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Gemini 3.0 快要來了!Pichai 的一句話+一個 emoji 為什麼讓整個 AI 界緊盯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raw-image

嗨我是 Mech Muse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 Google 最近又丟出的 AI 新訊號:Pichai 在公開場合再次提到 Gemini 3.0,甚至還跑到 X(前 Twitter)底下回了一個「🤔」,直接把外媒跟開發者社群都炸醒。

這篇文章會帶你一起看懂:

Gemini 3.0 到底準備端出什麼料?

Google 從 Gemini 1.0 一路走到 3.0 的脈絡是什麼?這次為什麼大家特別關注「推理」與「可靠度」?

最後,我也會整理幾個我覺得值得追蹤的觀察角度,讓你在 Gemini 3.0 正式亮相時能更快抓到重點。


Google 到底暗示了什麼?Pichai 一句「非常接近」+一個 emoji 就讓業界炸鍋

最近的消息來自《Times of India》,內容其實很簡單但很關鍵——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在公開對談中,再度提到下一代旗艦模型 Gemini 3.0,並強調 Google 已經「非常接近」要正式發表了。他先前也講過會在 2025 年底推出,而這次的語氣聽起來更像是「已經準備完畢,只差公布時間」。

raw-image

更有趣的是,在 X 上有個預測市場在下注 Gemini 3.0 是否會在「下週」發表,Pichai 沒有否認,也沒有澄清,什麼都沒講,只留下一個「🤔」。這種 CEO 級別的微妙「表情包暗示」,外媒直接解讀成:「好啦,應該真的快了」。

raw-image

而《Times of India》還補充了 Business Insider 的內容,指出不少 Google 內部員工之前就暗示過 Gemini 3.0 效能非常亮眼,尤其在程式能力、多媒體生成能力方面,都可能比目前的 2.5 再往上跳一級。甚至連 Google 那個靠著「角色一致性」爆紅的影像模型 Nano Banana 🍌,也被認為會跟 3.0 深度綁在一起,成為新版本多模態能力的一部分。

整體來說,這篇新聞其實在講三件事:

  • Google 已經到了「準備要推出」的階段,而不是還在研發。
  • 3.0 的亮點應該會落在推理、程式能力、多模態生成與可靠度的提升上。
  • Google 想從「追趕者」的位置,再一次回到 AI 敘事的主導者——這點外媒也寫得非常明白。

也就是說,這不只是工具升級,而更像是一場關鍵的「品牌翻身仗」。


從 Code Red 到 Gemini 3.0:Google 這三年怎麼追、怎麼跑、怎麼反擊?

如果用一句話來理解這三年的 AI 戰局,可以說:ChatGPT 把 Google 打醒了,Google 之後一直在用力追

🔥 2022:ChatGPT 引爆「Code Red」

2022 年底 ChatGPT 一推出,全世界都被震撼。Google 的反應很直接:這是對「搜尋」核心業務的威脅。於是公司啟動了所謂「Code Red」,大量把資源、團隊導向生成式 AI。

🤖 2023:Gemini 1.0 原生多模態登場

到了 2023 年 12 月,Google 推出 Gemini 1.0,重點在於它是「原生多模態」模型,不是事後加上影像能力,而是從底層就能同時理解文字、圖片、音訊。也推出 Ultra、Pro、Nano 三個尺寸,從雲端到裝置端全部打通。

📚 2024:Gemini 1.5 與「超長上下文」

2024 年 2 月推出的 Gemini 1.5 Pro 讓大家眼睛一亮,因為它把上下文視窗拉到 100 萬 token,後來甚至做到 2M Tokens。這讓它能一次處理整本書、原始碼庫、甚至完整影片逐字稿,也讓「長上下文」變成 Google 在 AI 競爭中的招牌之一。

🧩 2024 末到 2025 初:Gemini 2.0 與「Agentic AI」

到了 2024 年底,Google 推出 Gemini 2.0,這一代的敘事重點不再只是講模型本身,而是講「Agentic AI」——也就是能幫你查資料、跑流程、串工具、完成一系列任務的 AI 代理人。像 Deep Research、Jules 就是這種代表性應用。

🧠 2025:Gemini 2.5 成為「Thinking Model」

2025 年 3 月 Google 公布 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官方直接把它形容為「Thinking Model」,表示這一代特別針對推理、複雜程式能力、科學 benchmark 做優化。

到了 6 月,2.5 Pro 與 2.5 Flash 都正式進入 GA(一般可用),Google 也說 2.5 是目前最強的模型,專攻需要「多步驟思考」的任務。

🚀 2025 年底前:Pichai 首度公開說 Gemini 3.0 會在今年推出

在 Salesforce Dreamforce 上,Pichai 親口說:Gemini 3.0 會在今年稍晚登場,並且會是「更強大的 AI agent」,整合 Google 的雲端基礎建設與產品生態系。


為什麼這一代大家一直在講「推理」跟「可靠度」?你可能比想像中更需要

Pichai 在新聞裡用了一個關鍵描述:Gemini 3.0 會是「更有幫助的模型」

聽起來很空,但其實是在回應兩個你我每天使用 AI 都會遇到的痛點。

🧠 1. 推理能力讓 AI 才能真正「幫你做事」

推理(Reasoning)是大模型進入下一階段的核心。

不只是能回答問題,而是能:

  • 看懂複雜需求
  • 拆解問題
  • 排出步驟
  • 做完後再自我檢查

Google 在 Gemini 2.5 的官方資料裡,就展示它在 GPQA、數理推論、模擬等 benchmark 都有超越多家競爭者的成績,甚至部分項目比 o3 與其他 GPT 系列還要高。

如果 3.0 再往上提升,那 AI 就更像真正的「助手」,而不是「你要先教它怎麼辦事情」。

🛡️ 2. 可靠度是所有人最痛卻最不容易講清楚的問題

可靠度(Reliability)就是解決「AI 偶爾亂講、偶爾很強、偶爾又爆錯」的問題。

模型越強,大家對它的期待越高,但越高也越怕它亂來。

Google 在 2.5 開始大量提「安全性」、「來源追蹤」、「多步驟檢查」這些機制,就是為了在 3.0 前先把地基打穩。

🎬 多模態升級不只是「畫圖更漂亮」

外界普遍認為,Gemini 3.0 會帶來新版 Nano Banana,這不是只是在強化「圖像生成」,而是強化:

  • 圖片+文字的理解
  • 人物與角色的一致性
  • 複雜視覺概念的結構化推理

也就是說,之後你可以把:

  • 報告
  • 設計稿
  • 錄影逐字稿
  • 產品邏輯圖
  • 使用者訪談資料

全部丟進去,讓 AI 自己整理並提出洞察。

這對工程師、創作者、產品端、研究端都是很實際的改變。


Gemini 3.0 還沒來,但你可以開始觀察這三件事

最後,我想丟給你三個實用的觀察角度,讓你在 Gemini 3.0 正式推出時,不會只有「喔又更新了」的感覺。

1️⃣ 看它在「真實任務」的成功率

不是 demo,也不是官方影片,而是你自己會做的事:

  • 寫企劃
  • 寫程式
  • 做報告
  • 整理文件
  • 分析資料

Gemini 3.0 如果真能在推理與可靠度上大幅提升,你會很有感。

2️⃣ 看它如何整合到 Google 家族產品

這一點超重要。

Google 的 AI 真正威力不是模型本身,而是:

  • Search
  • Android
  • Workspace(Docs、Sheets、Gmail)
  • Chrome

這些產品的使用者基數太大了。

Gemini 3.0 如果真的更強,你可能會在日常工具裡直接感受到。

3️⃣ 看「敘事」會不會翻盤

現在絕大多數人講 AI = ChatGPT。

但如果 Gemini 3.0 真的很猛,你會慢慢看到:

  • 開發者開始考慮把模型換成 Gemini
  • 新創開始寫「我們基於 Gemini 架構」
  • 一般使用者講「我問 Gemini」的頻率變高

這會是接下來半年最值得觀察的事。


如果你喜歡,歡迎追蹤我 Mech Muse 👋。

Gemini 3.0 一有正式消息或發表,我也會再寫一篇,陪你一起拆解這顆 Google 壓了兩年的大招,到底打中了什麼位置、又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什麼實際改變。

我們下篇見! 🚀

延伸閱讀:

【Mech 系列】中國人型機器人公司全覽 🤖🇨🇳

【Mech系列】 美國人型機器人公司總覽|開場篇:含各公司詳細介紹🤖

【Mech系列】美國小型核能新勢力大揭密:8 大公司完整解析

【Mech系列】台灣人形機器人產業鏈 x 全系列介紹

【Mech系列】台灣人形機器人產業鏈 x 全系列介紹

【Mech 系列】全球機器人補助與政策總覽|各國政策解析方向

【Mech系列】人形機器人核心硬體全解析:從零件開始的下一場科技革命

【Mech週報】2025年11月2日|上週科技新知回顧|10/26–11/01熱點整理

【Mech系列】DARPA 量子競賽 Stage B 晉級企業 x 11家量子科技公司依序解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42會員
643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聯絡我:mechmuse32@gmail.com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1/15
OpenAI 在台灣、日本、紐西蘭、南韓率先試辦 ChatGPT「群組聊天」,讓 1–20 人能一起在同一個聊天室與 AI 協作。這篇會帶你快速了解功能重點、背後的產品發展脈絡、能用在哪些生活與工作場景,以及隱私限制與注意事項,讀完就能判斷自己是否值得期待這個新功能。
Thumbnail
2025/11/15
OpenAI 在台灣、日本、紐西蘭、南韓率先試辦 ChatGPT「群組聊天」,讓 1–20 人能一起在同一個聊天室與 AI 協作。這篇會帶你快速了解功能重點、背後的產品發展脈絡、能用在哪些生活與工作場景,以及隱私限制與注意事項,讀完就能判斷自己是否值得期待這個新功能。
Thumbnail
2025/11/15
這篇文章帶你看懂 Anthropic 公布的「全球首起 AI 自動畫駭案」:中國國家級駭客如何用 Claude 的代理人能力,把攻擊流程切成小任務,讓 AI 自動完成 80–90% 的滲透工作。你會清楚了解事件背景、攻擊手法、時間線,以及 AI 為何正式成為網攻新主力。
Thumbnail
2025/11/15
這篇文章帶你看懂 Anthropic 公布的「全球首起 AI 自動畫駭案」:中國國家級駭客如何用 Claude 的代理人能力,把攻擊流程切成小任務,讓 AI 自動完成 80–90% 的滲透工作。你會清楚了解事件背景、攻擊手法、時間線,以及 AI 為何正式成為網攻新主力。
Thumbnail
2025/11/14
加州一次通過多項 AI 安全與透明度新法,要求大型前沿 AI 開發者揭露安全框架、回報「災難性風險」,同時否決《禁止機器主管法》,改採隱私與風險治理方式管理職場 AI。讀完可理解加州如何在「AI 安全」與「產業競爭力」之間畫出界線,影響未來企業、勞工與 AI 產品發展。
Thumbnail
2025/11/14
加州一次通過多項 AI 安全與透明度新法,要求大型前沿 AI 開發者揭露安全框架、回報「災難性風險」,同時否決《禁止機器主管法》,改採隱私與風險治理方式管理職場 AI。讀完可理解加州如何在「AI 安全」與「產業競爭力」之間畫出界線,影響未來企業、勞工與 AI 產品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AI寫作已經從最初的簡單文字生成,進化為可以撰寫新聞報導、創意故事、甚至技術論文的高度工具。然而,這項技術在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道德底線。當AI面對某些敏感或暴力內容時,它會拒絕生成文字,這背後既有技術考量,也涉及倫理規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AI拒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AI寫作已經從最初的簡單文字生成,進化為可以撰寫新聞報導、創意故事、甚至技術論文的高度工具。然而,這項技術在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道德底線。當AI面對某些敏感或暴力內容時,它會拒絕生成文字,這背後既有技術考量,也涉及倫理規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AI拒
Thumbnail
這兩年 AI 應用爆紅,許多人在提示詞中會加上:「請用自然語氣回答」、「語氣溫柔一點」。 但如果你回想幾年前的網路用語,「語氣」這個詞在台灣幾乎不常見──我們更習慣說「語調」、「口吻」、「語感」。 那麼,「語氣」究竟是傳統語言學詞,還是中國式 AI 詞彙的文化輸出?
Thumbnail
這兩年 AI 應用爆紅,許多人在提示詞中會加上:「請用自然語氣回答」、「語氣溫柔一點」。 但如果你回想幾年前的網路用語,「語氣」這個詞在台灣幾乎不常見──我們更習慣說「語調」、「口吻」、「語感」。 那麼,「語氣」究竟是傳統語言學詞,還是中國式 AI 詞彙的文化輸出?
Thumbnail
一些專家如 Yann LeCun 認為沒有重大風險,而其他如 Geoffrey Hinton 和 Yoshua Bengio 則警告默認會導致災難。 Hassabis 相信「正確的答案在中間」。
Thumbnail
一些專家如 Yann LeCun 認為沒有重大風險,而其他如 Geoffrey Hinton 和 Yoshua Bengio 則警告默認會導致災難。 Hassabis 相信「正確的答案在中間」。
Thumbnail
當企業的系統看起來像在回覆,其實背後是 Amazon Bedrock 串接 AI 模型幫你回答。這是一種「租智慧」的方式,讓問題進得來,答案出得去,企業不用自己訓練模型,只要選對工具,就能快速整合 AI 到應用裡。
Thumbnail
當企業的系統看起來像在回覆,其實背後是 Amazon Bedrock 串接 AI 模型幫你回答。這是一種「租智慧」的方式,讓問題進得來,答案出得去,企業不用自己訓練模型,只要選對工具,就能快速整合 AI 到應用裡。
Thumbnail
自從 OpenAI 推出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引起廣泛關注。AnyChat 是一個由 Ahsen Khaliq 開發的多模型聊天平臺,整合了多種大型語言模型,如 ChatGPT、Gemini、Claude 等,使用戶能在單一介面上進行靈活的 AI 聊天體驗。
Thumbnail
自從 OpenAI 推出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引起廣泛關注。AnyChat 是一個由 Ahsen Khaliq 開發的多模型聊天平臺,整合了多種大型語言模型,如 ChatGPT、Gemini、Claude 等,使用戶能在單一介面上進行靈活的 AI 聊天體驗。
Thumbnail
在生成式AI技術不斷進步的當下,企業與開發者經常需要在多種AI模型間進行選擇,以找到最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ChatGPT、Claude、Gemini 和 Llama 各具特色,適合不同應用場景。但管理這些多個API的過程往往耗時且繁瑣。為此,我們推出了全新的AI整合API,只需使用單一API接口,即
Thumbnail
在生成式AI技術不斷進步的當下,企業與開發者經常需要在多種AI模型間進行選擇,以找到最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ChatGPT、Claude、Gemini 和 Llama 各具特色,適合不同應用場景。但管理這些多個API的過程往往耗時且繁瑣。為此,我們推出了全新的AI整合API,只需使用單一API接口,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