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阿嬤會搭捷運嗎?│淺談人機互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撰文|楊志群 編修|謝維容、徐瑜君 審定|蔡天怡

你可能在捷運上見過一些老人家,但你知道他們是怎麼買票的嗎?許多學生和上班族都用悠遊卡或一卡通,但是,老年人到底是到自動販賣機買、到詢問處買,還是直接用悠遊卡呢?而為什麼有些老人不願意使用自動販賣機?讓我們一起看看爺爺、奶奶們買票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

Photo by Mitchell Ng Liang an on Unsplash

Photo by Mitchell Ng Liang an on Unsplash

英國的例子:你以為她會操作?其實她不敢!

英國西南鐵路曾經與Passenger Focus合作,希望了解英國主要車站的售票情形,於是在11個主要車站的售票窗口和自動售票機旁發放問卷。結果發現許多看似能自己操作機器的乘客,依然決定走到人工售票處買票,尤其是高齡者。訪談後發現,其實他們多數都知道有售票機的存在,但完全沒想到要去用它。其中一項原因是不知道如何使用。當受訪者被問到未來是否願意使用機器時,超過45歲的乘客普遍較沈默。這或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怕找不到正確的路線按鈕或看不懂機器的指示。

奧地利的例子:我到底要按哪裡?

奧地利聯邦鐵路局(Austrian Federal Railway)的高齡乘客使用購票機時,也遭遇很大的困難。Siebenhandl等人在2012年訪問乘客,發現將近八成的售票機使用者曾無法理解螢幕上的指示,經常導致按錯鍵,甚至買錯票。有受訪者抱怨朋友曾經不小心買到寵物用的車票、也有人抱怨如果使用機器還要請教別人,那不如直接人工買票,還比較方便。一年後,他們再以實地調查、錄影與觀察日記的方式,紀錄各車站的售票機使用情形。結果發現受訪者因為過去不好的使用經驗,加上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不大願意使用自動售票機。錄影資料則顯示,有些乘客必須彎腰才能從票孔取得票券,這可能對肌肉退化的中高齡者造成困擾。從觀察日記中則發現,幾乎一半的受訪者在使用機器途中放棄購票,其中,又有超過一半的人才到首頁就放棄了,很可能是首頁上有過多的選擇按鍵(共25個)所導致。

阿嬤,臺北捷運的自動售票機好用嗎?

臺北捷運舉世聞名,但老人家在買票時也遇到不少問題。臺灣學者呂明心與岳修平研究了捷運臺北車站和臺大醫院站進出的乘客,藉由觀察和訪談了解中高齡乘客使用自動售票機的情形。他們將整個買票流程細分成好幾個小任務,找出每一個環節出現的問題。結果發現從首頁開始買票時,阿公、阿嬤往往未注意到螢幕旁邊的操作指示,想要馬上投入車票金額,代表指示不夠明顯。有時,他們的觸控方式不正確,導致機器感應不到。而要投錢時,畫面會呈現買票資訊,但螢幕顯示票價和張數的方式就像兩個按鍵一樣,容易混淆使用者,讓他們以為要再重複點選一次。準備取回車票和找零時,語音和畫面太早提示,導致使用者出票前就一直在出票口尋找車票和零錢。除此之外,買票機的語音輔助是國語發音,對聽不大懂國語的長者幫助不大。而且,買票完以後,機器也沒有任何指示,就自動跳回初始畫面,有些人會以為還沒買到票,就一直在機器前等待。

臺北捷運自動售票機購票資料頁面與操作圖(呂明心、岳修平,2015)

臺北捷運自動售票機購票資料頁面與操作圖(呂明心、岳修平,2015)

高齡者常面臨哪些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器官漸漸退化,進而影響人們使用機器的能力。例如:肌肉退化導致手指愈來愈不靈敏,年長者好像帶了兩層手套一般,不方便按較小的按鍵。再者,因為高齡者視力退化,常會看不清楚機器的畫面;聽力的退化也讓他們很難聽見機器發出的聲音。另外,年長者記憶力逐漸退化,更難使用功能過多的產品,尤其是面對使用中還需要不斷思考的產品,老人的表現通常較差。隨著世界上的高齡人口不斷增加,因應這個現象,世界衛生組織也開始鼓勵高齡者活躍地老化,然而,這需要更便民的設計,以及社會環境的支持,例如:在設計公共設施時,應考慮到高齡者使用上的方便性。

Photo by Darren Chan on Unsplash

Photo by Darren Chan on Unsplash

怎麼設計阿嬤也能用的介面?

臺北捷運售票機有幾點可以改善。例如:操作指示應該設計得更容易被理解,這需要靠人聲提示、高色彩對比度的標示、圖片和照片的相互幫助來改善。另一方面,介面的資訊要簡單明瞭,避免在付款頁面又放按鍵圖示,干擾使用者。除此之外,也要簡化操作步驟,以貼近使用者以往的機器使用經驗。如此藉由分析使用者特質,將任務分割成一個個小環節,最後提出機器或介面的改善方向,讓產品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就是人機互動探討的範圍。

什麼是人機互動?

你可能會想到電影裡出現的機器人管家,只要透過對話或手指隨便揮幾下就可以命令電腦完成許許多多的任務,這的確也是人機互動的研究範圍。人機互動(HCI: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不僅研究使用者與電腦的互動關係,還包括與軟體、各式各樣機器、裝置設備和行動載具等。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日常生活充滿人機互動的例子:從門把怎麼設計、機器怎麼使用、介面如何更人性化、到如何優化使用者體驗,這些都是人機互動的探討範圍。

Photo by John Schnobrich on Unsplash

Photo by John Schnobrich on Unsplash

人機互動怎麼學?

為了發展良好的人機互動模式,必須從四大學科領域學習──從電腦科學學習工具與機器的製作、從人因工程了解使用者的表現和改善方法、從資訊管理系統學習資訊如何流通與呈現、從圖書資訊學分析使用者的資訊行為。也因為人機互動同時跨了好幾個不同的專業領域,讓它充滿挑戰與創意。

人機互動的跨領域特性,使高等教育學校各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像是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林維真教授開設的「人機互動」課程,就是透過工作坊的方式,要求來自不同系所的學生混合分組,親自觀察體驗、訪談使用者、閱讀相關文獻,並在課程結束前,做出一個能和使用者互動的創新產品。交通大學甚至有一個人機互動中心,聚焦在這領域的教學與研究。此外,臺灣人機互動學會也會定期舉辦相關研討會,參與者包括來自網路媒體、資訊管理、商品創意經營、服務科學、新媒體藝術、圖書資訊、工商設計、資訊工程、藝術與人文等各色學科的學者。

以使用者為中心

人機互動儘管同時包含人類與機器,但核心仍在於使用者,目的是找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友善設計。

科技未必帶領人們走向如電影《機械公敵》一般的可怕境地,使用科技的人,才是決定技術發展方向的關鍵。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日,人機互動的研究能幫助更多人便捷的使用機器,並使人們的生活更方便。


參考文獻

  1. 呂明心、岳修平(2015)。中高齡者使用公共運輸系統自動售票機之可使用性評估研究:以大眾捷運系統為例圖書資訊學刊,13(2),67-97。doi: 10.6182/jlis.2015.13(2).067
  2. Kausler, D. H. (1985). Episodic memory: Memorizing performance. In N. Charness (Ed.), Aging and human performance (pp.101-136).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3. Lee, C. F., & Kuo, C. C. (2001). A pilot study of ergonomic design for elderly Taiwanese peop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Asian Design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sign science, Seoul, Korea.
  4. Schreder, G., Siebenhandl, K., Mayr, E., & Smuc, M. (2012). The ticket machine challenge: Social inclusion by barrier-free ticket vending machines. In E. F. Loos, L. Haddon, & E. A. Mante-Meijer (Eds.), Generational use of new media (pp. 129-148). London, England: Ashgate.
  5. Siebenhandl, K., Schreder, G., Smuc, M., Mayr, E., & Nagl, M. (2013). A user-centered design approach to self-service ticket vending machines. IEEE Transactions of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56(2), 138-159. doi: 10.1109/TPC. 2013.22572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LIS-圖書資訊學刊的沙龍
96會員
36內容數
《圖書資訊學刊》(ISSN 1606-7509)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出版,為同儕審查、開放取用的半年刊,刊載圖書館學、資訊科學、電腦科學、目錄學、檔案學、教學科技等相關領域之中英文學術論文。
2022/05/20
書目計量學可以廣泛地用於計算和評估主題、學科領域、學者、期刊、文章等的影響力和地位,藉此描繪出一個領域的生態;而透過這些數據,我們也能夠看出評估對象歷年來的表現變化,進而掌握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2022/05/20
書目計量學可以廣泛地用於計算和評估主題、學科領域、學者、期刊、文章等的影響力和地位,藉此描繪出一個領域的生態;而透過這些數據,我們也能夠看出評估對象歷年來的表現變化,進而掌握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2022/03/18
研究資料服務又稱為研究資料管理服務(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Service),是一種深入學者研究歷程的支持性服務,著重於研究資料本身的蒐集、管理與利用的議題,是環繞學者研究生命週期所有產出與使用資料的一系列工具與支援服務。
Thumbnail
2022/03/18
研究資料服務又稱為研究資料管理服務(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Service),是一種深入學者研究歷程的支持性服務,著重於研究資料本身的蒐集、管理與利用的議題,是環繞學者研究生命週期所有產出與使用資料的一系列工具與支援服務。
Thumbnail
2020/08/24
掠奪型期刊以牟利為目標,透過作者付費出版的方式來獲利。它們可能完全不審稿,或將審查標準降至極低,導致立論不佳或證據基礎薄弱的論文充斥於網際網路,也讓認真治學的研究者人人自危,不僅賠上自己苦心撰寫的研究論文,還會傷害自身的學術聲譽。
Thumbnail
2020/08/24
掠奪型期刊以牟利為目標,透過作者付費出版的方式來獲利。它們可能完全不審稿,或將審查標準降至極低,導致立論不佳或證據基礎薄弱的論文充斥於網際網路,也讓認真治學的研究者人人自危,不僅賠上自己苦心撰寫的研究論文,還會傷害自身的學術聲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從公車演進火車 之前國中篇的時候有講述搭公車的事情,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回復去看下方連結, 那時候的悠遊卡還沒有通行, 那時的手機也沒有app的追中功能,所以會有一個現象, 平時都會公車馬路上跑,但你要認真搭公車的時候, 在站牌等很久聯辦個公車身影都沒有, 那時的手機還是只有打電話,完貪吃
Thumbnail
從公車演進火車 之前國中篇的時候有講述搭公車的事情,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回復去看下方連結, 那時候的悠遊卡還沒有通行, 那時的手機也沒有app的追中功能,所以會有一個現象, 平時都會公車馬路上跑,但你要認真搭公車的時候, 在站牌等很久聯辦個公車身影都沒有, 那時的手機還是只有打電話,完貪吃
Thumbnail
3年前,提著「敬老卡」了後,自然去「年長」的窗仔口買票。一、二擺順利買著。   有一擺,「年長」的窗仔口排誠濟人,有十幾个人,排我頭前的小姐徛一分鐘,就行去一般的窗仔口,我佇咧想欲綴伊去無?有一个服務人員行過來講:「彼爿嘛會使買。」我趕緊行過去。   昨日,我佇台北站,當咧窗仔口問話的阿婆,
Thumbnail
3年前,提著「敬老卡」了後,自然去「年長」的窗仔口買票。一、二擺順利買著。   有一擺,「年長」的窗仔口排誠濟人,有十幾个人,排我頭前的小姐徛一分鐘,就行去一般的窗仔口,我佇咧想欲綴伊去無?有一个服務人員行過來講:「彼爿嘛會使買。」我趕緊行過去。   昨日,我佇台北站,當咧窗仔口問話的阿婆,
Thumbnail
西元2023年初,台北的市區公車貼上「乘客別逃票,有困難可以跟駕駛反應」告示,讓我想起台灣曾發生幾件因逃票引起的重大案件,及我身為重視省錢的大眾運輸迷,被迫參與逃票經驗的反思......
Thumbnail
西元2023年初,台北的市區公車貼上「乘客別逃票,有困難可以跟駕駛反應」告示,讓我想起台灣曾發生幾件因逃票引起的重大案件,及我身為重視省錢的大眾運輸迷,被迫參與逃票經驗的反思......
Thumbnail
原本就知道自己很呆,但確認到自己真的是非常呆就是從要買火車票這事情開始。 台灣,我習慣用悠遊卡,又很少跑到更遠的縣市,幾乎沒有買過長程火車票。 不知道,原來台鐵跟高鐵一樣,可用手機刷卡進入閘門。 所以當我在紐約州搭乘火車時,從買火車票開始,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切新奇的不得了。 搞不懂為何火車時刻表
Thumbnail
原本就知道自己很呆,但確認到自己真的是非常呆就是從要買火車票這事情開始。 台灣,我習慣用悠遊卡,又很少跑到更遠的縣市,幾乎沒有買過長程火車票。 不知道,原來台鐵跟高鐵一樣,可用手機刷卡進入閘門。 所以當我在紐約州搭乘火車時,從買火車票開始,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切新奇的不得了。 搞不懂為何火車時刻表
Thumbnail
四腳亭車站的小旅程告結束後,我和妻子對於這樣的旅行方式都給予高度評價,既閒散舒適,又能夠見識到以往開車旅遊所見不到的豐富文化底蘊。我們出遊的這一天,剛好也是數萬學子學測的日子。傍晚,我看到學測國寫的題目:請學生以〈樂齡出遊〉為題,探討樂齡出遊的意義,並思索如何照顧長者的生理與情感需求。我靈機一動……
Thumbnail
四腳亭車站的小旅程告結束後,我和妻子對於這樣的旅行方式都給予高度評價,既閒散舒適,又能夠見識到以往開車旅遊所見不到的豐富文化底蘊。我們出遊的這一天,剛好也是數萬學子學測的日子。傍晚,我看到學測國寫的題目:請學生以〈樂齡出遊〉為題,探討樂齡出遊的意義,並思索如何照顧長者的生理與情感需求。我靈機一動……
Thumbnail
這次方格子徵文主題「Hi Taiwan X 方格插畫家點點名」讓我想起臺灣很多名勝古蹟、特有的自然風貌,但最後我仍選擇離我生活最貼近的捷運為主題,因為這樣的文化,不再僅是遙遠而追念,而是共同依賴著、創造著的進行式,提醒著我們通常身在其中而不自覺,也不要忘記珍惜。
Thumbnail
這次方格子徵文主題「Hi Taiwan X 方格插畫家點點名」讓我想起臺灣很多名勝古蹟、特有的自然風貌,但最後我仍選擇離我生活最貼近的捷運為主題,因為這樣的文化,不再僅是遙遠而追念,而是共同依賴著、創造著的進行式,提醒著我們通常身在其中而不自覺,也不要忘記珍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