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因為狂追公視的影集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想起了書櫃裡的這本書。高中時得到這本書,記得是滿喜歡,但早已想不起說了些什麼。於是十四年後
(天啊我有沒有算錯)重新再讀了一次。
這些年看過了更多旅行的書、聽過朋友打工旅遊的經歷、直到自己親身踏過異國土地,回頭看這個熱血的故事,吸睛的好像已經不是單車環遊世界這個志向有多了不起,或是遇到多慘多痛苦的情境,而是石田裕輔不斷被澆熄卻又不斷燃起的熱血精神,以及...怎麼一路上作者遇到的朋友們都是日本人?在加拿大的溪上泛舟還能一起吃鮮魚料理?!最開心的是在南美洲吃到道地日本料理?這也太日本了吧?
想到留學法國時遇到的一位臺灣女生,每次見面都說著她不喜歡和臺灣人往來。好不容易到了國外,就是要跟外國人多交流,一直跟臺灣人混在一起,有什麼意思呢?於是我們一直沒有真的好好認識。但我絕對不會忘記身在國外的某個寒冷日子,在那間臺式珍珠奶茶店裡聽出背景音樂是徐佳瑩唱著身騎白馬時,我突然止不住地流淚。
我根本不喜歡這首歌的。但當人身於異地,語言、飲食、景物、氣溫甚至濕度都不是自己熟悉的樣子,臺灣卡拉OK的芭樂歌突然不可思議地稀有珍貴。
不知不覺間,連「踏出同溫層」、「留學」、「環遊世界」這些鼓吹大家突破限制的呼喊,竟也被強加上了一些刻板印象了。一定要見到絕世大景嗎?一定要很痛苦嗎?一定要認識不同國家的朋友嗎?一定要有豔遇嗎?靜靜地去,靜靜地回來,難道不行嗎?石田裕輔遇見了許多日本人,許多溫馨熱情的互動,也只有在這條路上,才有可能遇到一群也在環遊世界路上的日本人啊!
旅行的樣貌是什麼?任何人的答案都不會是自己真正去得到的那個。旅行定義的不是空間,而是一個心靈:隨時敞開心胸接納從未接觸過的事物、接納自己不為人知的脆弱、也可能發現自己原來也有強韌的力量。隨時準備好面對生活的各種變動,面對未知:可能精采、也可能什麼都沒發生。每個人的旅行一定都不一樣的;無論是單車環遊世界、在山林裡漫遊、在日常上班的人行道,或是,就在人生的路上。「即使早被觀光客沾染過的旅遊勝地,或是電視上已經播放過無數次的地方,只要自己還未親身經歷,就是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如果沒有親眼目睹,對自己而言,永遠是未知的領域!」*
誰知道去了會發生好事還是壞事,但不去會死。中二地握緊拳頭,「和悔恨一生比起來,還是做完自己想做的事,然後像櫻花般華麗地散落比較好!」**
*石田裕輔,不去會死,西遊記文化出版,2007年,p.58
*石田裕輔,不去會死,西遊記文化出版,2007年,p.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