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專題|《悲慘世界》:革命的暗影,神在的曙光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悲慘世界》音樂劇主視覺
第一次看《悲慘世界》,是國中音樂欣賞課上看的十周年紀念音樂會,那個版本沒有什麼舞台戲劇效果,僅有相襯的戲服和偶爾的擁抱,劇情也由簡短的字句帶過,可是,裡面每一個主角配角的唱功都是一時之選,每一首歌的情緒都掌握得恰到好處,光是看著他們歌唱的神情,聽著蕩氣迴腸的歌聲和交響樂,雨果筆下的善惡與貧富、道德與律法、革命與自由,歷歷在目,深植人心。
或許最初的印象太深刻,以至於後來的其他體驗,無論是 2012 年明星卡司的電影,還是在倫敦劇院欣賞的現場演出,都難以超越觀看經典版本時的感動。倒是英國 BBC 在 2018 年忠於原著小說拍成的影集非常精彩,細膩補足了音樂劇中跳躍的情節、人物較為單一的形象,使整個故事層次豐富許多。而隨著年紀增長,對歐洲文化愈發認識,重看《悲慘世界》,也開始懂得其精神與暗面。
電影版〈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悲慘世界》的故事有兩個主軸,一是尚萬強的贖罪和警長賈維的追緝,二是根據歷史上「巴黎共和黨人起義」描繪的學生革命。在音樂劇和電影中,學生革命佔了大半篇幅,〈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也成為最為人傳頌的主題曲。不過在 BBC 影集裡,六集當中要到了第五集才進入革命,而其實整部劇集的主軸一直都是尚萬強一路走來的內心掙扎和選擇。更重要的是,尚萬強在一次次關鍵的兩難時刻,最後總是做出道德正確的選擇,並非出於善良──他心中也經常浮現逃避、苟且、控制等惡念──而是出於對神的信仰。也是因為如此,才讓他的選擇與賈維代表的國家法律牴觸時,依然充滿正當性。由此,更能理解雨果對自己小說的評論:「這是一部宗教作品。」
《悲慘世界》原是十九世紀(1862年)的法國小說,在二十世紀(1985年)改編成英文版音樂劇,雖然以革命為主要事件,但從收束全劇的最後兩首歌,還是能深切感受到故事想傳達的宗教意涵。當尚萬強走到生命的盡頭,枷鎖和苦難的盡頭,因他一生從未停止懺悔和贖罪,因他對珂賽特飽滿的愛,終得到天使般的芳婷的認可,引領他走向救贖。此時,熟悉的旋律〈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輕聲響起,可是這一次,歌聲不再慷慨激昂,反而清亮透明,所有因為革命或貧窮死去的幽靈在身後列隊排開,這一次,革命理想已經破滅,他們所頌揚的美好明日,永不消逝的信仰,遍嚐人間苦難仍未抹去的希望和曙光,不再是熱血青年期望建立的共和國,而是真正的、神在的天堂了。
十週年版〈Epilogue (Finale)〉
到了二十一世紀(2012年)由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宗教色彩明顯淡化許多,休・傑克曼飾演的尚萬強演繹出的是世俗的正義感,而非心中有神的謙卑。另外一個重大更動,是結尾最後一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搭配的畫面竟是巴黎大街上一座座廢棄家俱堆成的碉堡相連,響應革命的群眾綿延不絕,所有犧牲的革命青年站在碉堡高處,大力揮舞一面面法國藍白紅國旗,象徵「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的大紅旗在正中央迎風挺立,空中灑滿紅色紙花,歡欣鼓舞,革命長存。字幕顯示:十六年後的二月革命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當初那群學生的理想終於得以實現。
電影選擇改編成這樣的方式收尾,或許出於時代變遷,或者考量大眾喜好,卻難免讓人感到這歷史詮釋並不準確,也扭曲了雨果原著的精神,無怪乎法國媒體和影評普遍給予電影負面評價。十九世紀的法國,政治體制在君主和共和之間多次劇烈翻轉,期間大大小小的革命和政變不斷,而共和國時期對於人民起義的鎮壓,血腥殘酷程度並不亞於帝國時期。在那樣的年代,乃至今日,革命從來不單是奮鬥、夢想、希望,革命者承受的暗影如無底深淵,只有在一旁搖旗吶喊的人群才會僅僅看見光明面。畢竟無論成敗,過程中的代價那麼高昂、那麼慘烈,革命者的犧牲究竟是真有價值還是毫無意義?付出一生追求的究竟是值得的信念還是美麗的謊言?身在其中必定忍不住徬徨自問。
電影版〈Drink With Me〉
而儘管雨果對革命和底層人民的苦難寄予關懷和同理,但他筆下的眾多人物中,唯有成長於富貴的馬留斯和珂賽特擁有較圓滿的愛情和往後人生,這可能是真實社會的映照,又不免顯得諷刺。或許因此,一直以來更讓觀眾感動共鳴的愛情,不是馬留斯和珂賽特之間的純愛,而是女工出身的芳婷,憑弔往昔快樂、對比如今淒涼際遇的〈I Dreamed a Dream〉,以及旅館貧賤夫婦之女愛波寧,單方面暗戀守護馬留斯、至死才得到他那麼一點愛憐的〈On My Own〉。
電影版〈On My Own〉by Samantha Barks
十週年版〈On My Own〉by Lea Salonga
音樂劇沒有演出芳婷的過往,不過在 BBC 影集中,故事就是開始於青春貌美的芳婷與富家子弟的甜蜜戀情,芳婷雖早被告誡富家子弟只是遊戲人間,時間一到就會回家遵循父母之命迎娶門當戶對的對象,但沉浸於愛河的芳婷,仍夢想著心愛的他會不同於別人、會真心以待。曾經看過芳婷那麼活潑亮麗的模樣,再看見她爾後被迫賣去長髮與門牙的潦倒,衝擊力道加倍深刻,也更佩服十周年紀念演唱會中,露蒂・漢斯雪兒詮釋的〈I Dreamed a Dream〉。隨著每一句歌詞,她的情緒、語調自然而貼切地轉換,回想往日燦爛時的少女笑容,憶及被拋棄時的憤怒,如今欲哭無淚的苦楚,天使跌落凡間般的冷暖際遇,全在她的歌聲裡了。
十周年〈I Dreamed a Dream〉by Ruthie Henshall
電影版〈I Dreamed a Dream〉by Anne Hathaway
BBC 整部影集的最後一個鏡頭,則是定格在巴黎某街角,兩個小男孩在牆邊喊著「先生!」乞討,不卑不亢。這是三個版本中我最喜歡的結尾,沒有波瀾壯闊的場面,卻掀起這故事能帶給我們的所有感慨,餘韻悠長。革命者前仆後繼,一代代權力更迭,可是底層人民一直都在,貧窮和苦難彷彿永無止盡,即便是關照他們的《悲慘世界》,終究也只能寄望於神,寄望於對神有信仰的人。時至今日,人們對宗教和神的信仰不復從前,但「心中有神」這樣的概念,依然是這悲慘世界中的光亮──不必然是特定宗教的神,而是在道德兩難的時刻,在被需要的時刻,能夠收起人性裡的自私,展露更接近神性的悲天憫人。這或許是《悲慘世界》這麼多年以來,無論哪一個版本,總能一次次撼動人心的原因。
電影版〈Look Down (Beggars)〉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心目中演出女演員的人是若尾文子,寄物櫃檯負責人的妻子是希林。之後,十五年過去,這部劇本在名字、舞臺和演員都改變下,重獲新生。本書便是跟著這段創作誕生過程的部分紀錄。
難得的烏拉圭電影,似乎陽春、粗礪,卻是生猛又強烈,適合追求進階恐怖片經驗的偏藝術片愛好者。屬於電影院的電影,屬於黑暗的電影,密室的壓迫,聲響的遊戲,「越暗的地方你越亮」的詭異。
有 Simon Pegg,有《沉默的羔羊》+《原罪犯》,光這樣好像就還算值得親自走一遭。「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設定帶來大半部片的懸疑,滿好看的,雖然有點可惜最後發現他們想的,也沒那麼不一樣。
《誰是被害者》的產業開展意義非常大,既證明台灣能夠做出兼具國際類型結構與在地情感特色的類型劇,又用強大的技術實力證明我們的影像質感高標,加上非常優秀的選角卡司,與相當出色的核心設計(包括命案梗、也包括男女主角的搭檔設定等等),絕對具有讓台劇揚眉吐氣的企圖心與實力。
《奪魂鋸》般打破身體完整性尋找解法,陷角色於危機的層出不窮、大小反轉、「誰都無法相信的」疑陣故布幾乎到了惡趣味的程度。對女主角(和大多數觀眾)而言的第一堂解剖課,有身體奇觀也有知識的細膩。孤絕風雪的雙線敘事乍看如《龍紋身的女孩》,但有著貼近森田芳光《刑法第三十九條》那類的控訴核心。
聽到「市長」這個職稱,或許會出現很多不同的情感與想像。擅長層層遞進人物的導演 Mario Martone 呈現了一個布加拉提(而非麥可.柯里昂)式的教父市長。
我心目中演出女演員的人是若尾文子,寄物櫃檯負責人的妻子是希林。之後,十五年過去,這部劇本在名字、舞臺和演員都改變下,重獲新生。本書便是跟著這段創作誕生過程的部分紀錄。
難得的烏拉圭電影,似乎陽春、粗礪,卻是生猛又強烈,適合追求進階恐怖片經驗的偏藝術片愛好者。屬於電影院的電影,屬於黑暗的電影,密室的壓迫,聲響的遊戲,「越暗的地方你越亮」的詭異。
有 Simon Pegg,有《沉默的羔羊》+《原罪犯》,光這樣好像就還算值得親自走一遭。「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設定帶來大半部片的懸疑,滿好看的,雖然有點可惜最後發現他們想的,也沒那麼不一樣。
《誰是被害者》的產業開展意義非常大,既證明台灣能夠做出兼具國際類型結構與在地情感特色的類型劇,又用強大的技術實力證明我們的影像質感高標,加上非常優秀的選角卡司,與相當出色的核心設計(包括命案梗、也包括男女主角的搭檔設定等等),絕對具有讓台劇揚眉吐氣的企圖心與實力。
《奪魂鋸》般打破身體完整性尋找解法,陷角色於危機的層出不窮、大小反轉、「誰都無法相信的」疑陣故布幾乎到了惡趣味的程度。對女主角(和大多數觀眾)而言的第一堂解剖課,有身體奇觀也有知識的細膩。孤絕風雪的雙線敘事乍看如《龍紋身的女孩》,但有著貼近森田芳光《刑法第三十九條》那類的控訴核心。
聽到「市長」這個職稱,或許會出現很多不同的情感與想像。擅長層層遞進人物的導演 Mario Martone 呈現了一個布加拉提(而非麥可.柯里昂)式的教父市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雖然《蘇西的世界》無法為我們明確地描繪出死後的世界與去處,但是最起碼我們都能從中理解到一件事:一定要把握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創造夢想成真,才不至於會有遺憾,而放不下今生,離不開人間。
Thumbnail
男子氣概既是一種規範人們的意識形態,以及男性為中心運作的社會倫理教條,也是男性形塑自我認同的信念與標準。本書進一步分析何謂「男子氣概」,又對這個社會到底有何影響和危害?唯有理解男子氣概的內容,特別是男性本身,才能加以改善現今男子氣概帶來的困境,如此才能促進整個社會往好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吉藏選擇為愛赴死,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填補阿部定內心的空洞,一如世人怎麼做都無法遏止逐漸瘋狂的時代,所有的欲力(libido)投射都落入空集合,只能以不停的、瘋狂的性愛(殺戮)來催生欲力,這種無限的失落循環,構成了《感官世界》的本質意義。所有的性愛、所有的感官(sense)都是為了覺察(senses)
Thumbnail
--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網路世代好像讓我們已為那些網路資料都是我們的大腦了,讓我們開始覺得自己才是最正確的,遇到一些事情,我們可以就網路查一查,就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所有...
Thumbnail
伊利亞.蘇萊曼的巴勒斯坦裔身分,其長年不受到國際認同的國族壓抑,促使《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主角的旁觀噤默,在冷靜自持的觀察之外,相對於《遊戲時間》更多了國族認同的探討層面,讓默劇的表演設定不再是自發性的沉默,而是巴勒斯坦在國際舞台上面臨西方文化以及政治霸權時,被動地失去了話語權的真實寫照。
Thumbnail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為人父後的溫柔,也是他終於把活在自己世界的動畫,畫成了活在世界裡的自己。獻給曾經年少卻已不再的人們,以及那些仍在未知中初嘗情感的人們。即使,我仍經常懷念新海誠早期的作品,以及他與天門還有柏大輔的配樂,就像我有時也會想念那個聽《秒速五公分》片尾曲一整晚的自己一樣。
Thumbnail
那種藉由喜歡同樣的物而共鳴不已的阿宅之愛,就這樣在電影裡電影外持續地迴響著。或許這種對《一級玩家》的愛與追求,反而成了對《一級玩家》的挑戰:誰說真實的世界裡才有真正的幸福呢?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雖然《蘇西的世界》無法為我們明確地描繪出死後的世界與去處,但是最起碼我們都能從中理解到一件事:一定要把握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創造夢想成真,才不至於會有遺憾,而放不下今生,離不開人間。
Thumbnail
男子氣概既是一種規範人們的意識形態,以及男性為中心運作的社會倫理教條,也是男性形塑自我認同的信念與標準。本書進一步分析何謂「男子氣概」,又對這個社會到底有何影響和危害?唯有理解男子氣概的內容,特別是男性本身,才能加以改善現今男子氣概帶來的困境,如此才能促進整個社會往好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吉藏選擇為愛赴死,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填補阿部定內心的空洞,一如世人怎麼做都無法遏止逐漸瘋狂的時代,所有的欲力(libido)投射都落入空集合,只能以不停的、瘋狂的性愛(殺戮)來催生欲力,這種無限的失落循環,構成了《感官世界》的本質意義。所有的性愛、所有的感官(sense)都是為了覺察(senses)
Thumbnail
--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網路世代好像讓我們已為那些網路資料都是我們的大腦了,讓我們開始覺得自己才是最正確的,遇到一些事情,我們可以就網路查一查,就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所有...
Thumbnail
伊利亞.蘇萊曼的巴勒斯坦裔身分,其長年不受到國際認同的國族壓抑,促使《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主角的旁觀噤默,在冷靜自持的觀察之外,相對於《遊戲時間》更多了國族認同的探討層面,讓默劇的表演設定不再是自發性的沉默,而是巴勒斯坦在國際舞台上面臨西方文化以及政治霸權時,被動地失去了話語權的真實寫照。
Thumbnail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為人父後的溫柔,也是他終於把活在自己世界的動畫,畫成了活在世界裡的自己。獻給曾經年少卻已不再的人們,以及那些仍在未知中初嘗情感的人們。即使,我仍經常懷念新海誠早期的作品,以及他與天門還有柏大輔的配樂,就像我有時也會想念那個聽《秒速五公分》片尾曲一整晚的自己一樣。
Thumbnail
那種藉由喜歡同樣的物而共鳴不已的阿宅之愛,就這樣在電影裡電影外持續地迴響著。或許這種對《一級玩家》的愛與追求,反而成了對《一級玩家》的挑戰:誰說真實的世界裡才有真正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