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 AI 模型也能「上架」? Amazon Bedrock 報導後給我的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Hi,我是 Chris。

有時候我寫文章的靈感不是什麼天外飛來一筆,而是很單純地在網頁上滑滑滑,然後突然看到某一篇新聞,就腦中開始冒泡。

這次就是這樣。

無意間在Google看到一篇在講 Amazon Bedrock 的聞,講的是 AWS 怎麼打造一個可以整合各種 AI 模型的平台。內容偏專業、科技產業在看的文章,但我心裡馬上浮出來一個畫面:

這概念不就是蝦皮嗎?只是裡面不是賣實體商品,是賣 AI 模型。


Amazon Bedrock 到底是什麼?

Amazon Bedrock 的概念很簡單,但很強大。它就像是一個 AI 模型的「雲端大賣場」,上面集合了很多世界級的 AI 供應商,像是:

  • Claude(擅長對話)
  • Amazon Titan(Amazon 自家的語言模型)
  • Stability AI(做圖的模型)
  • Meta Llama(強調開源與彈性)

你想用哪一個模型,就像逛蝦皮挑賣家一樣,選一個適合的,用 API 串進你的系統,就能開始「叫它幫你做事」。

最妙的是:你不用自己訓練模型、租伺服器、請 AI 工程師,你只需要挑一顆大腦來租用,按次付費。


以醫療平台開發者的概念出發

這張圖簡單說明了整個流程:從使用者提問,到企業透過 Bedrock 串接模型,最後讓答案自然地呈現在應用程式中。看起來像你自己寫的回覆,其實背後是 AI 幫你說的話。

這張圖簡單說明了整個流程:從使用者提問,到企業透過 Bedrock 串接模型,最後讓答案自然地呈現在應用程式中。看起來像你自己寫的回覆,其實背後是 AI 幫你說的話。

假設我是一個做健康管理平台的老闆,我的服務對象是慢性病患者、健檢客戶。我系統裡有一個「健康 Q&A 區」,病人可以輸入問題,例如:

「我這次報告說血糖偏高,要注意什麼?」

這時候,我的系統畫面上看起來是我們在回覆,其實背後是這樣跑的:

  • 我串了 Amazon Bedrock;
  • 我選了 Claude 這顆擅長自然對話的 AI 模型;
  • 系統收到使用者的問題後,自動丟給 Claude;
  • Claude 生成一段有條理的建議回來,我們系統再套上我們品牌的語氣,把它變成「我們說的話」送出去。

更進階一點,如果病人問的是:「這次的報告跟去年差在哪裡?」我還可以另外串一顆擅長比對與摘要的模型(像 Titan),讓它幫我處理這種數據型任務。

使用者根本不知道背後有兩個模型在分工合作,他只會覺得:「你們系統怎麼這麼聰明?」


會不會打架?兩顆大腦同時在運作怎麼協調?

其實不會打架。Amazon Bedrock 本身就是讓你「多模型共用」的設計。

你在系統端設定好邏輯:

  • 問什麼類型的問題丟給誰;
  • 哪顆模型負責口語表達、哪顆模型負責數據摘要;

他們就會各司其職,就像你有三個顧問在你身邊,誰擅長什麼就問誰。

你要負責的,只是決定「誰該上場」而已。


API 就是那條連接大腦的電線

很多人會以為:「我是不是可以下載 Claude?」,答案是不行。這些 AI 模型不是一個軟體,也不是手機 App,它們是一顆遠端的超級大腦。你不能搬它回家,只能用「用API 把電線插過去」,讓它幫你算、幫你講話、幫你思考。

這就跟你不能下載 Google 主機一樣,你只能「連上去用」。


我認為這給很多企業一個很低門檻的機會

你不用成為 AI 工程師,也不用自己請模型團隊。你只要理解 API 怎麼串,懂得用誰做什麼事,就可以把 AI 放進你現有的產品裡。

這不就是一種「租智慧」嗎?

未來搞不好會像選雲端硬碟一樣自然,企業在選 AI 服務時不是問:「要不要用 AI?」而是問:「我今天這個任務,是要用 Claude,還是用 Titan?」


小小總結

Amazon Bedrock 做的事情本質上是這樣:把 AI 模型變成一種「平台商品」,讓你用選的、用租的、用組合的方式,自己打造屬於你業務的 AI 智慧。

看到這樣的趨勢,我真的覺得未來企業要導 AI,不一定要「會做」,更重要的是「會整」。

你不需要成為 AI 神人,只要知道要去哪裡找對的人(或模型),然後把他們排進隊裡,就能開始。

就像我現在寫這篇文章,也沒去訓練語言模型,但我就是串接了我的想法,並把觀察跟看到的資料組成了這一個新的觀點。

你覺得,這樣的 AI 模型上架市場,會不會改變企業用 AI 的方式?我認為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靈感補給站|隨筆 × 商業 × 創作
1會員
92內容數
📖 財會背景|內部稽核師(CIA)/ERP軟體應用師 上班靠邏輯,下班靠靈感。 寫吃的、寫日常,也寫世界的眉角。 ✨
2025/05/18
我是Chris,最近在想,醫療產業的行銷是不是有可能,透過元宇宙找到新的突破口?傳統用FB推廣,觸及率真的有限,但如果像虛擬商店那樣,讓消費者可以互動、體驗,說不定就能慢慢打開跟醫院、醫生之間的自然對話,未來也許有更多可能。
Thumbnail
2025/05/18
我是Chris,最近在想,醫療產業的行銷是不是有可能,透過元宇宙找到新的突破口?傳統用FB推廣,觸及率真的有限,但如果像虛擬商店那樣,讓消費者可以互動、體驗,說不定就能慢慢打開跟醫院、醫生之間的自然對話,未來也許有更多可能。
Thumbnail
2025/05/15
在團隊合作中,領導者如何帶領每位成員發揮潛力至關重要。像 AI 的 Dropout 技術,通過隨機丟失部分資訊來強化團隊整體表現,讓每個成員都能不斷成長,最終達成共同目標,創造出強大且多元的團隊!
Thumbnail
2025/05/15
在團隊合作中,領導者如何帶領每位成員發揮潛力至關重要。像 AI 的 Dropout 技術,通過隨機丟失部分資訊來強化團隊整體表現,讓每個成員都能不斷成長,最終達成共同目標,創造出強大且多元的團隊!
Thumbnail
2025/05/11
隨機森林透過多顆決策樹預測醫療機構需求,而 CRM 系統則幫助企業管理顧客資料,進行需求預測和客戶細分。隨著 AI 技術 的發展,這些工具將變得更加智能,從而幫助醫材業者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提升銷售效能,並實現更精準的業務預測。
Thumbnail
2025/05/11
隨機森林透過多顆決策樹預測醫療機構需求,而 CRM 系統則幫助企業管理顧客資料,進行需求預測和客戶細分。隨著 AI 技術 的發展,這些工具將變得更加智能,從而幫助醫材業者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提升銷售效能,並實現更精準的業務預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AI生成圖片是一個挑戰性的任務,雖然AI能理解文字需求,但仍無法完全想像心中的理想畫面。使用中文描述AI的生成效果約為5成到6成,而加入擬人化的描述可以讓AI更好地理解需求。無論如何,AI生成圖片仍面臨許多挑戰,需要更多的研究與嘗試。
Thumbnail
AI生成圖片是一個挑戰性的任務,雖然AI能理解文字需求,但仍無法完全想像心中的理想畫面。使用中文描述AI的生成效果約為5成到6成,而加入擬人化的描述可以讓AI更好地理解需求。無論如何,AI生成圖片仍面臨許多挑戰,需要更多的研究與嘗試。
Thumbnail
本文要探討AI的任務與實戰場景。AI技術已深入生活各層面,從違約預測到都市交通管理。AI任務主要有三類:數值型資料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影像辨識。時間序列資料和強化學習方法(如AlphaGo)也引起廣泛關注。AI演算法和方法因應不同學派和技術發展而多樣化,了解這些基礎有助選擇適合研究方向
Thumbnail
本文要探討AI的任務與實戰場景。AI技術已深入生活各層面,從違約預測到都市交通管理。AI任務主要有三類:數值型資料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影像辨識。時間序列資料和強化學習方法(如AlphaGo)也引起廣泛關注。AI演算法和方法因應不同學派和技術發展而多樣化,了解這些基礎有助選擇適合研究方向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在網路世界初出茅廬時,不管你的文章內容多有價值,大多數時你只會遇到一片寂靜。這篇文章將分享如何利用 AI 指令並借用名人故事和框架,快速吸引你的觀眾,讓你的內容更具影響力。
Thumbnail
在網路世界初出茅廬時,不管你的文章內容多有價值,大多數時你只會遇到一片寂靜。這篇文章將分享如何利用 AI 指令並借用名人故事和框架,快速吸引你的觀眾,讓你的內容更具影響力。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AI幫助創作者進行內容分析,提供發布設定的最佳建議,包括標題設定、文章分類、本文摘要、瀏覽縮圖和關鍵字設定。
Thumbnail
AI幫助創作者進行內容分析,提供發布設定的最佳建議,包括標題設定、文章分類、本文摘要、瀏覽縮圖和關鍵字設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