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暑假中能安排幾場愜意旅行,讓自己沉澱再出發,而交大修習教育學程的各系所師資生們的假日旅程截然不同,他們多年來前往距光復校區不遠的新竹縣寶山國中,真正地踏入教學現地,當起孩童們為期三週的小老師,驗收自己的學習和教育熱忱。這群未來的教師們有個特殊行動代號──「交大史懷哲」。
史懷哲營隊,是由教育部所推動的關懷弱勢服務計畫,鼓勵優質大學將年輕與活力帶到資源相對不足的「偏鄉學校」,一方面當地學童能藉由參與這個營隊擁有特別的學習體驗,也開啟不一樣的視野,另一方面也是大學生難得的服務與專業成長機會。交大史懷哲營隊進駐寶山國中已然七個年頭,其中所帶來的化學效應又是如何呢?當青澀的老師第一次伴隨上課鈴聲踏進教室,和講台下同學們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每一年出隊前的忐忑,等營隊揭開序幕後,都轉化為豐足的解答。
青年有夢 崇實篤行
每年八月起,一期史懷哲營隊結束,新一期的營隊招募便展開,一刻也沒有讓核心幹部閒著。成員大致底定後,根據每位參與同學原本認證的教學科目開始設計國中生的暑期任務。三週的活動表塞得滿滿的,卻各自有巧思,除卻希望特別加強學生的英數自三大科之外,資訊、體育、音樂等綜合能力絕不缺席。打從第二週起,主題式跨領域學習登場,最後一週,則是讓寶山國中的同學發揮創意完成專題創作,既是成效檢驗的依據,也是學生真實能力的展現。
今年的史懷哲營隊副召,音樂所蔡家華率先點出剛落幕的2019史懷哲課程設計重點,強調團隊合作,並且因應科技發展趨勢,在內容方面安插了許多一般國中不會提供的體驗,舉凡焊接、3D列印、由桌遊學程式等等,皆是這群史懷哲老師們的壓箱絕活。
史懷哲參與同學,應數系虞富崴表示自己雖選修教育學程,但對於教育的理解尚在課堂理論裡,也不知道究竟適不適合走上教師之路,想透過史懷哲來確定志向。電物系洪瑋懋同學補充說道:「史懷哲給我機會,能夠獨立安排、完成教案。」顯見其對於教育滿滿的熱忱。熱血之餘,他們要面對的是來自寶山國中的新鮮人和國一升國二的學生們最直接的反應!
甫放暑假便參與這樣教學營隊的這些國中少男少女,報名參加的原因意外的五花八門,有的是朋友間好康道相報,有些是經由校方的鼓勵,可以免除暑假作業,也有小六的畢業生,想提早了解國中的學習環境。營期裡,國中生發現,原先「生無可戀」的學科,在史懷哲老師們各個有備而來的精采呈現裡看到有趣的地方。例如,數學變成解謎遊戲,或是魔術原型,「讓他們不要這麼排斥數學,希望他們看到數學有趣的一面!」應數系校友,教育所黎少奇這麼說道。同樣是數學科的資工系施楷平則解釋活動規劃:「除了有自己想教的東西外,也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過,反覆推敲的教學活動,到了現場無可避免遇到部分國中生反應不佳,讓這些史懷哲老師心中感到挫折。在當下,洪瑋懋的心情,確實很不理解,直言:「他們不是自願來參加的嗎?」不過,既然身為教育專業工作者,在挫折之餘,依然要行動起來改善現場的挑戰。於是他和史懷哲的夥伴們連番探究為什麼課程不受歡迎的原因,最終以巧拼遊戲形式吸引到學生的興趣與學習動機,並用一塊塊消失的巧拼象徵北極融冰,成功傳達了原先課程所要傳達「環保愛地球」的理念。
從史懷哲隊員的神情裡,可以看見他們面對挑戰是百分百的認真,過程中所發生的點滴甘苦談,那怕是國中生或許看不見這幾周活動背後,是大半年密集的準備,交大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實踐了教育最重要的核心: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命影響生命的實境SHOW
或許正是經歷過為人師表的三個禮拜,還是大學生、研究生的史懷哲同學們談起「教育」來,各有一番發自生命的解讀,當切換到「教師模式」那個剎那,任誰都能被他們的全神貫注所震撼。訪談間他們引用了導師陳鏗任教授的話語做參與活動下來的小結:「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入寶山所碰撞出的火花,究竟長的什麼模樣?
參與史懷哲營隊多次的資工系曹書硯娓娓道來去年遇到的學生,再度與之相遇的故事。那是一位頗調皮的孩子,曹書硯知道僅僅三周時間無法隨側叮嚀,更遑論從根本改善他的學習態度,他決定在營隊的最後一日,以導師的身分,寫給孩子一張卡片,講述他的擔心和高度的期待,豈料今年的暑假那名孩子帶著卡片和成績單來找上自己,傳達「我已經長大了,不用擔心我喔!」。曹書硯讀著,不禁熱淚盈眶。
施楷平則是分享有學生向他說:「因為上了你的課,我開始喜歡數學了。」雖然他也笑說無從得知孩子有沒有真的愛上數學,不過確實讓初執教鞭的楷平印象超級深刻。從小就立志當老師的黎少奇更有獨創的見解:「與其教他如何釣魚,不如讓他覺得魚好吃。」由興趣點燃的熱情才可能觸發潛力,配合現在多元領域的學習,找到志趣所在不僅對大學生重要,國中生亦然。
小老師們在滿堂的課表之外,更要試圖融入這些國中生群體,彼此建立信任關係,課業指導之外的互動功不可沒,黎少奇笑稱:「覺得自己的角色已經不只有老師,更像是哥哥姐姐、甚至父母的地步了。」誠如寶山國中陳雯玲校長在寫給這次史懷哲營隊的紀錄手冊的序言:「教育,是用心感動心的歷程,在營隊中再次應證。」無論對哪一方而言,今年的這個暑假,聚集在寶山校園裡頭的人們,像是一場教育實境大秀,學生展現他們的青春,營隊老師們則積極去回應這些願意付出時間參與的孩子們,教學相長。
看見偏鄉標籤下的另一面
史懷哲營隊所服務的對象皆是俗稱的偏鄉校園,大眾刻板印象不外乎是位居深山,學生人數寥寥可數,有深入踏進寶山國中的人,才會知道其實「不山不市」地理位置曖昧,導致人口外移嚴重的學區反而容易被邊緣化。當地留下來的學生也可能在家庭照顧方面較無鄰近學區的這麼完善,像是隔代教養、外籍配偶等因素都影響著孩子學習。
有別於那些世俗的刻版印象,洪瑋懋看見調皮搗蛋,不愛讀書種種標籤下的另一面,確實,今年史懷哲帶領的班上有愛回話,性格似乎早熟而強烈的學生,不過在他旁敲側擊的觀察和對話中得知該名學生家人在廟宇擔任神職工作,從小看多人生百態,於是洪瑋懋將其欽點為班級幹部,這樣的孩子自然轉化能量到班級管理上,凝聚同學們的向心力。深入教育現場的史懷哲營隊教師初心者,看見了這些學童身上的潛力與可能性。
「他們比較知足。」曹書硯觀察到在城鄉差異的前提下,寶山孩子們天真且純粹,對物質欲望較低,僅需一群樂於陪伴自己的人,這些初次見面的大哥哥大姐姐,慢慢化開不熟識的距離冰山,他們一致覺得寶山的小朋友們很可愛,甚至蔡家華覺得他們單純得讓人擔心:「對人毫無防備都不知道是好是壞。」
當交大史懷哲營隊遇上寶山,正面撕下兩個刻板印象的標籤紙:偏鄉學校、偏鄉學子,用真誠與理解的眼光去理解當中的每個成員,多年下來他們更嘗試著帶給當地一些反饋,運用教育專業帶入多元文化的概念,挖出外籍配偶家庭值得給同儕欣賞的文化價值,同儕之間增進彼此了解。
營隊過後然後呢 深入人心的影響力
隨著營隊結束,交大的老師和國中生各自回到自己的生命課題。當歡樂的情境消失後,如何維持住剛被「有趣」點燃的學習熱情?洪瑋懋表示史懷哲能做到的事情便是「起一個頭。」類似藉由開一扇窗的方式,讓平常對「未來」還沒有想像的學生,見到憧憬作為推進自己往前的動力,黎少奇也相當正向看待這樣「打回原形」的落差感:「認識到其實那些有趣的東西背後的原理是需要辛苦學習的,這樣也不錯!」
同時,生動活潑的主題式教學較無法用一般的量化數字去分析每個同學的學習狀況,但史懷哲營隊並沒有因此忽視同學的進步幅度,透過小組的專案發表,施楷平觀察到通常能力較強的人幾乎會完成全部工作,但「這些同學會事前去主動分工,並從中慢慢去嘗試。」黎少奇補充道。
卸下教師身分回歸到大學生、研究生的他們,經過充滿抑揚頓挫的三個星期,對於他們的教師夢而言是有了更實際的體悟,對教育的熱情不減反增的人不在少數,不過也有人懷抱了更高的理想,想改變整個教育體系而想走其他別於教職的路線。無論如何,畢業之後的他們將在不同的位置,站在同一陣線,努力讓台灣教育更加進步完善。
在學的時光比起往後的教職生涯顯得極為短暫,談起不久後的將來,來自馬祖的曹書硯表示自己的志願在返鄉任教,他感性說道:「老師就是學生的貴人。」他要回去為故鄉學子盡份心力,就像當年遇到鼓勵他的老師那樣。來自其他縣市的史懷哲同學們也不約而同地想在熟悉的家鄉,從比較了解的學區環境起步,而不是選擇跑到舒適的一線大城市去執教,或許正是體驗過史懷哲的同學的其中一項感觸──從原點出發,飲水思源。
史懷哲營隊作為一個夢想的實踐起點,不僅僅使人感受到兌現初衷的感動,每段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轉化為所有營隊參與者最難以抹滅的記憶,透過非刻板印象中的偏鄉體驗真實走進彼此的心,朝著理想踏實前進的人是具備自信與幸福的,而史懷哲營隊的大家正是這樣的面貌。因為,一個多小時的訪談過後這一群人又栽入了新年度營隊籌備會中,為新的際遇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