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來巴黎,只是做交換生,而不做點什麼,那我們和其他人還有什麼區別?」這句話改變了我接下來的發展,這一切,都要從一次去西班牙的旅行說起。
當時同行的有三個女生,藝丹、玫和我,其實我的加入只是個偶然,她們早已做好所有規劃,臨行前一個星期,她們課間聊天時說起大家的旅行計畫,問我想不想一起,我正好還沒有去過西班牙,又懶得自己做攻略,便欣然加入。
住在馬德里的晚上,我和藝丹同一張床,開始了女孩的夜聊,她在美國常青藤聯盟中的Cornell University讀人力資源碩士,出國前長居北京,一口濃濃的京腔兒,她是一個有夢想且敢追夢的人,那晚,我問她以後如何打算,她答:「我以後肯定是要自己幹的。」
這個篤定的語氣,讓我鼓起勇氣,跟她說了我的想法。想要召集一批名校的高學歷女生坐在巴黎街頭喝著下午茶,直播聊八卦,她聽了之後:「你既能做幕前又能做幕後,無論是創意、決策力還是執行力都沒話說,完全可以做一番大事業。」想不到她對我如此欣賞,乾乾脆脆的話語,每每給我底氣,其實遇到她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樣,覺得自己適合創業,但一想到真的要獨力面對漫長創業路上的辛酸苦辣,還是勇氣不足,這個問題是很多喊著要創業的人的通病。
人人都可望夢想成真,但通往夢想的道路往往是平凡的堆疊。
這個狀態,需要克服某些內心深處的不獨立,從零到一的跨步,要做好策略規模、切入順序、團隊建設、業務拓展、思考並溝通幾百個執行細節,「創業」二字根本不像新聞報導中如同雪花般來的融資資訊那般容易,這一切,如果沒有藝丹一起攜手同進的信心,我心裡的踏實感會少很多,她說:「有夢想還是要去追,因為它就像魚刺卡在喉嚨,沒辦法忽視。」於是,繼續著里斯本的行程同時,我們開始了製作《巴黎吧哩》專案視頻的工作了。
後續工作我們可是爭分奪秒,用英文擬好所有的採訪問題,用郵件提前發給外國同學們以示邀請的誠意。向學校、同學、朋友先後借了三台錄影設備,和大家約定採訪時間,整個忙碌的過程中,開始越來越多的同學知道了我們正在做的事,會好奇是怎麼回事,也會關心進度。就這麼過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我們的身影在ESCP環繞著濃濃的法式建築風情的校園裡穿梭著,採訪了來自二十幾個國家的三十位外國人,完成了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回顧這一切,《巴黎吧哩》這個專案視頻是一檔年輕人的節目,視頻的風格活潑、犀利、辛辣,但又不乏深刻的知識與感悟,因為這個緣份讓我們的法國留學時光充滿了不尋常的回憶與意義,甚至,學校得知後,還發信鼓勵我們,表示在我們之前,從來沒有交換生做過類似的事。
其實,成功只是一個結果,重要的是促使我們執行的動力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真正行動之後,這樣所獲得的幸福感遠遠勝過一切,是實現心願後的感動,原來,追求內心渴望的唯一捷徑,是一步一步地要求自己,並且實際付出行動,如此一來,就離目標不遠了。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沐光出版刊登,歡迎分享文章連結。未經許可,不可另轉載於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