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讀新聞專業的理由之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呼應稍早之前聯合報的一篇關於台大新聞所報考人數創歷年新低的報導,因此想寫下自己的一些觀察。
首先從鄉民對於這則新聞的回應談起,許多人不外乎以嘲諷的方式,談論台灣記者素質差勁,研究所根本沒有存在的價值等等,「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類的論調。
然而現實真的是這麼簡單嗎?過去我也總是抱怨為何台灣新聞這麼爛?並以「個人歸咎論」,來將這樣的現象歸因於記者素質太差,所以以寫不出好報導,曾經我天真的以為,未來我進入這個行業後,能從自己開始改變。
進入研究所後,充滿學術專業的老師們則不斷從各種理論分析、探討台灣新聞亂象,什麼新聞八卦化、新聞價值、多元報導等等的,去談論「有價值的新聞」該長什麼樣子,並且批判目前台灣新聞內容偏頗,而將新聞爛的原因歸咎於媒體。
然而注意到了嗎?不論是沒有新聞專業的鄉民,還是有新聞專業的教授,這些人在談論的都是將問題歸咎於個人或媒體,但實際上,這些錯誤的根本原因很重要的卻是整體的產業環境。
從最基本的知識,不論各行各業,一個產業必須要有獲利才能營運,商業媒體當然也不例外。以新聞行業為例,最主要支撐的方式就是「廣告」,新聞媒體販賣的商品,不是新聞內容,而是「閱聽人的目光」。
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家新聞媒體如果越有影響力,廣告主就更願意在這家媒體投入廣告,藉此觸達更多潛在消費者達成獲利,一家新聞媒體才能藉由這些資金來生產更多內容。因此,支撐新聞行業的從來不是閱聽人買一份報紙,或將新聞轉到某一個電視台的行為,而是廣告主的投入。
那麼廣告主依賴什麼來判斷要不要投入廣告?很基本的就是點閱率或收視率這類的量化指標。既然廣告主這麼關心這類的指標,新聞媒體也依賴這些指標來判斷自己的表現,那為何現在台灣閱聽人看到的是這類低俗新聞?
如果閱聽人想看的都是有價值的新聞,為何這些需求沒有反映在點閱率或收視率上面?我想,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問題。所以常常聽到很多媒體說「閱聽人想看什麼,媒體就餵給他們什麼」或是「那都是閱聽人想看」這類聽起來像是藉口的言論,將新聞內容的低俗歸因於閱聽人素質。但這當然也是太過單一偏頗的歸因。
現在的新聞媒體因為惡性循環,而不斷拉低新聞製作成本,新聞不再經過基本的採訪查證,單憑網路消息,網路內容製作新聞,但偏偏這類的新聞點閱率又常常很高,在低成本、高產值、高點閱的狀況下,如果你是新聞媒體,你會不會也做相同的決定,產製這些鄉民口中「沒有營養」的新聞?
對於其他產品,我們應該都能認同「投入的資源越多,越有機會生產出好的產品」這項假設。消費者消費任何東西也願意投入自己的金錢,但對於知識或是新聞這類型的無形產品,我們卻常常將它的免費視為理所然。只要動腦筋思考,要營運一家有規模的媒體需要花費多少資金,從各地方駐地記者佈線,採訪器材,培養一名有經驗的記者等,但生產出來的內容卻又難以變現,就不難看出,新聞媒體到底面臨了什麼困境。
如果你從來沒有付錢支持過媒體,憑什麼要媒體免費生產有價值的新聞?
不論是大眾或是主管機關等,對新聞媒體的要求或期許都很高,過去甚至以第四權來稱呼新聞媒體,但實際的狀況是,現在新聞媒體連生存下去都可能有問題,根本不可能達到有效的監督。
除此之外,隨著自媒體、網紅、新媒體等新的內容生產者出現,網路平台例如臉書或youtube等,更是瓜分掉主要大部分的網路廣告的收入,新聞媒體為了流量導入,只能繼續免費投入網路平台,讓原本就已經生存岌岌可危的傳統新聞媒體,面臨更加慘淡的狀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9會員
    13內容數
    那些發生過,卻從未被記錄下來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繁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諷刺地是,原本希望促進世代溝通的專題,卻因為囧星人的那一句「社會很公平」反而激起了年輕世代網友以及報社新聞立場之間的筆戰,彷彿為這個專題本來希望達到的目標打了一巴掌一般。
    本季有多部日劇都表現得十分精彩,若要從這幾齣精采的日劇當中選出一部的話,毫無疑問地,Unnatural不論是劇本、演員表現或是主題曲都是本季最出色的一部。
    諷刺地是,原本希望促進世代溝通的專題,卻因為囧星人的那一句「社會很公平」反而激起了年輕世代網友以及報社新聞立場之間的筆戰,彷彿為這個專題本來希望達到的目標打了一巴掌一般。
    本季有多部日劇都表現得十分精彩,若要從這幾齣精采的日劇當中選出一部的話,毫無疑問地,Unnatural不論是劇本、演員表現或是主題曲都是本季最出色的一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台灣人在很多領域上借重專業, 可是有個領域卻往往喜歡自己來不然就是找免錢的。是什麼呢?那就是財務規劃。財務規劃包含收支管理、風險管理、資產管理、信用管理, 涵蓋的範圍其實很廣, 所以如果沒有專家從旁協助, 可能會有犯錯的風險。本篇文章要跟讀者分享為什麼你需要在財務這方面借重專家的3個理由。
    Thumbnail
    科學家的新聞  一失足成千古恨  科學家也要會管帳  敷衍了事惹罪上身   Science 12/08/20 美國喬治亞科大(喬科大)的應用數學教授 Eva Lee(愛挖李)在學校服務了23年,是一位非常傑出的學者,熱愛教學與研究的她,門下有研究生與大學生超過50人。她能利用系統生物學的大數據運算,
    Thumbnail
    這幾年戰國的史蹟沒有少跑過,但其實我不是戰國迷,走行程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去安排尋覓、拼湊,大部分都是隨興跑到哪就看到哪。這篇無意重複贅述此時期的戰國風雲史,只是我個人對史蹟的觀察與詮釋,戰國迷就請多多包涵囉!
    Thumbnail
    說到理財,除了重視開源節流,我們的核心概念或者目的也很重要。許多人理財是為了退休後的生活著想,但退休這個概念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又該如何合理看待退休呢?
    Thumbnail
    有些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說,用專業術語來形容,竟然被形容成理性思考,但專業不應該分為理性或感性,而是對事情的知識的完整性,論用感性與理性,只是一種逃避的用法,並不是那麼合適。
    Thumbnail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台灣人在很多領域上借重專業, 可是有個領域卻往往喜歡自己來不然就是找免錢的。是什麼呢?那就是財務規劃。財務規劃包含收支管理、風險管理、資產管理、信用管理, 涵蓋的範圍其實很廣, 所以如果沒有專家從旁協助, 可能會有犯錯的風險。本篇文章要跟讀者分享為什麼你需要在財務這方面借重專家的3個理由。
    Thumbnail
    科學家的新聞  一失足成千古恨  科學家也要會管帳  敷衍了事惹罪上身   Science 12/08/20 美國喬治亞科大(喬科大)的應用數學教授 Eva Lee(愛挖李)在學校服務了23年,是一位非常傑出的學者,熱愛教學與研究的她,門下有研究生與大學生超過50人。她能利用系統生物學的大數據運算,
    Thumbnail
    這幾年戰國的史蹟沒有少跑過,但其實我不是戰國迷,走行程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去安排尋覓、拼湊,大部分都是隨興跑到哪就看到哪。這篇無意重複贅述此時期的戰國風雲史,只是我個人對史蹟的觀察與詮釋,戰國迷就請多多包涵囉!
    Thumbnail
    說到理財,除了重視開源節流,我們的核心概念或者目的也很重要。許多人理財是為了退休後的生活著想,但退休這個概念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又該如何合理看待退休呢?
    Thumbnail
    有些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說,用專業術語來形容,竟然被形容成理性思考,但專業不應該分為理性或感性,而是對事情的知識的完整性,論用感性與理性,只是一種逃避的用法,並不是那麼合適。
    Thumbnail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