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深圳,外媒形容的──中國下一個十年最耀眼的「風口」。
國際媒體描繪的,從過去量變到今日質變的「深圳速度」,已經讓北上廣深的排列次序,正在不同的意義間,進行著飛快的改寫。
走過改革開放初期的「勞力密集工廠聚集地」,如今美麗時尚的她,被稱作「設計之都」、「鋼琴之城」。還有來自世界各地,聰明的年輕人們每天在這裡進行著資源置換,在這一座「創客之城」激盪不同的想法與創意,渲染著未來。
而在區域各大經濟體共同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中,這座市域邊界設有中國最多出入境口岸的一線城市,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過,今天先不多談深圳這座都市,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在這裡遇到的一位舊識:
目前擔任北京華燦工場合伙人兼總經理的偉國,其實和我一樣都住在北京。不過平時大家忙碌,碰面的時間少,這一次反而在深圳的這座舞台上相遇了。
在這場「2017 兩岸青年發展論壇」上,他風趣的言談,自在穩健的台風,在我擔任主持人的 Panal 上,成為亮眼焦點。
回首去年,落地北京的這一動,戲劇性地改寫了偉國的人生緯度。
來到大陸,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知名地產公司的置產顧問。當初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年多以後,自己會在中關村展露光芒,並且成為推動兩岸青年新創團隊,雙向交流的「正能量」代表之一。
「成功大學碩士畢業後,我在台灣從事房產項目經理工作一陣子,大概是個性使然吧!學生時代擔任學生會幹部,就常參與學校的大型活動,雞婆的性格,也讓我一直覺得自己有一個使命感在,認為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應該只有賺錢。」李偉國說。事實上,他在台灣的知名房地產商工作時,就很「熱血」地利用公餘時間,自己寫計畫、向老闆提案,最後促成讓成大的學弟妹們,能到該企業實習的完整制度。
「但工作一段時間後卻發現,台灣由於整體大環境的限制,想到五年後的自己不會有太多改變,心裡忍不住是一陣不甘。」李偉國於是放下不錯的薪資和工作,決心「西進」發展,挑戰自己。
這次在深圳的論壇後,我們一起輕鬆地喝著午茶敘舊,偉國說,他想起「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說過一段話:「台灣最美的是,有很多年輕人帶著他的理想進入社會,要讓社會變得更好──不是光靠批評和怒吼,而是努力扮演好身上的角色。」
這也讓他深深思考當初來到北京的原因──到底該怎麼樣才能在「扮演好自己角色」的前提下,同時能幫助更多人,並且嘗試改變台灣社會現階段資源內耗,發展停滯的狀態?
聊到這裡,我於是決定說一說偉國的故事。
「幫別人創業,也是在幫自己創業」
進入華燦工場以後,他常常覺得自己的角色很有趣,「我在幫別人創業,但其實也是在幫自己創業。」
偉國會這麼說,是因為 2010 年左右開始,隨著兩岸年輕人彷彿不約而同地「瘋創業」風潮,加上政府相關政策的推動,提供新創企業落腳、交流甚至合作諮詢的「空間運營創業者」、「青創孵化器」,在兩岸都如雨後春筍般不停增加。
但市場現實的淘汰機制,是最無情的,新創企業能夠快速成功、高速成長的比例,往往是鳳毛麟角──到最後若缺乏資源無以為繼,或一開始就沒有充足的準備,常常是「該倒的倒、該逃的逃」,這也逼得空間運營工作者,必須分秒思考自己和新創企業的關係,如何篩選、如何合作、甚至如何培育,都深深影響到自己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這一行,還沒有一個保證會成功的商業模式,大家都還在摸索,每個做空間運營的同業夥伴,也都不斷在替自己的團隊尋找出路──這也是為什麼我常會說,自己幫忙提供空間給創業者,也等於是給創業者們幫忙我創業。但這份工作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因為時時刻刻都和團隊在一起前進。」
在台灣可能很平凡的特質,到北京卻形成優勢
認識偉國很多年,熟悉的朋友喊他「小乖」,人如其外號,很多人對偉國的印象都是「真誠」、「穩重」,大概也因為這樣的特質,讓他在從事房產工作的階段,成就了不少成功的訂單交易,偉國風趣地調侃自己說──「真誠」和「穩重」的標籤,在台灣大概都被認為是很平凡的特質,一點也沒什麼,但是在大陸,這卻反而成了他的「優勢」。
說到這裡,前陣子各媒體再次密集討論大陸年輕人的「狼性」,對此,我和偉國也有一致的解讀:
普遍認為,相對於台灣年輕人「習慣安逸」,大陸競爭激烈,「不積極表現自己就別想有機會出頭」。但偉國認為事實並非如此,認清自己、並將自己的獨特價值發揮到最大,才是最重要的事:「小確幸、溫文儒雅也未必不好,重點是你得認識自己是誰。」
我相當認同偉國的看法。我在英國求學期間所認識的「狼」,那些真正叫人畏懼的,多不長著駭人的獠牙,或有目光如炬的雙眸──相反的,他們的態度柔和,飽讀詩書,能站在高處看到中國的發展,如何與世界脈動交疊共振,並且對自己的長處與短處瞭若指掌,時刻思考該把自己放在這個時代的什麼位置上。
用理解取代偏見,用溝通化解資訊不對稱
人緣好的偉國,在今年十月,還開始連動企業家好友們,一起推動兩岸青年的交流,「除了帶台灣新創團隊前進大陸之外,同樣重要的是,也讓大陸新創團隊能到台灣交流。透過兩邊的新創團隊彼此更多的互動,讓兩岸的創業團隊,不再只是『單向輸出』,或者只局限在某種形式,而是可以真正地做到『雙向交流』,互相認識、學習與借鏡。」偉國說。
談到這裡,我忍不住問偉國,從台灣到北京這幾年下來,在他心目中,兩岸年輕世代之間最需要去改善的是什麼?他是這麼說的:
「這段期間,頻繁與大陸的新創團隊接觸下,我發現兩岸之間最缺乏的,大概就是互相瞭解吧!有的人似乎覺得,一旦深入瞭解對方太多,就會讓自己也被『複雜化』甚至『政治化』,其實這樣想,是沒有建設性的。」
偉國認為,單就創業環境與資源來說,兩岸其實都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與優劣勢,不同的環境,孕育出的也會是不同的能量,沒有必要硬是拿起來相比,但也沒有必要不去了解對方、彼此交流:
「我們大可以不去接觸、不去(中國大陸)發展,但是如果同為新創企業,卻連嘗試去瞭解對方、了解中國市場都不願意,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最後一個想和大家分享的觀點,也是我和偉國的共識:身在這一個從過去跨到未來的時代,其實所謂「兩岸四地」與各地年輕人的心中所想,以及對未來理想的追求,往往「相同多過不同」,彼此常能找到契合的地方──大家無非也只是想讓自己生長的地方,可以越來越好而已。
那麼,如果能夠用理解取代偏見,用溝通化解資訊不對稱,何樂而不為呢?
原文曾刊登於換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