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作者父母為避戰亂,先到母親娘家暫避,後來廣島原爆,父親擔心家裡。回到廣島,然後就死於原爆症。作者因此失去父親,作者母親獨力撫養兩個兒子。母親不得己把小學二年級的作者送到佐賀的阿嬤家,這本書就是講作者與阿嬤在佐賀的生活點滴。
作者在矇矇朧朧和很突然的情況下被送到佐賀。阿嬤的第一句話是「跟我來。」第二句是「從明天開始,你就要煮飯了,好好看著!」接著示範如何幫爐灶生火,第三句話是「來!你做做看。」作者還不清楚是哪一回事,阿嬤就在旁邊一直教,這就是作者與阿嬤的首次見面時發生的事情。
急著要教作者煮飯,皆因第二天早上四點阿嬤要去工作。除了教做飯,要交待作者要把米飯拱在佛前。可想而知,作者第一次煮飯不會是軟綿可口的白飯,而是硬邦邦的焦飯。雖然如此,作者還是把飯把在佛前,學著阿嬤說「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阿嬤在學校擔任清潔工,大約早上十一回到家。作者看著阿嬤,每看阿嬤走一步,都會有「嘎啦嘎啦、嘎啦嘎啦」的聲音。他走前到阿嬤身邊一看,阿嬤腰間綁著一條繩子,繩子綁著一塊磁石,上面粘著釘子和廢鐵。阿嬤說:「光是走路什麽事都不做挺可惜的,綁著磁石走,你看、可以賺到一點。」作者不懂「賺到」是何意,阿嬤繼續說:「這些廢鎮拿去賣,可以賣到不少錢哩!不撿起掉在路上的東西,會遭老天爺懲罰的。」說完拔下磁石上的鐵品,丟到已經有不少鐵品的桶子裡。阿嬤每次出門時,腰間都綁著繩子。
除了「走路吸鐵」,阿嬤還會利用地理環境「攔」食物。阿嬤家位於河川下遊,阿嬤會在河面架一根木棒,攔住從上流漂下來的東西。攔到木片和樹枝,阿嬤會把木片和樹枝曬乾當柴燒。「這樣,河川可以保存乾淨,我們又有免費燃料,真是一舉兩得。」完完全全是回收再利用。
木棒不只會攔到木片樹枝,有時候還有有食物。河川上方有市場,有些「不太行」的食物都會被丟到河裡,像是尾端岔開的蘿蔔、畸形的小黃瓜,賣不出的蔬菜。阿嬤看著奇形怪狀的蔬菜,說:「開叉的蘿蔔切成小塊煮起來味道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抓一抓,味道也一樣。」對著表皮受傷的水果,阿嬤說:「只是傷到一點而已,切開來吃,味道一樣。」阿嬤稱呼河川是她們家的「超級市場」,而且是「宅配到府,不用算錢。」人家想著要做什麽菜,阿嬤則是對著河想:「今天有什麽東西呢?」再決定煮什麽。
有一次漂來一隻很新木屐,作者想把它當柴燒,阿嬤叫作者先留著,說:「再等兩、三天吧,另一隻也會流下來的。」結果兩、三天後真的漂來另一隻。阿嬤表示:「那個人掉了一隻木屐之後,一時還捨不得,但是過了兩、三天就會死心,把另外一隻也扔了,這樣,你就剛好湊成一雙了。」
這就是超級阿嬤的智慧。
作者上小學後,想要參加劍道、柔道,因為要錢,叫作者別學了。可作者就是想要運動,阿嬤就叫作者學跑步,原因是跑步「免費」。作者拼命跑,阿嬤卻叫作者不要跑得那麽拼命,原因是「因為肚子會餓啊。」阿嬤還叫作者不要穿鞋子跑,原因是「鞋子會壞掉」。作者有一次跟阿嬤說:「阿嬤,我們家現在雖然窮,以後有錢就好了。」阿嬤卻說:「窮有兩種。有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而且啊,我們跟最近才變得窮的人不一樣,你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的祖先可是世世代代都窮的喔。做有錢人很辛苦的,要吃好東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著好衣服走在路前,還要小心不能跌倒。光從這一點來看,窮人一開始就穿著髒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跌倒都無所謂。啊,貧窮真好。」好像很有道理,不過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作者與阿嬤在佐賀的生活點滴總是百看不厭,阿嬤也在貧窮中展示出樂觀、智慧與幽默。比如阿嬤把泡過的茶葉渣曬亁,用平底鍋煎脆後灑上鹽巴,製成「茶葉香鬆」。又會把把魚骨用菜刀剁碎壓成粉,當做雞飼料。完全展示物盡其用的智慧。
而且阿嬤還有省吃妙方,作者有一天放學回到家,跟阿嬤說:「好餓哦!」阿嬤回一句:「是你神經過敏啦。」無聊的作者想到外面玩,阿嬤說:「出去玩肚子會餓,睡覺吧!」作者從下午四點睡到晚上十一點,餓到醒來,跟阿嬤說「真的肚子餓啦。」阿嬤說:「你在作夢!」作者撐到天亮,心想可以吃早餐,阿嬤說:「早餐昨天不是吃過了嗎?趕快去上學,學校有午餐可以吃!」
當然阿嬤還有很多金句,個人最喜歡的是「只有撿來的東西,沒有扔掉的東西。」還有「真正的體貼是別人察覺不到的。」阿嬤不只是用嘴巴講,也是用行動示範給作者看。
還有,結尾看到我眼濕濕的……這裡不爆雷,有興趣的朋友自請行翻書。
P.S.《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拍成電影,喜歡電影的朋友不妨一看。
封面圖片: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