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走進酩酊大醉的世界史:《喝個爛醉,因為我們是人類》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對酒的定義一向很模糊,自從人類開始喝酒之後。酒可以是好東西,但有時也讓你變得很混帳;酒醉可以暫時簡化事情,但酒醒後也能使事情更加複雜。先不論酒是否是好東西,不可否認的是酒醉文化深植各國各年代。酒創造歷史,也是人類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學生時期對歷史這門課一點興趣都沒有,因為無限的背誦令人覺得無趣,但在閱讀《喝個爛醉,因為我們是人類》介紹從古至今喝出酩酊大醉的世界史後,我改觀了。以生動幽默的口吻紀錄和解譯酒醉歷史,我了解酒,更了解酒和文化間扣人心弦的纏綿,是很有趣的!
蘇美人認為喝醉酒純粹是歡樂,是對大家友好的活動;埃及人則把它當作是極限運動;希臘人則是後退一步,撚鬚深思。他們提出理論,運用策略;斯巴達人很壞,他們會強迫奴隸在孩子面前喝醉,讓孩子根本不想喝醉;雅典人沒那麼虐待狂,會用哲學的方式,說明你應該喝得多醉,以及喝醉時該怎麼表現。—69
酒不僅在各國歷史中留下倩影,也讓我們看見各國文化間的差異。酒固然美好,我想這個認知只要是人類都能認同理解,但越美好的東西越令人陶醉、成癮。
羅馬帝國基本上是一套系統,讓世界上所有的財富流入一座城市,造就堪稱史上最富有的都市。財富讓人腐敗,…後果就是所有小學生都學過的:墮落。羅馬人對葡萄酒的喜好開始勝過水,甚至開始讓女性同胞嚐一些。—102-103
成癮後接踵而來的是墮落,就如同羅馬帝國的誕生。在帝國誕生前,羅馬共和時期是很嚴肅、沒有醉鬼的地方。因為
酒醉令人聯想到蓄長髮、留鬍子、奢侈的希臘人,也是羅馬人及於劃清界線的對象。—100
但,就如同我們常說的一句話,長大因為利益,我們成為我們小時候最討厭的樣子;羅馬人因酒精的誘惑,步上他們不喜歡的希臘人後塵。因為過於放縱,歷史上出現多次禁酒運動,例如中國、中東、阿茲提克人、俄羅斯到最著名的美國禁酒令。
禁酒令並非保守之舉,反而有女性主義的色彩。禁酒令也是進步的,就像字面意義,要幫助國家走向改革,得到過去未曾有過的清醒。—248-249
過去曾學過美國禁酒令的歷史,但發現所學得還太粗淺模糊,原來美國禁酒令還牽扯到女性主義。因過去男人上西部酒館把錢花個精光,回家憤怒打老婆出氣的事件時有耳聞,因此,酒和暴力扯上了邊,也讓婦女們站出來對抗(雖說是禁酒,但她們對抗的其實是男人去西部酒館後的行為模式)。最終,女人得到了投票權,也可以喝雞尾酒了。
雖然說酒精使用不當,會帶來致命性的後果,但許多禁酒國家的文化裡卻有著酒神的存在,也證明人們骨子裡是愛酒成痴的,更別說澳洲的建造與酒有密切的關聯,甚至可以說澳洲是以酒建造出來的。
上帝就得靠蘭姆酒,讓罪犯付出勞力,興建澳大利亞的第一座教堂。罪犯獲得…二十加侖蘭姆酒。—205
以上短短文字說明了酒和第一座澳大利亞教堂之間的關係了。
喝個爛醉,因為我們是人類》並非試圖影響讀者對酒的觀感。作者以詼諧口吻帶大家看過自古至今酒在人們歷史文化裡的地位、影響。人類和酒息息相關,至於酒的好壞呢,全視飲用者而定囉。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65會員
    148內容數
    閱讀,可以很享受。 找一本吸引你的書,配上一杯咖啡,一起度過美好的一下午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維克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杏仁》 每個人的腦袋裡都有兩顆「杏仁核」。 受到不同的外部刺激時,杏仁核會亮起紅燈, 而我們會感覺到喜歡或討厭、不安或害怕。 但我的杏仁核好像壞掉了,受到刺激也沒有絲毫反應。 當杏仁核無法正常運作時,人無法辨識和敘述自己或他人的情緒,而《杏仁》一書主角便是被診斷為有這種症狀的「述情障礙」患者。新穎
    《我要活下去:韓國MERS風暴裡的人們》 正值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之際,我們目睹了一場災難。 還記得我國小那年因為SARS取消了期待已久的畢業旅行。一個沒有控管好,病毒擴散,和平醫院還因此驟然封院。猶如一場戰爭,在防備不足的情況下,面對生命恐遭剝奪,恐懼、不安、痛苦席捲而來。在無情的
    《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 急診室,一個狹小的空間,湧進輕度、中度級、重症的病患,塞滿令人鼻酸、窒息的故事。但《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讀起來一點也不沉重。作者是位急診室醫生,看遍了社會百態、道盡人生無常,但他的筆觸平穩、和諧,以不帶情緒化的口吻描寫看診、病患和死亡。
    記得大學時期,就讀外文系的我,曾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有文化交流的機會。坐在同個教室,上著同樣的課程,亞洲學生和歐美學生的思維、表現、言詞、感受卻有顯著的不同。當教授拋出一個問題,希望得到回應時,台灣學生默不吭聲 ,我們都害怕發言出錯被嘲笑。而歐美的學生勇於發表意見,當想法有分歧時能夠質       
    《杏仁》 每個人的腦袋裡都有兩顆「杏仁核」。 受到不同的外部刺激時,杏仁核會亮起紅燈, 而我們會感覺到喜歡或討厭、不安或害怕。 但我的杏仁核好像壞掉了,受到刺激也沒有絲毫反應。 當杏仁核無法正常運作時,人無法辨識和敘述自己或他人的情緒,而《杏仁》一書主角便是被診斷為有這種症狀的「述情障礙」患者。新穎
    《我要活下去:韓國MERS風暴裡的人們》 正值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之際,我們目睹了一場災難。 還記得我國小那年因為SARS取消了期待已久的畢業旅行。一個沒有控管好,病毒擴散,和平醫院還因此驟然封院。猶如一場戰爭,在防備不足的情況下,面對生命恐遭剝奪,恐懼、不安、痛苦席捲而來。在無情的
    《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 急診室,一個狹小的空間,湧進輕度、中度級、重症的病患,塞滿令人鼻酸、窒息的故事。但《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讀起來一點也不沉重。作者是位急診室醫生,看遍了社會百態、道盡人生無常,但他的筆觸平穩、和諧,以不帶情緒化的口吻描寫看診、病患和死亡。
    記得大學時期,就讀外文系的我,曾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有文化交流的機會。坐在同個教室,上著同樣的課程,亞洲學生和歐美學生的思維、表現、言詞、感受卻有顯著的不同。當教授拋出一個問題,希望得到回應時,台灣學生默不吭聲 ,我們都害怕發言出錯被嘲笑。而歐美的學生勇於發表意見,當想法有分歧時能夠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終於在5月等到商管馬拉松,這正是我買下多本商管書的最佳時機。為了避免閱讀疲乏我還特意選擇4個風格、文筆皆不同的商管書!而這4本書各有千秋,都值得一看!
    Thumbnail
    上一次,講到閱讀筆記中有關療癒內在小孩這件事,一行禪師提到, 我們多數把負面的情緒歸類給內在小孩,然後正面的情緒就是成人的我們。 實際上不論正面、負面的情緒都是內在小孩,都是我們自己!! 剛好最近在看一個YT影片時,宇宙閨密團隊, 分多奇聊到了內在小孩,是我們太多把表意識、潛意識進行分類。
    Thumbnail
    華爾街幽靈曾是期貨圈紅極一時的神秘人物,這本書以幽靈與作者、論壇網有的對話形式呈現。幽靈的交易僅根基於三條規則,以此延伸出適應不同周期交易者的行為法則。 規則一 : 不正確就盡快平倉,不能等到市場告訴你做錯才停損。 最小化損失,讓自己不斷存活於險惡的市場中。在真實的交易中,買入某檔標的前一
    Thumbnail
    跨年整理時找到以前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的筆記,發上來分享一下: 本書就像一場以植物為核心的時空之旅。內容以植物園內各種植物分出不同小篇章,從植物出發,帶出植物園的發展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也有些植物為英國帶來改變、推動時代發展,這些也會收錄在該章節內。我個人也看到很多之前讀相關書籍時沒看到的點,
    Thumbnail
    提到重慶南路一段,四、五、六年級生印象深刻的是超過上百間書店林立的一條街;若是更早一輩的長者,他們會說「清治時期稱府前街,日治時期改稱本町通。」重慶南路書街的全盛時期是1970年代,不少文人雅士聚集於此,附近中華商場的著名飯館,或是作家聚集武昌街一段七號的《明星咖啡館》,都曾是醞釀台灣文學的基地。
    Thumbnail
    "剎那間,我好想環遊世界。一起心動念,身體就蠢蠢欲動,坐立難安。『既然生到這世界上,不就要盡量發揮嗎?』" -摘自不去會死一書
    Thumbnail
    會接觸這本書全然是被大獵蜥推坑的,在此我必須承認我對散文曾經有段好奇的日子,但隨即發現那不是我會寫的東西。 說起來我雖然偶而在網路上看散文,甚至買過「散文課」,實際上我根本沒買過散文書勒(雖然因為試讀拿過很多本),所以這本可是第一本,特此紀錄。 尤其是看完後記。 也因為後記,這本書變得有趣起來。
    Thumbnail
    讀這本書是個有趣的經驗,因為通常我們讀書可能是為了看看某些新觀點,或者學習自己還不懂的東西,但這本書我看的時候,是在印證我自己想的東西,同時補充更多學術資料。 簡單說,作者所說的東西,其實我已經歸納出同樣結果了,只是我沒有做這種學術性研究,而是在大量閱讀與思考中,自己得出同樣結論。 當然,自己猜想就
    Thumbnail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是你先要知道自己不要什麼」_摘自本書   作者的父親對他說的這句話,像是醍醐灌頂於我的頭上,這句話甚至有些既視感,我的指導曾經跟我說過類似的話語吧......
    Thumbnail
    好啦!說是世界史,但其實因為我對童話故事背景本來就很感興趣,所以多少有點譜,這類的書也看過不少,因此我看這本書,主要還是因為作者的緣故。 因為作者是韓國人,而這是我平常相對少接觸的部份。 是這樣的,不同文化背景,對同一件的詮釋本來就會有很大差異(以我這個基督徒來說,感觸更加強烈,尤其在看見「用華儒奴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終於在5月等到商管馬拉松,這正是我買下多本商管書的最佳時機。為了避免閱讀疲乏我還特意選擇4個風格、文筆皆不同的商管書!而這4本書各有千秋,都值得一看!
    Thumbnail
    上一次,講到閱讀筆記中有關療癒內在小孩這件事,一行禪師提到, 我們多數把負面的情緒歸類給內在小孩,然後正面的情緒就是成人的我們。 實際上不論正面、負面的情緒都是內在小孩,都是我們自己!! 剛好最近在看一個YT影片時,宇宙閨密團隊, 分多奇聊到了內在小孩,是我們太多把表意識、潛意識進行分類。
    Thumbnail
    華爾街幽靈曾是期貨圈紅極一時的神秘人物,這本書以幽靈與作者、論壇網有的對話形式呈現。幽靈的交易僅根基於三條規則,以此延伸出適應不同周期交易者的行為法則。 規則一 : 不正確就盡快平倉,不能等到市場告訴你做錯才停損。 最小化損失,讓自己不斷存活於險惡的市場中。在真實的交易中,買入某檔標的前一
    Thumbnail
    跨年整理時找到以前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的筆記,發上來分享一下: 本書就像一場以植物為核心的時空之旅。內容以植物園內各種植物分出不同小篇章,從植物出發,帶出植物園的發展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也有些植物為英國帶來改變、推動時代發展,這些也會收錄在該章節內。我個人也看到很多之前讀相關書籍時沒看到的點,
    Thumbnail
    提到重慶南路一段,四、五、六年級生印象深刻的是超過上百間書店林立的一條街;若是更早一輩的長者,他們會說「清治時期稱府前街,日治時期改稱本町通。」重慶南路書街的全盛時期是1970年代,不少文人雅士聚集於此,附近中華商場的著名飯館,或是作家聚集武昌街一段七號的《明星咖啡館》,都曾是醞釀台灣文學的基地。
    Thumbnail
    "剎那間,我好想環遊世界。一起心動念,身體就蠢蠢欲動,坐立難安。『既然生到這世界上,不就要盡量發揮嗎?』" -摘自不去會死一書
    Thumbnail
    會接觸這本書全然是被大獵蜥推坑的,在此我必須承認我對散文曾經有段好奇的日子,但隨即發現那不是我會寫的東西。 說起來我雖然偶而在網路上看散文,甚至買過「散文課」,實際上我根本沒買過散文書勒(雖然因為試讀拿過很多本),所以這本可是第一本,特此紀錄。 尤其是看完後記。 也因為後記,這本書變得有趣起來。
    Thumbnail
    讀這本書是個有趣的經驗,因為通常我們讀書可能是為了看看某些新觀點,或者學習自己還不懂的東西,但這本書我看的時候,是在印證我自己想的東西,同時補充更多學術資料。 簡單說,作者所說的東西,其實我已經歸納出同樣結果了,只是我沒有做這種學術性研究,而是在大量閱讀與思考中,自己得出同樣結論。 當然,自己猜想就
    Thumbnail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是你先要知道自己不要什麼」_摘自本書   作者的父親對他說的這句話,像是醍醐灌頂於我的頭上,這句話甚至有些既視感,我的指導曾經跟我說過類似的話語吧......
    Thumbnail
    好啦!說是世界史,但其實因為我對童話故事背景本來就很感興趣,所以多少有點譜,這類的書也看過不少,因此我看這本書,主要還是因為作者的緣故。 因為作者是韓國人,而這是我平常相對少接觸的部份。 是這樣的,不同文化背景,對同一件的詮釋本來就會有很大差異(以我這個基督徒來說,感觸更加強烈,尤其在看見「用華儒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