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就是不喜衝突、外表情緒起伏很少,但內心戲份很重的人 (?)
前幾天在滑臉書的時候正巧看到一位住在英國的台灣太太,在臉書直播被語言歧視與罷凌的影片,她邊哭邊宣洩,同時把事件說了一遍。非常能理解被語言罷凌當下的無助感,尤其處在異地,身旁還沒有老公護駕時,滿是心疼。
新冠肺炎在歐洲爆發已快兩個月,此時歐美人士對於亞洲臉孔的怨恨或是因為國家的各種限令,將生活不便轉嫁給亞洲人的程度更大。所以我認為,亞洲人一般不會這麼傻的去引發爭執,幾乎都是歐美人士先動口、動手,我們只能無可奈何地被攻擊與被罷凌。
在疫情前期,已經傳出各種罷凌事件,當時的我還好整以暇地先做好可能會歧視的心理準備《延伸閱讀
被歧視了嗎?得保持強心臟才行!》雖然後來真的遇上的被喊Coronavirus 的情況,內心是很受傷也很驚訝。不過,向來不喜爭執與負面尷尬空氣的我,都是冷處理。只
要不是身體、肉體上的攻擊,語言對我來說殺傷力很低。
可說到底,引起各種衝突其實完全沒有任何好處。首先,我們當然會生氣,但生氣了只會讓爭執的兩方更是火上加火,最後就是超大火。當挑釁的一方,是有意想讓我們生氣,這時候動怒、回嘴,就是中計了。因為對方就是要讓你生氣,讓你在憤怒時展現醜陋的一面,也許更會不由自主先動手攻擊對方,然後就是輸了。
不回應、不生氣,是鴕鳥、是軟弱嗎?回應、據理力爭地跟對方辯解,就是聰明嗎?是我的話,就不會浪費力氣在爭執與生氣上 (生氣真的會消耗很多精力,想想就覺得好浪費 )。對一個這輩子與你人生沾不上邊的過路人,憤怒只是浪費時間。
但是記得,不要讓自己的身體、肉體上受傷,此時就需要好好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