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單純的開頭,沒有過多解釋,沒有高密度的複雜情感,沒有高濃度的意象隱喻,幾乎全是以敘述的方式寫下女性生活的日常,不像我愛得死去活來的純文學作品每個詞都是深思熟慮後一刀刀用力刻下,反而輕描淡寫如說故事般,以年份區分她的生活,卻能讓讀者感受出「身為女性」所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甚至像跟著一個1982年出生到現在約莫35歲的女性,從小到大真實的紀錄,不控訴抱怨玻璃天花板的不公、不對現實社會的性別不平加以評論。30多歲被迫放棄職場,只能固守所謂「妻子」的天生職責待在家相夫教子,為滿足公婆的期待甚至不能回娘家團聚,許多在我們看來荒謬的壓迫,可是所有人都視為平常而不覺得有何怪異之處。
小時候座號總是從男生開始排(為什麼身分證字號也是男生1女生2開頭?)、被同桌同學以現在稱為「性騷擾」的方式戲弄還被老師說這是喜歡的表現(可是喜歡一個人不是對方應該對自己溫柔、著想嗎?)、被嚴謹規定的服裝儀容與諸多穿著上的限制、坐公車被補習班同學跟蹤還被斥責「是你的穿著引人遐想」、求職時被主管以含有性騷擾的方式面試……這是跨越不同時代的女性寫照,也顯現出女性就算年紀不同、能力相同甚至更強,只要「因為妳是女生」就構成了不被信任的條件。
她也有情緒,在意識到因性別而生的差別待遇後感到不滿,想要反抗,卻逐漸發覺當整個世界都是遵循著這樣的規範運行,自己就算大聲喊出心中想法,也只會招來男性的白眼,而後她思索幾番仍是選擇隱忍,默默地把委屈往肚裡吞,深刻感受到忍氣吞聲的畫面-唯唯諾諾的、退縮、自卑,活在被人塑造好的模板中動彈不得。被過於龐大的價值觀與大於100的性別比壓制,「找個適合的男人嫁了」成為大家對她們的期待,彷彿女性只能躲在男性撐起的天空下苟活,只能依附著男人的錢與地位當媽蟲,從來沒有人質疑為什麼,而這麼習慣地待在自己的性別與被外界賦予的位置中安然,而沒能思考背後的制度形成本身的價值、含義。
「我都有幫你做家事,我都有幫你照顧小孩。」男人自以為麼做是好心,但如金智英難得勇敢回嗆:「為什麼是幫?說得好像做家事跟照顧小孩全是我的責任。」這是彼此的責任而不是單一性別應承受的。但是一貫的教育態度與文化霸權從小影響她們的價值觀,使她們以雙方理應共同承擔的責任為己任,不會有人在意她們的辛苦。「不會有人把持家的辛苦化為實體的價值,因為當它被定了價,就表示有人得付錢,但沒有人願意。」
「下一個人一定要找個未婚單身的人才行。」公司不樂見女性因請產假、育嬰假而耽誤工作,整體社會風氣造就「懷孕就該辭職」的思維,也可能被公司莫名解雇。多數主管為男性的公司中,職場性騷擾也不在少數,就連美其名曰「慶功」的應酬邀約都成了主管對女性灌酒、騷擾的藉口。從書中感受到金智英對於生活的無奈,難道打從受精那刻便決定了一半以上的人生嗎?
看完第一個反應是:真的有這樣的情況存在?韓國的性別歧視有這麼嚴重?而後轉念一想,不過是臺灣生活的環境太友善,所以詫異源自過於幸福,不諒解源自男人身為既得利益者。生在堪稱亞洲女權最高的台灣,又成長在幾乎沒有性別差異觀念的家庭、學校,忽略了還有許多國家、千萬人民仍為自己身為女性、懷有生兒育女的「天職」而苦惱,耗費許多精力對抗歧視才能有現在這般成就,甚至因養育孩子的壓力辭職而放棄自己的夢想與追求。
責任編輯:郭羽婕 核稿編輯:鄒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