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政治對你來說, 是「沒事不要碰」的話題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美國大選的轟轟烈烈一直以來都是全世界的新聞頭條;德國各州在「封城」後,對疫情規範手法有不同意見,民眾上街針對右派保守做法抗議的轟轟烈烈;同時,台灣各黨派對中天能不能取的換照資格也炒得轟轟烈烈。
在德國看美國大選,所有新聞台和外交政治人物幾乎一面倒的不希望川普當選,從記者問問題的方式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是令我覺得耐人尋味的問題,是在選情明朗化之後,某主要新聞台記者問現任德國副總理,同時是明年總理選舉SPD黨候選人的Olaf Schulz:「我們可以從這次的選舉中學到些什麼?」他說「我們看到了美國人民兩極化的分裂,這是我們在德國要小心避免的。」
在選舉結果尚未明朗化前Olaf曾說:我們感謝美國在戰後幫助德國重新建立民主系統,美國的政經狀況會一直對德國有一定的影響,而我們也希望一直和美國保持兩好的夥伴關係。 而在選況漸漸明朗後,他也曾很有自信地對媒體(Die Welt)表示:「美國和德國的關係一定會慢慢好轉。」總是正面呼籲,積極維護德國利益的他,在回答「我們學到什麼」的話題時,我聽到的是對自己國家的反思。
在德國似乎沒有人想到這次大選競爭會如此激烈,兩派候選人皆創下歷史新高的得票數,在好幾個州兩黨得票數都呈現49%比49%的膠著狀態,再深一層看到參議院,也是呈現膠著(至11月8日止,共和黨得48席、民主黨46席。)這樣的選舉結果展現的是這個國家人民的分裂性,兩群人馬各自活在各自的同溫層,不但美國人自己覺得「無法理解對方黨派」的支持者,德國人也發現了。德國人講政治利益,也提到如果拜登可以讓美國重回NATO,重新和德國成為政經合作夥伴,是最好的;但是選舉的結果展現出來這樣嚴重的分裂,卻也讓德國勇敢地提出反思的必要性。
另一個故事:是在上周總理梅克爾和各州長宣布封城記者會後問答。
一名記者砲火連連,和我習慣的台灣的記者會也挺像,只是可能德國人無法手足舞蹈的表現出激動或憤怒。他問:新聞稿中第一句就提到,儘管過去各州做了許多措施,今天看到的是每日不斷新增的案例,所以得加強管理。這個意思是說之前的政策不好嗎?是說之前就應該執行「封城」這樣的措施嗎?
梅克爾的回答總是以社會共同體為原則,也沒看過有她無法處理的問題。讓我驚訝的是,她回答時也毫不避諱背後的政治考量,好似「政治」是一個在做決策時本來就應該被考慮的因素之一。
die politische Acceptanze war nicht da.
她說:首先我們共同的目的是讓幼兒園繼續開著,讓父母可以「正常」在家上班。其次,我們明白,政治上,不同團體在之前並沒有達到共識,並沒有認為有必要再次封城;這樣的政治接受度不到位(die polotosche Acceptanze war nicht da),當時誰也無法做這個決定。今天(記者發佈會當天),每個(政治)團體都覺得這個疫情的肆虐到了一個節點,一個「封城」對各州來說都是個正確決策的時間點,我們才有辦法一起對外宣布。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政治接受」這個說法,也是我第一次覺得,政治正確定沒有什麼好避諱。政治為管理眾人之事,政治正確表示用正確的方式管理眾人之事,顯而易見是必須存在的事實,為什麼要避諱?
政治成熟度如此令人服氣。
偷偷轉個鏡頭看台灣,雖然我看的還太淺,但我總覺得台灣政治的決策,若有一個不小心的疏漏,就會被反對團體詬病,雖然反對團體提不出更有建設的建言,也不一定能夠做的更好。什麼時候,台灣的社會和政治也可以走向一個高度,以「台灣共同體」來考量,以社會共同利益為前提,而不以黨派團體之爭為吸引鎂光燈的手法?
前陣子蔡英文在IG和臉書上徵求大家想說的話,我也就默默的把我的想法寫了下來,我不知道她會不會聽到、看到,但是這真的是我從觀察德國政壇到目前為止的心得。
以下:
【如果您還可以做些什麼的話,我期待您可以從你的團隊做起,想辦法整肅台灣政治的風氣。看到前總統們對現任總統在社交媒體上的批判,先不管內容,我想到的是為什麼這樣的對話不能發生在面對面的談話中?為什麼都已經是“前總統”的高度了,還淪落到這樣的行為,譁眾取寵?為什麼台灣的政治風氣是這樣子的?
反觀德國,每個黨派都有各自的論點和立場,有對立,有互相不能理解,但是總是做到尊重。再看看美國,在川普之前的幾任總統,不管是哪個黨派,若有整體站在國家立場不同的論調,也總可以私下會面討論,而不是為了什麼黨派或個人知名互相『廝殺』,對人的基本尊重是政治生態的基本。
什麼時候,台灣政治人物的普遍水準也可以做到這樣的高度,可能要靠有氣度的領導人領頭開始。我理解這和選舉制度,和一般民眾的公民教育養成也有關係,改變不會一蹴即成,但是我期望,從您和您的團隊身上看到往這個方向前進的第一步。】
最後這個問題給每一個人:這些話題對你來說,是政治事件還是社會問題?還是其實你沒什麼太大興趣?遵守著「沒事不要碰政治」的古訓?(笑)
12會員
19內容數
觀察德國人和環境展現出來的表徵,邏輯猜測背後同,或著不同,的原因。 可能是歷史背景,可能是政治社會背景,可能是其他原因,也可能是巧合。 目的不是在於探討原因的對錯; 目的在於希望透過行為觀察,進行假設,然後做開放討論,建立起我們對事件有獨立觀點的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是你不好」、「是你惹我生氣的,我才會對你XXX(我才沒有錯 總之被選中的黑羊小孩,就算他(我以前就是)功課一直前幾名、資優生、人緣好、長得不錯、很乖、會撒嬌、會為父母著想甚至小學就嘗試插手父母之間的爭吵,自戀父母也只會把他們自己和家中的所有「垃圾」到在黑羊小孩身上,無論是情緒垃圾、暴力垃圾、虐待垃
Thumbnail
『溝通不良』的管理問題,在過去經驗中最常發生情況之一。不同層級的主管,在同樣問題會有程度上的差異,我會在接下來的系列作探討及實例分享。今天先就新手主管来作探討
Thumbnail
# 29《開啟你的創意天賦》:對你來說,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你是個興趣廣泛的人但是卻被現在眼前的工作所苦嗎?那這本書將會給你一個很好處方。告訴你從思想、規劃、行動到建立社群,如何將自己的創意發揚光大!
Thumbnail
這本書讓我想起學生時代,有時候上了一堂50分鐘的國文課,老師講解25分鐘,剩下的25分鐘都在述說他的政治評論,哪個政治人物做了什麼事,他覺得不妥云云,這種狀況總讓我們這些學生感覺不太舒服,不是說老師的評論不對或是這位政治人物做得不好,而是這似乎不是我來上這堂課的目的。報告老師,這堂課是國文課啊!
Thumbnail
普林斯頓神學院院長詹姆斯.麥考德(Dr. James McCord)也是黃彰輝的老友。兩人初次見面是1954年8月在普林斯頓召開的世界長老教會聯盟會議上。當時麥考德是德州奧斯丁神學院院長,不久之後轉任普林斯頓神學院教務長,後來擔任院長(1959-1983)。 兩人長年的友誼,建立了普林斯頓跟台南
Thumbnail
情緒勒索的定義: 『人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而以威脅或利誘來企圖掌控對方、迫使對方順從,達到自身目的。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無意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是你不好」、「是你惹我生氣的,我才會對你XXX(我才沒有錯 總之被選中的黑羊小孩,就算他(我以前就是)功課一直前幾名、資優生、人緣好、長得不錯、很乖、會撒嬌、會為父母著想甚至小學就嘗試插手父母之間的爭吵,自戀父母也只會把他們自己和家中的所有「垃圾」到在黑羊小孩身上,無論是情緒垃圾、暴力垃圾、虐待垃
Thumbnail
『溝通不良』的管理問題,在過去經驗中最常發生情況之一。不同層級的主管,在同樣問題會有程度上的差異,我會在接下來的系列作探討及實例分享。今天先就新手主管来作探討
Thumbnail
# 29《開啟你的創意天賦》:對你來說,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你是個興趣廣泛的人但是卻被現在眼前的工作所苦嗎?那這本書將會給你一個很好處方。告訴你從思想、規劃、行動到建立社群,如何將自己的創意發揚光大!
Thumbnail
這本書讓我想起學生時代,有時候上了一堂50分鐘的國文課,老師講解25分鐘,剩下的25分鐘都在述說他的政治評論,哪個政治人物做了什麼事,他覺得不妥云云,這種狀況總讓我們這些學生感覺不太舒服,不是說老師的評論不對或是這位政治人物做得不好,而是這似乎不是我來上這堂課的目的。報告老師,這堂課是國文課啊!
Thumbnail
普林斯頓神學院院長詹姆斯.麥考德(Dr. James McCord)也是黃彰輝的老友。兩人初次見面是1954年8月在普林斯頓召開的世界長老教會聯盟會議上。當時麥考德是德州奧斯丁神學院院長,不久之後轉任普林斯頓神學院教務長,後來擔任院長(1959-1983)。 兩人長年的友誼,建立了普林斯頓跟台南
Thumbnail
情緒勒索的定義: 『人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而以威脅或利誘來企圖掌控對方、迫使對方順從,達到自身目的。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無意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