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的文藝少女(3)】林廷璋:拂扇生風搖筆生文,女作家手中的那把扇子——張秀亞的孔雀白扇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扇面」能乘載詩歌與文學,亦可將四季的山水風光盡收其中。
(藏品/張秀亞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扇面」能乘載詩歌與文學,亦可將四季的山水風光盡收其中。從扇的材質選擇,到扇骨上的拉花[1]圖案,象徵著扇子的擁有者們,在創作上不同的文風與美感意識;而製扇工藝的背後所蘊藏的,更多是關於文化傳承與歷史更迭的展現。
胡宗智的「木質手扇」(周仲勛(蕭白)捐贈)與艾雯的「扇」(艾雯捐贈)(由左至右),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在二戰之後,到跨越語文障礙之前,當本土的國語教育仍顯貧瘠荒漠之時,一群在戰後渡海來臺的女作家們,包括張秀亞、艾雯與胡宗智(蕭白夫人)等人,她們各個妙筆生花、唯美感性,手持那把猶如筆桿、釘耙,雅緻中帶著婉約的——「文扇」,在拂扇生風之間,提筆耕犁這片文壇。
  她們勤奮地所寫下的一字一句,一步步將當時臺灣文學的土壤翻鬆、整平,然後在文字之間加入適度的美化,使得文章閃耀出新的璀璨之光,藉由曾經陪伴她們在窗櫺月光或豔陽日曬下寫作的扇子,再一次回顧她們的創作日常與寫作生涯。

展開後的玉扇,如一扇被輕柔推開的窗扉,《北窗下》的窗外風景彷彿再次映入眼簾。
(藏品/張秀亞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北窗下搖曳著三色堇,懷念那湖上的牧羊女

「最寫意是夏天傍晚,把闊邊的白帆布帽往上一按,一手拿了葦編的小圓扇,一手是個荷葉包,裡面是熟透的櫻桃。」——節錄自〈友情與愛情〉,《牧羊女》
  定睛端詳那把張秀亞曾擁有過的「孔雀白扇」,雪白蕾絲的綢緞扇面,以白線繡縫數朵小花,再印上一隻在梅花樹上稍作歇息的孔雀。扇骨雖非木製,細節的製作卻甚為華麗,扇柄上裝飾點綴的紅色寶石,與畫面中盛開的梅色相互輝映;展開後的玉扇,如一扇被輕柔推開的窗扉,《北窗下》的窗外風景彷彿再次映入眼簾,不禁令人想起張秀亞抵臺的那天,是 1948 年的聖誕節前夕,白扇上那隻未開屏卻不失秀美的孔雀,就像她一生桀驁堅毅的寫照。
  1919 年出生於河北的張秀亞,年少時因閱讀大量的文藝作品,啟發她日後對寫作產生興趣。自求學期間開始創作,後來以優異成績考取「河北省立女子第一師範學校」,並在師長們的鼓勵下,向天津《大公報》的文藝副刊投稿,受到知名作家沈從文與主編蕭乾的肯定讚賞。(然而,當時的蕭乾還未結識後來的妻子文潔若。)
  高中時出版她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大龍河畔》,她在 18 歲時寫下的八千字散文〈尋夢草〉,刊載於《大公報》的散文特刊而驚艷文壇。之後,順利考取北京輔仁大學,隔年卻從中文系轉往西洋語文學系。 1942 年畢業,進入到輔仁大學研究所的史學組,隔年隨抗戰軍遷居四川重慶,同年與于通(犁伯)完婚,並在抗戰結束後,返回母校任教。但當時因為國共內戰十局不穩,張秀亞應丈夫要求先攜子女於 1949 年來臺,卻從此過著有名無實的婚姻生活。
「迎接暮色,我漫步走到後院,花期才過,美人蕉的殘瓣,鋪了一地炫爛落霞。」——節錄自〈孩子與鳥兒〉,《三色堇》
戰後,歷經戰火摧殘之下的臺灣,無論是民生經濟或是文化環境,皆受到相當程度的重創與損傷,張秀亞一邊任教一邊養育兒女,同時也埋首創作。作品橫跨新詩、散文、小說,分別以不同的筆名「陳藍」、「亞藍」、「心井」發表,散文集《三色堇》[2]、《北窗下》等深具代表性的散文見長;另外,她還投入翻譯外國文學的領域,包括將吳爾芙的《自己的屋子》,及法蘭茲魏菲的《聖女之歌》等世界經典文學的作品。

林蔭成了風花影化為雲,海棠樹下在自己的屋子

  承襲凌叔華和吳爾芙的女性書寫特質,有「美文大師」[3]之稱的張秀亞,以象徵主義的手法寫的散文,行雲流水自成姿態,宛若柳絮隨風搖曳,詞藻不刻意堆疊華美,恰如其分的婉約簡淨,帶有詩的風韻,同時也保有條理分明的架構紋路。
  季節的變換都成了落雨,生命的終始在宇宙的浩大之中,僅僅如那一瞬之間的微光。而她將詩的想像與情感輕柔地放入書寫,將日常與心情藉由散文來抒發,她在散文裡放入節奏,讓它彷彿有著自己的律動和步伐。她平日周旋在三台:教學時的「講台」、創作時書桌的「硯台」、育兒下廚的「灶台」之間的壓力,卻從未迫使她遠離文字。
「有時費了一番化妝工夫,搖著輕扇去參加什麼聚會之類,才坐下來,卻驀的發現:自己的手指上帶來了除下的煤煙痕跡,這時我啞然自笑.....」——節錄自〈生活的情趣〉,《曼陀羅》
(藏品/張秀亞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另一把能夠輕搖起風的檀木小扇,不知曾經陪伴過她度過幾個炎夏幾場重要的場合,上頭沒有多餘的雕琢繪製,只有質樸的串線與自成秩序的花紋。在當代文學史中,「張秀亞」這個名字——原本一朵飄浪的小花,意外地落在臺灣的土地上,然後生了根、長出莖。她以花的姿態和夜的視野,把古城的歷史和城市的氣息,以及四周滿地的繁花與綠蔭,無論是盛開還是凋謝,全都給收了進來。
  如今,在展扇與收扇之間,揮舞時所殘留下的扇影,彷彿一只旋轉飛舞的走馬燈,快速地將她這段遷徙來臺的路程投影於上,如列車行進時窗邊消逝的風景,遠走時仍清晰地留印在腦海裡。聽著島嶼上的細雨、望向海峽吹來的大風,生命的途程中並非只有順境,當她讚美著萬物、歌頌著自然,同時也走過遍佈艱苦與荊棘之徑——苦難是我們最好的學校,因為只有在苦難中,我們才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張秀亞所留下的,不只是文學譯作或那把扇,而是一條能夠循往安樂豐餘的出路。
張秀亞所留下的,不只是文學譯作或那把扇,而是一條能夠循往安樂豐餘的出路。
(藏品/張秀亞家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1]江蘇杭州的檀香扇,更以拉花、燙花、雕花、畫花—— 「四花」見長。
[2] 初版為一九五二年六月由重光文藝出版社出版,之後改由爾雅出版社於一九八一年重新排版印行。
[3] 詩人瘂弦認為,張秀亞是接續何其芳散文的美文筆法,作為繼承他的美文傳人,臺灣文壇不作第二人想。

★作家小傳
張秀亞(1919-2001),散文家、小說家,筆名心井、陳藍、張亞藍。1936年即自費出版散文和小說合集《大龍河畔》。大學畢業後不堪日軍的高壓統治,逃難至大後方,擔任重慶《益世報》副刊編輯。1948年來臺。1950年代,張秀亞第一部散文集《三色菫》出版。
散文創作方面,張秀亞一向被歸類為抒情傳統,文辭精緻,刻意與現實脫節,意念流動的抒情散文成為許多女性散文家心儀的典範,樹立抒情美文的散文型態。新詩創作方面,張秀亞被詩人蕭蕭譽為「純心靈的浪漫主義詩風」,充滿虔敬的宗教情懷;詩作除了心靈的探索,並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禮讚,追求自然與藝術的純美。
延伸閱讀
★觀測員簡介
林廷璋 Ryan Lin 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獨立刊物《圈外》總編|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偶爾寫詩,偶爾寫文。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事實。

  臺文天文臺推出專題企劃「彼時的文藝少女」,希望藉由系列文章,讓讀者一窺當時女作家的交際圈、個人經歷。少女並非表示女作家的作品青澀,而是想展現她們希望打遍天下的氣魄,艾雯如此形容青春:「一份永遠對事物的好奇,對一切美好的喜愛,對周遭及人類的關懷,對理念的執著。」面對肅殺的社會環境,女性作家堅持實踐自己的寫作觀。
  系列文章裡,有些人從文學選集著手,展現女性作家的團結;也有些從小飾品著手,藉此想像作家寫作時的心境與寄託。那股蓬勃的意志,都藉著飾品和文字留下來了。
  各位喜愛「拾藏」的朋友們,別忘了為我們每週日的更新按讚和分享。也歡迎將讀後感、想法留言在「拾藏:臺灣文學物語」粉絲頁和我們交流。你的閱讀和分享,是觀測員們繼續探索、前進的動力。
視覺設計/瞿繼維
攝影/鄭宏斌
上稿/鄭宏斌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作家喜歡說創作來自於生活,但生活其實也可能限制創作。經濟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不能寫的理由太多了,如同堅持書寫的理由一般,族繁不及備載。
    在媒體平臺稀有的年代裡,作家可不是人人都能當,而能夠逃脫困守家庭雜務命運的女性,大概少之又少。然而,在這樣的時代當中,臺灣竟然還是出現了一群女作家,而且還是在國共內戰情勢緊張,白色恐怖蔓延籠罩下的1950年代。到底是什麼契機或條件,促成臺灣史上第一批文學女團的誕生?
    蔡培火延續日本學者泉哲的理念喊出了響亮的口號:「臺灣乃帝國之臺灣,同時又為我等臺灣人之臺灣也。」可以說是百年臺灣殖民的漫漫黑夜中,點起的第一道思想啟蒙之光,與民族主義星火。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如何在殖民政府壓迫底下,歷經十年努力,慢慢撐開的言論自由與自治精神。
    在號稱手搖飲只點去冰半茶、多數食物必帶甜味,甚至空氣中的糖份多得足以拿一根竹籤奔馳遊走就能獲得一支棉花糖的全糖王國──臺南,其實有一處,土壤帶有鹹味、風一撲面便能將好幾粒鹽晶點綴在臉頰上的「鹽分地帶」,從日治時期隱隱流淌著大量含鹽的獨特血脈至今。
    有一個人,他也曾屢次提著一只皮箱飄洋過海,但裡頭裝載的卻不只是旅行用品。那個皮箱,蘊藏著他驚人的劇作才能、細膩且獨特的心思,以及性格中的兩種極端對立,寫出了一齣齣或悲天憫人、或荒謬諷刺,時而哀憐、時而尖銳的作品——《一口箱子》。
    事實上,關於立場的選擇或事件的判斷,往往不是二選一,更多時候是每個人在光譜上的位置不同,都有對於理想和現實的取捨。像是日治初期大部分的知識份子支持「解纏足運動」,但隨之而來的性別、女性議題,卻激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魏清德就在支持「解放纏足」之外,隱隱流露出一種對女性的種種「但是⋯⋯」
    許多作家喜歡說創作來自於生活,但生活其實也可能限制創作。經濟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不能寫的理由太多了,如同堅持書寫的理由一般,族繁不及備載。
    在媒體平臺稀有的年代裡,作家可不是人人都能當,而能夠逃脫困守家庭雜務命運的女性,大概少之又少。然而,在這樣的時代當中,臺灣竟然還是出現了一群女作家,而且還是在國共內戰情勢緊張,白色恐怖蔓延籠罩下的1950年代。到底是什麼契機或條件,促成臺灣史上第一批文學女團的誕生?
    蔡培火延續日本學者泉哲的理念喊出了響亮的口號:「臺灣乃帝國之臺灣,同時又為我等臺灣人之臺灣也。」可以說是百年臺灣殖民的漫漫黑夜中,點起的第一道思想啟蒙之光,與民族主義星火。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如何在殖民政府壓迫底下,歷經十年努力,慢慢撐開的言論自由與自治精神。
    在號稱手搖飲只點去冰半茶、多數食物必帶甜味,甚至空氣中的糖份多得足以拿一根竹籤奔馳遊走就能獲得一支棉花糖的全糖王國──臺南,其實有一處,土壤帶有鹹味、風一撲面便能將好幾粒鹽晶點綴在臉頰上的「鹽分地帶」,從日治時期隱隱流淌著大量含鹽的獨特血脈至今。
    有一個人,他也曾屢次提著一只皮箱飄洋過海,但裡頭裝載的卻不只是旅行用品。那個皮箱,蘊藏著他驚人的劇作才能、細膩且獨特的心思,以及性格中的兩種極端對立,寫出了一齣齣或悲天憫人、或荒謬諷刺,時而哀憐、時而尖銳的作品——《一口箱子》。
    事實上,關於立場的選擇或事件的判斷,往往不是二選一,更多時候是每個人在光譜上的位置不同,都有對於理想和現實的取捨。像是日治初期大部分的知識份子支持「解纏足運動」,但隨之而來的性別、女性議題,卻激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魏清德就在支持「解放纏足」之外,隱隱流露出一種對女性的種種「但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Al的發展,如火如荼,用「一日千里」來形容,都已不夠。 往昔在科幻電影看到的情節,都已成真啦。 在電影《AI》中那個想當真人的機器孩子、在《星球大戰》中,看到的機械人部隊,目前已經以無人機隊的形態投入實戰、此外我在數部科幻電影如《銀翼殺手2049》中的「虛擬情人」,都已實體化,成為現實事。
    Thumbnail
    c文組的女生若沒有打工經驗, 要怎麼寫履歷比較好? 如何爭取知名科技外商的實習職位? 幸福課程 幸福教練黃老師 / 潮資訊媒體 社群編輯 即使沒有打工經驗, 文組的女生在履歷中仍然可以突顯自己的優勢和特質。 以下是一些建議: 強調學術成就: 如果有優秀的學術成績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每篇故事皆可獨立閱讀,篇章開頭可先讀這篇序。
    Thumbnail
    80年代,傳統電視仿佛就是世界的一切時,從千禧年後媒體爆炸,政論與談話節目四起,回想小學漫畫、電視加Gameboy,國中64kb播接、BBS、BBCall,高中ADSL,手機,homepage、大學dreamweaver、Flash到下班或下課到房裡就是youtube,研究所時還在討論3.5G ip
    Thumbnail
    在之前分享了卡片盒筆記法的閱讀心得後,我不禁開始思考如何實際運用這種筆記方法,以改善自己的寫作能力。恰巧近幾個月來,我開始培養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的習慣。意識到在繁忙的日程中,仍然有許多碎片化的時間被浪費,我決定嘗試充分利用這些時刻...
    Thumbnail
    閱讀,是用文字讓自己慢下來認識自我的過程。藉由文字,我得以進入到不同作者的視野,探索我現階段難以得到的寶貴經驗;藉由文字,我得以知道人無完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在一次又一次試錯當中,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泰國 10/6 恐怖無差別兇殺案件 10月6日,在泰國曼谷東北方的Uthai Sawan 鎮上,發生了令人悲慟的恐怖無差別兇殺案件:死亡人數高達38人(包含兇嫌本人),其中有24人為2-5歲的幼童,這起事件也是泰國史上導致最多兒童死亡的單一殘忍兇殺案件。
    Thumbnail
    看個人文章請先記住一點,我不是這種style: 線仙為何被稱為線仙?其來有自,因為大都是在幹著看漲說漲、看跌說跌,刻意忽略往日信誓旦旦發言的事。 資金控管當然是當前盤面最重要的控制風險手段,但這不是用來一筆勾銷之前全部個股發言的藉口。 回到正題: 搭配借券數字在4月21日開始的明顯變化:
    Thumbnail
    你看過號稱最美台劇的《茶金》了嗎?這本《茶金歲月》便是由劇中文貴原型廖運潘,所撰寫的自傳回憶錄。《茶金》便是根據此書內容改編。書中娓娓道出他如何與茶虎一家結緣、入贅並接手經營岳父搖搖欲墜的茶業,最終無奈破產,再奮起的歷程。
    Thumbnail
    為確保燈塔的正常運作,兩名燈塔看守者被指派在這個神祕的海上孤島,於未來的四週,共同分擔燈塔的修繕、維護與管理工作。在這片荒瘠的邊際有海鷗、夢靨與風雨一路相隨,直至那日黎明升起前,用孤獨承接未解之人的情愫,等待苦勞終日的到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Al的發展,如火如荼,用「一日千里」來形容,都已不夠。 往昔在科幻電影看到的情節,都已成真啦。 在電影《AI》中那個想當真人的機器孩子、在《星球大戰》中,看到的機械人部隊,目前已經以無人機隊的形態投入實戰、此外我在數部科幻電影如《銀翼殺手2049》中的「虛擬情人」,都已實體化,成為現實事。
    Thumbnail
    c文組的女生若沒有打工經驗, 要怎麼寫履歷比較好? 如何爭取知名科技外商的實習職位? 幸福課程 幸福教練黃老師 / 潮資訊媒體 社群編輯 即使沒有打工經驗, 文組的女生在履歷中仍然可以突顯自己的優勢和特質。 以下是一些建議: 強調學術成就: 如果有優秀的學術成績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每篇故事皆可獨立閱讀,篇章開頭可先讀這篇序。
    Thumbnail
    80年代,傳統電視仿佛就是世界的一切時,從千禧年後媒體爆炸,政論與談話節目四起,回想小學漫畫、電視加Gameboy,國中64kb播接、BBS、BBCall,高中ADSL,手機,homepage、大學dreamweaver、Flash到下班或下課到房裡就是youtube,研究所時還在討論3.5G ip
    Thumbnail
    在之前分享了卡片盒筆記法的閱讀心得後,我不禁開始思考如何實際運用這種筆記方法,以改善自己的寫作能力。恰巧近幾個月來,我開始培養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的習慣。意識到在繁忙的日程中,仍然有許多碎片化的時間被浪費,我決定嘗試充分利用這些時刻...
    Thumbnail
    閱讀,是用文字讓自己慢下來認識自我的過程。藉由文字,我得以進入到不同作者的視野,探索我現階段難以得到的寶貴經驗;藉由文字,我得以知道人無完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在一次又一次試錯當中,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泰國 10/6 恐怖無差別兇殺案件 10月6日,在泰國曼谷東北方的Uthai Sawan 鎮上,發生了令人悲慟的恐怖無差別兇殺案件:死亡人數高達38人(包含兇嫌本人),其中有24人為2-5歲的幼童,這起事件也是泰國史上導致最多兒童死亡的單一殘忍兇殺案件。
    Thumbnail
    看個人文章請先記住一點,我不是這種style: 線仙為何被稱為線仙?其來有自,因為大都是在幹著看漲說漲、看跌說跌,刻意忽略往日信誓旦旦發言的事。 資金控管當然是當前盤面最重要的控制風險手段,但這不是用來一筆勾銷之前全部個股發言的藉口。 回到正題: 搭配借券數字在4月21日開始的明顯變化:
    Thumbnail
    你看過號稱最美台劇的《茶金》了嗎?這本《茶金歲月》便是由劇中文貴原型廖運潘,所撰寫的自傳回憶錄。《茶金》便是根據此書內容改編。書中娓娓道出他如何與茶虎一家結緣、入贅並接手經營岳父搖搖欲墜的茶業,最終無奈破產,再奮起的歷程。
    Thumbnail
    為確保燈塔的正常運作,兩名燈塔看守者被指派在這個神祕的海上孤島,於未來的四週,共同分擔燈塔的修繕、維護與管理工作。在這片荒瘠的邊際有海鷗、夢靨與風雨一路相隨,直至那日黎明升起前,用孤獨承接未解之人的情愫,等待苦勞終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