像一台高靈敏的偵測器。它會誠實地反映壓力、焦慮、睡眠與飲食變化,但這份「誠實」有時也會誤導我們。


真正需要做的,不是逃避麩質,而是理解自己。

因為當我們誤會身體時,身體也會誤會我們。


參考文獻:

Jessica R Biesiekierski, Daisy Jonkers, Carolina Ciacci, Imran Aziz. Non-coeliac gluten sensitivity. The Lancet, 2025; DOI: 10.1016/S0140-6736(25)01533-8


補充:

如果懷疑自己對麩質敏感,可以先試試看排除以下的高FODMAP食物四週,如果症狀變好了,有可能您不是對麩質過敏,而是對FODMAP過敏。

如果想要知道到底對哪種食物過敏,可以在排除這些食物四週後,再加回來。

要注意一件事:長期低 FODMAP 飲食會使腸道菌相多樣性下降。建議只針對敏感食物避開即可。

穀類:小麥、黑麥、大麥、含麩質麵包、義大利麵、餅乾

蔬菜:洋蔥、大蒜、高麗菜、花椰菜、蘆筍、蘑菇

水果:蘋果、梨子、西瓜、芒果、李子、櫻桃

乳製品:牛奶、優格、鮮奶油、冰淇淋

豆類:紅豆、黑豆、扁豆、鷹嘴豆

甜味劑:山梨醇、木糖醇、麥芽糖醇(常見於無糖口香糖)

飲料:果汁、啤酒、汽水、含人工甜味劑飲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303會員
1.1K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11/14
在我們習慣依賴大型語言模型處理資訊、做摘要、協助判斷甚至「初步審稿」的今天,一個不太舒服的問題開始被提出:AI 是不是跟人類一樣,也會因為「訊息來自誰」而表現出偏見? 最近的研究給出的答案很直接:會,而且很明顯。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倒不是「因人廢言」...
Thumbnail
2025/11/14
在我們習慣依賴大型語言模型處理資訊、做摘要、協助判斷甚至「初步審稿」的今天,一個不太舒服的問題開始被提出:AI 是不是跟人類一樣,也會因為「訊息來自誰」而表現出偏見? 最近的研究給出的答案很直接:會,而且很明顯。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倒不是「因人廢言」...
Thumbnail
2025/11/13
在所有蔬菜裡,南瓜家族(包括櫛瓜與胡瓜等等)有個奇怪的名聲——它們特別會「吸」毒。 從戴奧辛、DDT代謝物、氯丹到多氯聯苯(PCB),都會被南瓜吸進體內,最後累積在果實與葉子中。 但是,並不是每一種南瓜都會做這種事。 最近,日本的研究團隊發現讓南瓜「吸」毒的兇手!
Thumbnail
2025/11/13
在所有蔬菜裡,南瓜家族(包括櫛瓜與胡瓜等等)有個奇怪的名聲——它們特別會「吸」毒。 從戴奧辛、DDT代謝物、氯丹到多氯聯苯(PCB),都會被南瓜吸進體內,最後累積在果實與葉子中。 但是,並不是每一種南瓜都會做這種事。 最近,日本的研究團隊發現讓南瓜「吸」毒的兇手!
Thumbnail
2025/11/12
長久以來,我們認為「用顏色表達想法」是現代智人獨有的象徵行為,如藝術、身體塗色或宗教儀式。 但是最近在克里米亞的一處洞穴裡,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支四萬多年前的「蠟筆」,提醒我們:尼安德塔人可能也會畫圖喔!
Thumbnail
2025/11/12
長久以來,我們認為「用顏色表達想法」是現代智人獨有的象徵行為,如藝術、身體塗色或宗教儀式。 但是最近在克里米亞的一處洞穴裡,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支四萬多年前的「蠟筆」,提醒我們:尼安德塔人可能也會畫圖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氣味,是看不見的風景。〈氣味的成分研究〉系列,嘗試以芳香化學為路徑,看見香氣背後的分子秩序。讓我們試著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尋找平衡——用化學語言理解氣味的秘密,也用嗅覺重新認識自然的呼吸。
Thumbnail
氣味,是看不見的風景。〈氣味的成分研究〉系列,嘗試以芳香化學為路徑,看見香氣背後的分子秩序。讓我們試著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尋找平衡——用化學語言理解氣味的秘密,也用嗅覺重新認識自然的呼吸。
Thumbnail
在金屬加工現場,操作員每天都在頻繁的接觸切削液,不管是裝填、更換、還是清理機台,這些液體已經是工作中最常接觸的部分。 但你是否曾真正了解——這些液體的成分是否是安全的?
Thumbnail
在金屬加工現場,操作員每天都在頻繁的接觸切削液,不管是裝填、更換、還是清理機台,這些液體已經是工作中最常接觸的部分。 但你是否曾真正了解——這些液體的成分是否是安全的?
Thumbnail
在家染髮輕鬆變髮色?選對產品、安全第一! 嘿,愛美的朋友們!是不是偶爾想換個髮色轉換心情,或是惱人的白髮又悄悄冒出來,讓你心癢癢想補染一下?雖然去髮廊給專業設計師染最安心,但時間和預算總是讓人猶豫。這時候,方便又相對經濟的居家染髮劑就成了熱門選項!
Thumbnail
在家染髮輕鬆變髮色?選對產品、安全第一! 嘿,愛美的朋友們!是不是偶爾想換個髮色轉換心情,或是惱人的白髮又悄悄冒出來,讓你心癢癢想補染一下?雖然去髮廊給專業設計師染最安心,但時間和預算總是讓人猶豫。這時候,方便又相對經濟的居家染髮劑就成了熱門選項!
Thumbnail
天氣溫暖,有時還會覺得太熱,一直惦記得山間那片山杏。小編的老家是在一個小鄉村,到處都能看到小溪和密林,林裡長著許多山杏樹。此時此刻,片山杏還在鼓花苞,那片粉粉白白的花,真是美得難以用筆墨來形容。
Thumbnail
天氣溫暖,有時還會覺得太熱,一直惦記得山間那片山杏。小編的老家是在一個小鄉村,到處都能看到小溪和密林,林裡長著許多山杏樹。此時此刻,片山杏還在鼓花苞,那片粉粉白白的花,真是美得難以用筆墨來形容。
Thumbnail
艾草屬於菊科植物,擁有多種不同品種,每種艾草的精油都有其獨特的功效和用途。 本篇介紹五種艾草,艾葉,艾蒿,樹艾,龍艾,銀艾。 艾草在許多文化中都有「驅邪避煞」的傳統使用,特別是在中國、台灣等地,艾草被視為具有神奇的淨化和保護功能。民俗中的文化背景,通過燻蒸、艾灸等方式來驅除煞氣與負能量。
Thumbnail
艾草屬於菊科植物,擁有多種不同品種,每種艾草的精油都有其獨特的功效和用途。 本篇介紹五種艾草,艾葉,艾蒿,樹艾,龍艾,銀艾。 艾草在許多文化中都有「驅邪避煞」的傳統使用,特別是在中國、台灣等地,艾草被視為具有神奇的淨化和保護功能。民俗中的文化背景,通過燻蒸、艾灸等方式來驅除煞氣與負能量。
Thumbnail
時序入秋,白天還是常有炙熱高溫,夜晚微涼的時間慢慢增加,早晚溫差變得更加明顯,空氣中的溼悶感降低了,出現了乾燥訊號,開始有了秋天的味道。 空間中的溼度開始下降,我們的肌膚感到乾癢不適,喉嚨會發癢乾咳,鼻腔、嘴唇及口內也會因為水分不足而感覺乾燥,容易口乾舌燥。乾燥的狀況也連帶影響到消化道,讓排便乾結
Thumbnail
時序入秋,白天還是常有炙熱高溫,夜晚微涼的時間慢慢增加,早晚溫差變得更加明顯,空氣中的溼悶感降低了,出現了乾燥訊號,開始有了秋天的味道。 空間中的溼度開始下降,我們的肌膚感到乾癢不適,喉嚨會發癢乾咳,鼻腔、嘴唇及口內也會因為水分不足而感覺乾燥,容易口乾舌燥。乾燥的狀況也連帶影響到消化道,讓排便乾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