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大沢池、日本三大名月鑑賞之地,起源於嵯峨天皇乘船在湖上遊興賞月,平安時代的貴族如何賞月?
當然不是直接仰到脖子痠痛,主要是眺望倒映水面上的月影,乘船弦樂悠揚的風雅、飲酒賦詩,欣賞杯中蕩漾的月光,或是從茄子黃瓜穿孔窺月的玩法。
天空水面的月亮兩種風情,乘船名為「龍頭鷁首(りゅうとうげきす)舟」龍與鷁兩艘一對,鷁為傳說上耐強風飛翔的水鳥,多用於裝飾船頭。
心經寶塔前這區,今年沒有賣店擺攤人潮盛況大減,乘船人數也有限制事前預約,整個恨空曠。
大澤池千年如故,月色醞釀讓人不飲自醉,滿月必須吟詠那首意氣風發的有名和歌。
1018年(寬仁2)10月16日的宴會上,藤原道長吟詠的和歌,現場被他的志得意滿的自戀震驚,難以作出答歌而推辭道:「這首和歌太過完美無缺,無從答起。」
他靠著政治手腕卓越,接二連三自己女兒送入宮中鞏固外戚勢力,『小右記』記載前所未有的「一家三后」道長打造藤原一族的榮華巔峰,另外鼓勵女流文學,紫式部筆下的源氏物語,促進日本國風文化發展。
酒宴慶賀藤原道長的女兒威子立后,長年權利鬥爭落幕,放眼朝中已無對手,他想必是無比歡暢,微醺下抒發心情的吟詠吧!
在場一片恭維,但多少人心中在想月有陰晴圓缺,自古忌諱事物盛極,道長晚年病體纏身、子女早夭,榮華富貴終歸煙塵。
名字很好吃的中秋名月
京都的月見糰子通常是做成如圖里芋的外觀,起源於舊曆8月15日十五夜時,古時為感謝穀物豐收,人們裝飾除魔驅邪的芒草,將里芋與酒、糰子一起供奉,因此又被稱為「芋名月(いもめいげつ)」。
日本獨特的習俗在於還有後續,舊曆9月13日名為「栗名月」、「豆名月」,供奉正逢採收栗子和毛豆好吃的時節,十三夜和十五夜只單過一天的話視為不吉的「片月見(かたつきみ)」。
賞月來自平安時代貴族們聽樂賦詩的風流遊興,直到江戶時期廣及百姓,非關月圓人團圓主要謝天感謝豐收,陰晴圓缺道法自然、不求事事圓滿、追求不完美中的閑靜枯寂雅趣。
相關延伸閱讀:
【嵐山系列】
*寺院神社莊嚴之地,務必遵守參拜禮儀,嚴禁喧嘩及飲食,卡位以及拉扯摘取花木*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專頁名稱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