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聖」,一手創立赫赫有名的「京瓷」,後來更被日本政府請去拯救破產的日本航空,這樣一個事業頂尖的男人,卻一語道出某些日本年輕人的工作心態。
妄想靠股票交易「輕鬆賺錢」的美夢,希望在人生上半場賺進大把鈔票,壯年時瀟灑退休,自語本不想工作,但為了五臟廟,而不得不,所以希望能輕鬆賺錢,又或是不想受社會束縛,想珍惜自己的私人時間,投入興趣。
看到這幾句話,我背脊發涼,這、、、不就是我嗎?
再往下看,不只如此,竟發現我與這位稻盛先生,不管是求學過程還是工作都有些類似,像是考高中慘遭滑鐵盧,大學雖考得不差,但終究不是第一志願,再到第一份正職工作,也許公司不到朝不保夕,但現階段絕不是賺錢的公司,公司流動率也很大。
我同剛出社會的他一樣,一邊看著有錢的同學,瀟灑出國唸研究所,一邊感嘆自己為何還在這裡,悲觀地認為難道自己一生就這樣了嗎?
一年的時間,跟稻盛先生同期進公司的同事都離職,剩下他一人,但是這位稻盛先生左想右想,卻找不到確切的離職原因,轉念一想,何不全力以赴、愛上自己的工作,沒想到,他的人生因而有了轉機。
乍聽之下,我覺得很可笑,什麼年代了,尤其80、90後,哪幾個人抱持這樣的想法,我們捧著30K,房租9K,血汗利潤都給老闆吃香喝辣去,我為什麼要為老闆「超級認真工作」?
講簡單一點,我為什麼要工作?
稻盛先生在書中引述一位專門修繕寺院宮殿的木匠的話:「樹木是有生命的,我們工作時必須傾聽那生命對我們訴說的聲音。」一位單純使用刀具切割木頭的木匠,竟說出這樣具有內涵的話,從技術到磨練性靈,最後成就不凡的人格。
也許「淬煉人格」這樣的說法,顯得太虛無,我反倒喜歡稻盛給的另一種說法。
佛教信仰中,苦行貫穿中心思想,是啊,工作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培養與人合作的氣度、訓練辦事的能力種種,但是如果像佛家所述,「苦」行,那樣對待生命,恐怕也不是世人所接受,因此稻盛又給了下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