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生氣惹的禍!不生氣,就不生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十多年前,我和初中同班同學聚會,其中有幾個,已經快半個世紀沒有見面了,同學們聊起小時候的趣事都記憶猶新,吃飯時也很愉快,頻頻乾杯。席間一個同學接了通電話,隨後臉色大變,連食慾都降低了,一問之下,才知道,他說是單位人事部門打來的,眼看就要退休了,教授級高工的評審又沒有通過。

raw-image

當你把職稱看得很重,連在退休前的最後一次機會,都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肯定相當鬱悶,因此負面情緒的影響,連帶牽連了他原本的興致。

有人問我說:「一個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能生氣嗎?」

在這邊,我想用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倫理學》中提到的一段話,他說:「任何人都會生氣,這很簡單,但選擇正確的對象,把握正確的程度,在正確的時間,出於正確的目的,透過正確的方式生氣,卻不簡單。」

在日常生活中,生氣、發怒、怒氣是人最容易產生的情緒,也是最常見的負面情緒,因此極易誘使疾病的產生,特別是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

因為人在生氣之後,會導致神經功能失調,於是下食道括約肌因痙攣而打不開,自然食不下嚥,或是根本嚥不到胃中就逆流上來,所以,要如何改善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因為癥結點來自於自己。

raw-image

如果不能調整心態,控制情緒,病情還是會再復發,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曾說過:「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而百病生於氣,身體健康狀況與情緒狀態之間,存在密切聯繫,所以,簡單來說,不生氣,就能不生病。

我常常對那些來反覆看診的人說:「你已經懲罰自己很多次了,還要再繼續下去嗎?」

要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其實不難,只要透過自覺意識,改寫系統,就像是國際知名分子生物、腦神經與藥物學家坎德絲・派特博士所著《情緒分子的奇幻世界》提到,僅僅只是思想本身,足以改變我們的身體,因為情緒,不只是來自身體的環境訊息的回饋,更能透過心靈來利用大腦引發情緒分子,假如對情緒有不適當、無意識地控制,很容易就會使身體生病。

因為,我們的情緒,不只與腦有關,而是與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有著情緒接納器。

raw-image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病由心生》

|購書傳送門|
博客來
誠品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沐光出版刊登,歡迎分享文章連結。未經許可,不可另轉載於其他平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沐光出版的沙龍
12會員
25內容數
沐光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24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悲的是,大部分人離開穩定後,並不會越混越好。勵志故事裡的人辭職後過得很愜意,想不上班就不上班,想旅遊就旅遊,想睡懶覺就睡懶覺。而你辭職後,下一頓飯在哪裡都不知道。
Thumbnail
2021/03/24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悲的是,大部分人離開穩定後,並不會越混越好。勵志故事裡的人辭職後過得很愜意,想不上班就不上班,想旅遊就旅遊,想睡懶覺就睡懶覺。而你辭職後,下一頓飯在哪裡都不知道。
Thumbnail
2020/10/27
我曾被一位台灣同學的生活態度打動。那些只在電影中看過的情節,卻真真實實地發生在她身上。母親賭博欠債,被債主追上門潑油漆,跑路了,卻絲毫無法影響她自己人生的發展與選擇。
Thumbnail
2020/10/27
我曾被一位台灣同學的生活態度打動。那些只在電影中看過的情節,卻真真實實地發生在她身上。母親賭博欠債,被債主追上門潑油漆,跑路了,卻絲毫無法影響她自己人生的發展與選擇。
Thumbnail
2020/10/19
很多爸媽看見孩子咳嗽就急忙給止咳藥,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單純止咳,痰仍在體內停留,根沒除掉疾病就不會痊癒。因此孩子生病時,不要只針對某一個症狀,比如感冒發熱不要只想著退熱,咳嗽不能只考慮止咳,而是應該找到疾病的癥結,做出相應的治療。
Thumbnail
2020/10/19
很多爸媽看見孩子咳嗽就急忙給止咳藥,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單純止咳,痰仍在體內停留,根沒除掉疾病就不會痊癒。因此孩子生病時,不要只針對某一個症狀,比如感冒發熱不要只想著退熱,咳嗽不能只考慮止咳,而是應該找到疾病的癥結,做出相應的治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人要養身養心養健康但千萬不要養情緒 情緒養久會養出病來,結果身心大亂還會讓判斷變差影響自己的應付力 我曾經在一級主管會議上看最高領導人對情緒化的主管把他架空權力 導致當事人失去職場發揮的舞台! 雖然說人不戀棧,但終需要利吧養家活口,最後自己離職這對他其實挺後悔 因為職場最終講理才能讓目標找對方向又能
Thumbnail
人要養身養心養健康但千萬不要養情緒 情緒養久會養出病來,結果身心大亂還會讓判斷變差影響自己的應付力 我曾經在一級主管會議上看最高領導人對情緒化的主管把他架空權力 導致當事人失去職場發揮的舞台! 雖然說人不戀棧,但終需要利吧養家活口,最後自己離職這對他其實挺後悔 因為職場最終講理才能讓目標找對方向又能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如果可以選擇,絕大多數的人都想當個脾氣好的人吧?可是當我們受到刺激,情緒總是本能地一瞬間就上來,有時候都還來不及思考該如何反應比較恰當,就先面露凶光,甚至口出惡言。但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生氣,事後回想起來,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後悔卻也來不及。 然而,「不生氣」是可以練習的。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檢視生
Thumbnail
如果可以選擇,絕大多數的人都想當個脾氣好的人吧?可是當我們受到刺激,情緒總是本能地一瞬間就上來,有時候都還來不及思考該如何反應比較恰當,就先面露凶光,甚至口出惡言。但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生氣,事後回想起來,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後悔卻也來不及。 然而,「不生氣」是可以練習的。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檢視生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容易情緒化的人嗎?有沒有曾經在發過脾氣之後卻感到後悔的經驗?或是一直努力的控制情緒,總是避免在工作場合、在人們面前表現情緒,希望當個「成熟」的人?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容易情緒化的人嗎?有沒有曾經在發過脾氣之後卻感到後悔的經驗?或是一直努力的控制情緒,總是避免在工作場合、在人們面前表現情緒,希望當個「成熟」的人?
Thumbnail
天底下大概沒有人是不生氣的 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是一種能量 根據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的說法 當人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時候,會生出所謂的死之本能 也就是有一股想要攻擊他人的力量 這就好像當有人罵你、打你的時候 當下心中就會有一股衝動,就是想要罵回去、打回去 在這個過程中 還有一種人,因為某些原因
Thumbnail
天底下大概沒有人是不生氣的 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是一種能量 根據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的說法 當人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時候,會生出所謂的死之本能 也就是有一股想要攻擊他人的力量 這就好像當有人罵你、打你的時候 當下心中就會有一股衝動,就是想要罵回去、打回去 在這個過程中 還有一種人,因為某些原因
Thumbnail
我選了幾個篇章,我覺得有被治愈到吧!回想片刻,還覺得是...其實每一個篇章都很有意義,但我還挑些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誰惹誰生氣 2. 一時激動鑄成大錯 3. 自己是做大的輸家 4. 不再生悶氣 5. 是不是很不舒服 6. 是好心還是壞心 7. 罵不到我
Thumbnail
我選了幾個篇章,我覺得有被治愈到吧!回想片刻,還覺得是...其實每一個篇章都很有意義,但我還挑些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誰惹誰生氣 2. 一時激動鑄成大錯 3. 自己是做大的輸家 4. 不再生悶氣 5. 是不是很不舒服 6. 是好心還是壞心 7. 罵不到我
Thumbnail
生活中充滿讓我不開心的「情緒過敏原」 「心理師…我心情很容易受別人影響…常常會忍不住想脾氣…」 「當你有感覺到自己被影響時,通常你會怎麼做?」 「我會先忍耐…但心裡其實越來越氣…到最後整個大爆炸…然後就會吵架…」 不生氣不等於脾氣好?不生氣的人其實更失落 從「認識自己」開始,舒緩「情緒發炎」
Thumbnail
生活中充滿讓我不開心的「情緒過敏原」 「心理師…我心情很容易受別人影響…常常會忍不住想脾氣…」 「當你有感覺到自己被影響時,通常你會怎麼做?」 「我會先忍耐…但心裡其實越來越氣…到最後整個大爆炸…然後就會吵架…」 不生氣不等於脾氣好?不生氣的人其實更失落 從「認識自己」開始,舒緩「情緒發炎」
Thumbnail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和曾經工作時和個案討論到遇到生活煩心的人事物,我們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生氣。但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委屈、難過、煩躁、不安、無奈....,讓我們很難覺察到生氣以外的情緒。 ⁡* 1.生氣表層下的其他情緒 ⁡ ⁡⁡* 2.我可以生氣嗎? ⁡ ⁡ *⁡⁡ ⁡ ⁡*
Thumbnail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和曾經工作時和個案討論到遇到生活煩心的人事物,我們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生氣。但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委屈、難過、煩躁、不安、無奈....,讓我們很難覺察到生氣以外的情緒。 ⁡* 1.生氣表層下的其他情緒 ⁡ ⁡⁡* 2.我可以生氣嗎? ⁡ ⁡ *⁡⁡ ⁡ ⁡*
Thumbnail
手指彈琴 拉伸身體 想像正在痛打那個讓我們生氣的惡魔……… 這些做法都可以讓你把注意力轉回到你身上,不再去注意那個會生氣的"你",自然也就較不會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何況在做出這些動作之時,你可以透過自己的想像和創意,搞出自己都認為得意且好笑的劇情,無形中,快樂就落到身上了。
Thumbnail
手指彈琴 拉伸身體 想像正在痛打那個讓我們生氣的惡魔……… 這些做法都可以讓你把注意力轉回到你身上,不再去注意那個會生氣的"你",自然也就較不會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何況在做出這些動作之時,你可以透過自己的想像和創意,搞出自己都認為得意且好笑的劇情,無形中,快樂就落到身上了。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生氣、發怒、怒氣是人最容易產生的情緒,也是最常見的負面情緒,因此極易誘使疾病的產生,特別是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要如何改善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找出一切病因的源頭。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生氣、發怒、怒氣是人最容易產生的情緒,也是最常見的負面情緒,因此極易誘使疾病的產生,特別是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要如何改善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找出一切病因的源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