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了想,這或許是種需要訓練才有的習慣。*
先來提幾個假設情境吧 :
1. 你騎車來到熟悉的小巷口,準備右轉大馬路,你騎得很慢,視線遠遠掃過既沒紅綠燈好像也沒什麼車,於是你就直接轉了。
2. 當你的工作發生從未碰過的阻礙,也不清楚問題出在哪,直接就找了看起來懂的人來處理。
3. 你面試一個新人,他進來給人的印象,就是緊張、慌亂,還沒交談就決定這個人不適合。
4. line群組傳來有可能封城,各項物資即將短缺,你急忙衝到超市盡量搶購生活用品。
前面的例子在生活中應該都不陌生,不是你也可能認識的人會這樣。先不討論是否合法,這些例子只要有點觀念,都該覺得是不妥的行為,但我們還是時常碰上這種狀況!
這篇理論上應該帶到系統一二會更完整,可惜還沒完整讀過,因此我就借
這篇的內容做為輔助。* 有了系統一,這些例子才是普遍的,但在生活中使用系統一會是好習慣嗎,那些糟糕的行為就是壞的嗎?
情境1.2.裡,你是遇到別人這樣做的話你會很幹,但你就是這樣做的人的話,就算有風險,很多時候還是賺的。
在情境1.中因為你慢,出了事也不會有多大傷害,反而是速度快的對方容易出事,也就需要負擔起大多數的警覺心,在撞上前急煞或閃開,只要沒出事路就是你的。
情境2.中通常是你的上司主管,當你在心裡罵一點小事為何不自己google,他其實把這些瑣碎不需要了解的麻煩外包出去,即使最後解決不了也只是幾句話的時間而已,但你卻要因此打斷手邊的工作。
情境3.4.則是有點相反的例子,至少現今社會不像古代資源稀缺,不需要這麼勇猛果決。
情境3.中已經進到面試,說明彼此都有合格的地方,只憑印象就下結論,不只浪費這場會面,也錯失可能找到好員工的機會。*
情境4.的狀況,的確在極端狀況發生時,所有人都會急忙囤積物資,慢了就甚麼都買不到了,但像最近的狀況,物資短缺只是因為多數人因為恐慌而搶購,供應本身是無虞的,就算口罩供應量也在增加,說到底以現在資訊流通的環境,真要發生物資供應中斷的狀況前,你還是會有時間確認其他訊息來源,而不用忙著搶購多餘的物資。*
在情境1.2.是以成本外部化討論系統一的好處,情境3.4.則是在不明狀況下可能選錯選項的結果。這篇專注在生活上碰的到的例子,我發現很多時候,那些不需要顧慮太多的人依然能活的滋潤,即便因為一路通的做事方式,造成自己或別人的困擾,但他們似乎永遠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你平時是怎麼做的呢? 你有其他值得討論的例子嗎? 歡迎在下方跟我討論。
*這次要討論的主題是在行動之前,是否應該先觀察當下的情況再作判斷。有注意到我為何把主旨放在這?
*書是《快思慢想》,如果你沒有點進去看的話,在這邊告訴你。你覺得我為甚麼不直接把書名放出來?
*確認偏誤
*從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