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藝翔 編修|謝維容、徐瑜君 審定|蔡天怡
「嘿Siri!明天天氣如何?」
「OK Google!我要去市政府怎麼走?」
上面這段話是不是常在生活中聽到?或者你也經常用手機上的「Siri」、「Google助理」等虛擬助理取得資訊呢?
隨著網路、智慧型手機等數位產品的誕生,人們使用紙本媒材獲取資訊的頻率日益降低。舉凡手機、平板、智慧音箱,甚至近幾年崛起的智慧型手表、眼鏡等,都是現代人獲取資訊的方式,許多資訊行為也隨著這些數位變革而有了改變。
│隨時陪在你身邊:數位載具的便利性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常見資訊行為包括接收、閱讀、查找、分享與儲存資訊,而隨著數位載具的出現,人們取得資訊的來源亦與其所選用的載具密不可分。其中,以手機作為資訊來源的人更是大幅提高。根據
國家發展委員會107年的調查報告,台灣12歲以上民眾的行動上網率達84.9%,這不僅是因為攜帶方便,更是因為使用行動載具可以快速取得資訊。像是在購物、旅遊時,透過手機查找產品評價、旅遊景點等;抑或是迷路時,透過Google地圖重新找回方向,凡此種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資訊需求,都很容易透過這些行動載具立即獲得滿足。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由於手機好攜帶又方便,無論是接收、閱讀或是查找等操作都很容易,因此,許多人會利用通勤時間觀看新聞資訊。雖然透過手機上的社群軟體將新聞資訊分享給周遭的親友,更能建立緊密的社群關係,而儲存功能則方便使用者離線時閱讀。然而,一般說來,使用者「分享」與「儲存」新聞資訊的頻率大幅低於「接收」、「閱讀」與「查找」新聞資訊。使用者在閱讀時,通常不會主動想要分享與儲存,有時則因應用程式的設計或使用者的操作問題,而無法直接分享或儲存。
│成為你的朋友:建立社群連結
隨著網際網路與各社群網站的興起,「虛擬社群」隨之誕生,讓使用者得以在虛擬世界中互動。
「社群(community)」是指由人組成的群體,透過共同的文化、價值觀與情感連結而成的共同體。比如同一社區內的成員因共同事務產生連結、偶像團體的粉絲團、同好會等的成員,則因共同喜歡的事物或理念而聚集在一起,群體中的成員對這個群體往往有著依賴與認同感。
「虛擬社群」是指透過網路來運作的社群。而「互動與溝通」更是群體間建構情感認同,讓社群成員彼此主動建立約定關係,產生高度關聯性,而成員間更會因為認同感,喜歡同一社群裡的夥伴,藉由幫助他人以獲得滿足,也成為他們積極分享資訊的主因,像是PTT各大板、臉書社團以及各式各樣的社群論壇都是虛擬社群的類型。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永遠了解你:資訊推薦與分享.強化社群連結
資訊分享的重要價值便是建立良好的社會互動關係,讓社群成員擁有高度的信任與忠誠度,以便促進資訊的交流。
在網路上獲取資訊,不見得都是來自使用者有目的性地尋求,在社群媒體的世界裡,更常見的是在無意間看到資訊的「資訊偶遇」(information encountering)。許多社群網站(如:臉書、snapchat等)會根據你的瀏覽紀錄以及你和親友們相互分享的資訊,推薦符合你興趣的文章與資訊。經過這樣的演算法運作,更容易讓使用者看到與自己興趣相符、或符合近期自身狀態的圖片與資訊等,也更容易讓使用者基於趣味或認為可以滿足自己與他人的資訊需求,而將此資訊分享給更多人。這類分享與資訊交流提升了社群成員間的互動關係,可以使成員提高對社群的信任與忠誠度。
當今在群組廣為轉傳的「長輩圖 」,便是一例。使用者往往希望透過這些長輩圖與群組內的人加深連結,擁有更多共同話題可以討論;而就學生族群而言,每到考前,各種「網路哏圖」亦廣為流傳 ,這些資訊分享,都能讓使用者加深彼此連結。
自製長輩圖,Photo by Boris Smokrovic on Unsplash
自製哏圖,Photo by Mattia Faloretti on Unsplash
整體來看,虛擬社群中的資訊分享行為,常因使用者加入社群的時間長短及互動模式而不同。通常加入社群較久的使用者因對社群認同感較高,更會積極主動的參與討論、分享資訊;進入社群較短的使用者則較為消極,相較於付出、更喜歡取得資訊。
社群中的討論行為不僅維持成員間的高度互動,協助團體合作工作進行,更在過程中將不完整的資訊趨向完整,甚至蹦出新的想法。而在分享資訊、彼此討論的過程中,則往往能更一進步探討,讓話題更加深入。
│陪你到處遊歷:網路休閒行為
網際網路除了滿足人們的資訊需求以及人際交流外,作為主要的休閒活動管道,也形成所謂的現代化休閒。
研究指出,18歲至35歲每週平均進行網路影音休閒2至3次的族群中,花費最多時間的網路休閒活動,是社群網站的瀏覽與互動,其次為影音網站;而觀看影片的長度與主題,會隨使用者個人特質而變化,並以「音樂短片」及「綜藝節目」為大宗。「電視戲劇類」的節目可能因版權問題而不能在Youtube上觀看,這些影音平台讓使用者方便重播、暫停等功能,因此可以同時與其他社群網站同步使用進行社群交流,或透過影片下方的評論與內容資訊,了解影片內容與他人意見。
也有研究基於使用者個人觀看影片時使用平台的操作深度、觀看影片的專心程度以及社群互動的強度,將使用者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 獨自享樂型
對於系統的操作較高,但較不喜歡進行社群性的分享與互動,亦不在意影音的評論,多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影音。在觀看影音時十分專心,會沉浸在個人的影音休閒世界。
- 好奇潛水型
不太操作平台功能,通常沒有固定的影音觀看目標,多半只是隨意瀏覽一些影音內容,觀看時也較不專心。偶爾會察看影音評論、選擇他人推薦的影音等,但並不會主動發言及分享。
- 追隨潮流型
與好奇潛水型一樣沒有固定的影音觀看目標,就是喜歡追隨潮流,看到首頁熱門影音就點下去觀看,但觀看時更為專心,對系統操作也較不深入。看完影片便切回首頁點下一部熱門影音,而社群功能上如前兩種類型,很少主動發言或分享。
- 眾樂樂分享型
正如這類型的名字一樣,這類型的使用者喜愛與他人分享、討論,會主動轉貼與轉寄影音,同時會因為有分享需求而學習、操作各類型功能。而觀看的影音類型則不限特定主題,較為多元化,使用平台也不僅限於Youtube。
- 影音收藏型
此類參與者對於影音的需求,不僅希望達到休閒放鬆的目的,也希望進一步收藏感興趣的影音,方便以後繼續觀賞。因此對於平台中將影音分類歸類等操作功能更為熟悉。但較不重視是否能在網路上即時觀看完整影音,傾向將影音下載收藏後,再慢慢觀賞。
網路上龐大的影音內容,讓使用者在尋找想看的影片時樂於嘗試及接受新發現所帶來的驚喜,而這些網路影音平台不限時空隨意選擇,卻也讓使用者在有限的休閒時間中,可能過度耗費心力反而無法達到放鬆的目的。因此,如何在休閒與休息之間求取平衡,真正達到身心放鬆的休閒本意,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你還不了解的Google:資訊的無可限量
隨著網路及數位載具的崛起,人們使用資訊的方式也大不相同。這些數位產品對大眾生活帶來不小的改變,隨著各式新型態的數位產品,如智慧型手表、眼鏡等的問世,是否會再產生新的改變,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
參考文獻
- 卜小蝶、張映涵(2012)。網路影音休閒之遊歷行為探析。圖書資訊學刊,10(2),39-74。doi: 10.6182/jlis.2012.10(2).039
- 吳京恩、唐蓉(2018)。How Do University Students Receive, Read, Find, Share, And Store News? A Survey Study on Mobile News Behavior。圖書資訊學刊,16(1),1-21。doi: 10.6182/jlis.201806_16(1).001
- 蔡志欣、賴玲玲(2011)。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9(1)。16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