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思考,不喜誤入※
標題的兩者看起來非常衝突與不相容,對一般人來說如此,對於作為一個基督徒,跟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熱衷研究者的我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在聖經中讀到的時候,我除了驚訝,就是詫異。
唯二關於「共產」處都記在使徒行傳,在耶穌升天之後,使徒在地上開始實行召會生活時。以下附上經文。
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徒2:44-45)
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魂的,沒有人說他的財物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的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他們中間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凡有田產房屋的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徒4:32-35)
恢復本將此註解為「召會生活的開始」、「召會生活的延續-積極的一面」,主要是證明這些信徒因為信主而將自己的全部都奉上,因為主的帶領,捨棄了肉體的私慾、人的惡與罪。照恢復本的語境,這是很理想中的狀態,是召會的理想,但並未將其視為規條執行,所以只執行了很短的時間,到保羅的時候,已經沒有在實行了。
這讓我想到,馬克思理想中的共產也很接近這種狀態,只是把使徒置換成中立的行政機構,去管裡整個國家,而非一個相對小的團體。而這是人類發展自身潛能之後所能達到的理想狀態,跟依賴信仰去達到有殊途同歸的效果。
在這一點看來,耶穌跟馬克思十分相似。另一點相似的是,他們都沒有將這種團體的實際達成方式與規範說明清楚,以致後世發展的亂七八糟…痾不是,是百花齊放。
所以這樣的共產與分配,只有在第一代使徒的時候才有實行,傳到第二代保羅的時候已經沒有硬性規定,畢竟耶穌沒有說需要,而耶穌升天之後,剩下的都是使徒的詮釋與理解。
但有幾點可以確定的是,主所教導的:要屏除私念與貪欲、要脫離貪婪與自私,對於基督徒來說是很重要的,而這並不是要靠外在條件的約束,而是要依靠內心的聖靈的領導,因為人自己絕對不可能能夠如此無私。而這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成為一個無私且完全奉獻給主的人。
所以行傳裡面記載,都是說「信的人」,一心一魂的信靠主、相信主,也相信使徒,完完全全的受聖靈的指引。
但這裡延伸出來的,是不是反映出現代信徒的不完全信靠呢?還是我們也變得依靠時代的解釋了?耶穌沒有講,但召會初期確實行了,而如果聖經是神的呼出,那我們要不要遵守呢?基督徒是獨立於世界、獨立於世代的,但並非不連於世界、不居於世界,那中間的隔閡,就成為很大的釋疑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