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呼應稍早之前聯合報的一篇關於台大新聞所報考人數創歷年新低的報導,因此想寫下自己的一些觀察。
首先從鄉民對於這則新聞的回應談起,許多人不外乎以嘲諷的方式,談論台灣記者素質差勁,研究所根本沒有存在的價值等等,「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類的論調。
然而現實真的是這麼簡單嗎?過去我也總是抱怨為何台灣新聞這麼爛?並以「個人歸咎論」,來將這樣的現象歸因於記者素質太差,所以以寫不出好報導,曾經我天真的以為,未來我進入這個行業後,能從自己開始改變。
進入研究所後,充滿學術專業的老師們則不斷從各種理論分析、探討台灣新聞亂象,什麼新聞八卦化、新聞價值、多元報導等等的,去談論「有價值的新聞」該長什麼樣子,並且批判目前台灣新聞內容偏頗,而將新聞爛的原因歸咎於媒體。
然而注意到了嗎?不論是沒有新聞專業的鄉民,還是有新聞專業的教授,這些人在談論的都是將問題歸咎於個人或媒體,但實際上,這些錯誤的根本原因很重要的卻是整體的產業環境。
從最基本的知識,不論各行各業,一個產業必須要有獲利才能營運,商業媒體當然也不例外。以新聞行業為例,最主要支撐的方式就是「廣告」,新聞媒體販賣的商品,不是新聞內容,而是「閱聽人的目光」。
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家新聞媒體如果越有影響力,廣告主就更願意在這家媒體投入廣告,藉此觸達更多潛在消費者達成獲利,一家新聞媒體才能藉由這些資金來生產更多內容。因此,支撐新聞行業的從來不是閱聽人買一份報紙,或將新聞轉到某一個電視台的行為,而是廣告主的投入。
那麼廣告主依賴什麼來判斷要不要投入廣告?很基本的就是點閱率或收視率這類的量化指標。既然廣告主這麼關心這類的指標,新聞媒體也依賴這些指標來判斷自己的表現,那為何現在台灣閱聽人看到的是這類低俗新聞?
如果閱聽人想看的都是有價值的新聞,為何這些需求沒有反映在點閱率或收視率上面?我想,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問題。所以常常聽到很多媒體說「閱聽人想看什麼,媒體就餵給他們什麼」或是「那都是閱聽人想看」這類聽起來像是藉口的言論,將新聞內容的低俗歸因於閱聽人素質。但這當然也是太過單一偏頗的歸因。
現在的新聞媒體因為惡性循環,而不斷拉低新聞製作成本,新聞不再經過基本的採訪查證,單憑網路消息,網路內容製作新聞,但偏偏這類的新聞點閱率又常常很高,在低成本、高產值、高點閱的狀況下,如果你是新聞媒體,你會不會也做相同的決定,產製這些鄉民口中「沒有營養」的新聞?
對於其他產品,我們應該都能認同「投入的資源越多,越有機會生產出好的產品」這項假設。消費者消費任何東西也願意投入自己的金錢,但對於知識或是新聞這類型的無形產品,我們卻常常將它的免費視為理所然。只要動腦筋思考,要營運一家有規模的媒體需要花費多少資金,從各地方駐地記者佈線,採訪器材,培養一名有經驗的記者等,但生產出來的內容卻又難以變現,就不難看出,新聞媒體到底面臨了什麼困境。
如果你從來沒有付錢支持過媒體,憑什麼要媒體免費生產有價值的新聞?
不論是大眾或是主管機關等,對新聞媒體的要求或期許都很高,過去甚至以第四權來稱呼新聞媒體,但實際的狀況是,現在新聞媒體連生存下去都可能有問題,根本不可能達到有效的監督。
除此之外,隨著自媒體、網紅、新媒體等新的內容生產者出現,網路平台例如臉書或youtube等,更是瓜分掉主要大部分的網路廣告的收入,新聞媒體為了流量導入,只能繼續免費投入網路平台,讓原本就已經生存岌岌可危的傳統新聞媒體,面臨更加慘淡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