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跟著媒體八卦了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日前,立委喝珍奶改用湯匙引來砲轟,成為媒體熱議的焦點,禁用塑膠吸管的政策內容被新聞丟到一邊。這些斷章取義、剪輯片段的報導,聚焦在發言引起爭議的立委,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新聞。鏡頭或麥克風瞄準主角的嘴臉,等著捕捉可拿來做文章的隻字片語,記者沒做什麼功課,編輯也不記得專業道德,只要有得炒作、就有點閱率,帶來的廣告收益,才是他們追求的真理。

管他珍奶要用什麼喝,一點小小的不便或改變不是重點,我關心的是這樣的政策落實後,預期塑膠吸管可減量多少、對環境有多大幫助。我認為民眾需要被教育這部分,而不是跟著立委拆杯膜灑滿桌的做秀畫面,或隨著編輯餵養給我們的標題,一起用指尖霸凌這項政策或特定人物。

2002年天下雜誌251期曾以《弱智媒體大家一起來誤國?》為封面專題,指出台灣人民對媒體的信任度愈來愈低,甚至不少人深信媒體是台灣主要亂源之一。「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2013 年公布的《社會信任調查》發現,民眾對「新聞記者」的不信任感從 2002 年 53.8%提高到 2013 年的 58.6%。對電視新聞的信任度從 2001 年的 62.9%大減到 2013 年的 44.6%,不信任度從 2001 年 25.5%提高到 2013 年 45.1%。十多年來,民眾對媒體的信任感依然是愈來愈低。

媒體總拿民調說國際新聞或深度報導民眾不愛看、也懶得讀,腥羶色內容最有市場,但我很懷疑這類調查的公正客觀或代表性。我認為媒體是為了節省播報成本、加快報導速度,才偏好一些車禍、犯罪、客訴等社會新聞,甚至直接採用網路內容,國際新聞就抄外電、報些小趣聞權充版面。

請台灣媒體多用功,讓民眾的閱聽視野大不同。

大約三年前,我曾在某電視新聞,看到一段媒體的蠢報導:一名男子在加油站自助洗車時,他一手拿著小寶特瓶,一手持高壓水柱要裝水,男子在鏡頭前控訴業者的設備害他的手指被水柱沖傷。出水量兇猛的高壓水柱怎麼能用來裝水到小瓶子,更何況是用一隻手當然抓不穩,我當下不禁想,若不是這名男子智障,就是這個記者或編輯腦殘。

因應媒體弱智化的普遍現象,近年來假新聞更是猖獗,民眾需要有反思判斷的媒體識讀能力;否則,真的很容易被媒體誤導,甚至成為散佈假新聞的幫兇,跟著媒體一起愚蠢無知。

raw-image

法國很重視哲學教育,早在19世紀上半葉,高中就有哲學課程。思辨是哲學的精神,「思辨」是「慎思明辨」,「慎思」是謹慎、理性、客觀地思考;「明辨」是能辨別是非真假。《中庸》第二十章也講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思辨可落實在平日生活中的反思與提問,鼓勵孩子勇於提問,隨之而來的思考與找尋答案,便是一段學習知識的旅程。

現在的孩子出生在網路世代,更早也更容易接觸資訊,
比起過去,媒體識讀能力更需要從小紮根。

在我國小後半段,導師常在晨間講析國際局勢,課間總是鼓勵學生發問,我在專注聽講後舉手的當下,養成了思考提問的勇氣和習慣,也開啟了追求新知的眼界。太太在國中教課時,也常要學生自己思考找答案,並提醒不要全然相信老師說的都是對的、媒體報的都是真的。

民主台灣最可貴的多元自由,總是讓我們在混亂衝擊中,找到一些進步的契機。媒體誤國、綁架輿論的批判聲之外,我也看到許多真實正向且深入的報導,為美麗的台灣帶來更多的溫暖故事:偏鄉孩子的關懷、青年返鄉的再造、瀕危生物的搶救‧‧‧‧‧‧許多我們不知道的角落,發生極需我們關注的事情,若沒有這些媒體的努力,他們得不到大家的重視或幫助,社會也不會凝聚共識及熱情。

這個世界有這麼多不好的事,不是壞人太多,
而是好人出聲太少,媒體可以是這個傳聲筒。

希望民眾的目光少被帶到八卦新聞,而有更多的讚是按在值得大家共同關心的人事物,不論它發生在地球的何處。希望媒體的智能可以再進化,第四權的功能可以更發揮,記者的工作得到尊重與期待,社會也能有更多的真實訊息與進步的力量。

感謝《六都春秋》刊載本文於2018/6/25
謝謝您的目光走到這裡,請留下閒静片刻的心房,歡迎追蹤分享我的文章,有您的支持,我的文字才有長大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宇的沙龍
152會員
144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詹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8
沒想到我也會登上被造謠的版面。 去年底以來,我都只是在可以抽身時去幾個罷團插個花。週二晚上我到A9捷運站外,為罷洪小蜜蜂湊個人頭也幫忙瞻前顧後,竟然被拍了照片並貼上Threads,但這不是一篇送暖文。 3/18 (剛好是太陽花學運紀念日) 18:30我們集合在A9捷運站「出口外的人行道上」,
Thumbnail
2025/03/28
沒想到我也會登上被造謠的版面。 去年底以來,我都只是在可以抽身時去幾個罷團插個花。週二晚上我到A9捷運站外,為罷洪小蜜蜂湊個人頭也幫忙瞻前顧後,竟然被拍了照片並貼上Threads,但這不是一篇送暖文。 3/18 (剛好是太陽花學運紀念日) 18:30我們集合在A9捷運站「出口外的人行道上」,
Thumbnail
2025/02/17
有些好奇,至今如果還有人看不清楚或漠不關心國會正在發生甚麼事,那麼,這些人是怎樣在過日子? 最近尤其想過和一些「知識藍、經濟藍」的異溫層親友聊聊,但心裡預演的劇場總讓我們打消念頭,不談政治的還是不跟你談,而溫和的會哼哈幾句,有戰鬥力的可不會客氣。 當人們聊到政治的是非,意識形態與立場便可能凌駕一
Thumbnail
2025/02/17
有些好奇,至今如果還有人看不清楚或漠不關心國會正在發生甚麼事,那麼,這些人是怎樣在過日子? 最近尤其想過和一些「知識藍、經濟藍」的異溫層親友聊聊,但心裡預演的劇場總讓我們打消念頭,不談政治的還是不跟你談,而溫和的會哼哈幾句,有戰鬥力的可不會客氣。 當人們聊到政治的是非,意識形態與立場便可能凌駕一
Thumbnail
2024/12/30
台北馬賽後大家曬佳績比英雄,而我卻是,怕在第一點就被關門的那一種 。半馬限時三小時沒問題,只是排在最後的D區過門前會耗上十幾分鐘,7.1K的第一點表定8:00關門,對我而言是要開外掛才能過關的。
Thumbnail
2024/12/30
台北馬賽後大家曬佳績比英雄,而我卻是,怕在第一點就被關門的那一種 。半馬限時三小時沒問題,只是排在最後的D區過門前會耗上十幾分鐘,7.1K的第一點表定8:00關門,對我而言是要開外掛才能過關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大眾沒有建立起專業眼光的回力鏢,回收的就會是這些垃圾資訊。
Thumbnail
大眾沒有建立起專業眼光的回力鏢,回收的就會是這些垃圾資訊。
Thumbnail
Youtuber 錫蘭上週發布了一部長達1個多小時的影片,揭露台灣媒體的問題。造成許多人的討論。(討論模仿犯有談過媒體亂象歷史脈絡) 指出台灣媒體亂象:未經查證的資訊散播、假新聞,以及只為了點擊率而不顧新聞倫理的報導。 為什麼我們總看不見優質媒體? 新聞媒體對民主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Youtuber 錫蘭上週發布了一部長達1個多小時的影片,揭露台灣媒體的問題。造成許多人的討論。(討論模仿犯有談過媒體亂象歷史脈絡) 指出台灣媒體亂象:未經查證的資訊散播、假新聞,以及只為了點擊率而不顧新聞倫理的報導。 為什麼我們總看不見優質媒體? 新聞媒體對民主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切回本篇文章的提問,媒體亂像該怎麼解呢?的確誠信的媒體環境是政府、媒體、閱聽人三方責任。顯而易見地可以觀察到目前台灣政府的政策與媒體並無真正地實現「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承諾,而以現在媒體亂像的精彩程度,台灣閱聽人亦是責無旁貸。
Thumbnail
切回本篇文章的提問,媒體亂像該怎麼解呢?的確誠信的媒體環境是政府、媒體、閱聽人三方責任。顯而易見地可以觀察到目前台灣政府的政策與媒體並無真正地實現「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承諾,而以現在媒體亂像的精彩程度,台灣閱聽人亦是責無旁貸。
Thumbnail
以日本政策、以及在日台灣人的身份,回應網紅錫蘭對台灣缺點做出的評論。內文分為媒體、交通以及市容三部分,也夾雜一些個人經驗談。
Thumbnail
以日本政策、以及在日台灣人的身份,回應網紅錫蘭對台灣缺點做出的評論。內文分為媒體、交通以及市容三部分,也夾雜一些個人經驗談。
Thumbnail
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網路的發達,媒體製造議題及傳播的能力範圍越來越大,但是近年來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全球,由於媒體第四權的權利,許多人開始批評對於新聞未經查證,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不信任甚至憤怒,那麽是什麽造成媒體的問題呢?
Thumbnail
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網路的發達,媒體製造議題及傳播的能力範圍越來越大,但是近年來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全球,由於媒體第四權的權利,許多人開始批評對於新聞未經查證,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不信任甚至憤怒,那麽是什麽造成媒體的問題呢?
Thumbnail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樣一句熟悉的話,幾乎是近年大眾對於媒體的「既定印象」。尚未成為媒體前的自己也曾經是這麼認為的其中一人,然而在其位,謀其事,當自己身在其中,才發現各行各業都有它的難。
Thumbnail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樣一句熟悉的話,幾乎是近年大眾對於媒體的「既定印象」。尚未成為媒體前的自己也曾經是這麼認為的其中一人,然而在其位,謀其事,當自己身在其中,才發現各行各業都有它的難。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Thumbnail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Thumbnail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發達,來到了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從黑色鏡面中觀看著無數的新聞消息裡,人們早就習慣速食資訊,但這些真的都是這社會的真相?還是我們看到的「真相」卻是我們自我催眠的「假象」?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發達,來到了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從黑色鏡面中觀看著無數的新聞消息裡,人們早就習慣速食資訊,但這些真的都是這社會的真相?還是我們看到的「真相」卻是我們自我催眠的「假象」?
Thumbnail
這個世界有這麼多不好的事,不是壞人太多,而是好人出聲太少,媒體可以是這個傳聲筒。希望民眾的目光少被帶到八卦新聞,而有更多的讚是按在值得大家共同關心的人事物,不論它發生在地球的何處。希望媒體的智能可以再進化,第四權的功能可以更發揮,記者的工作得到尊重與期待,社會也能有更多的真實訊息與進步的力量。
Thumbnail
這個世界有這麼多不好的事,不是壞人太多,而是好人出聲太少,媒體可以是這個傳聲筒。希望民眾的目光少被帶到八卦新聞,而有更多的讚是按在值得大家共同關心的人事物,不論它發生在地球的何處。希望媒體的智能可以再進化,第四權的功能可以更發揮,記者的工作得到尊重與期待,社會也能有更多的真實訊息與進步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