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 (侯孝賢,1985)
辦公室的同事都說我有老靈魂,雖然年紀是最小,但是滿腦子不合時宜。在台北搭捷運,最喜歡的是文湖線經過忠孝復興、南京復興那一帶,兩旁聳立多棟看起來老舊的大樓。每一棟樓,都有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舅舅有蒐集古董的習慣,一樓客廳、餐廳、地下室全部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古董品收藏,走進屋內,撲鼻而來的便是一陣霉味,伴隨一些年久堆積的灰塵,但我卻嗜聞那樣的氣味,就像喜歡地下室的氣味。
這個世界的步調很快,許多景物逐漸被淘洗殆盡,曾經熟悉的景物,總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為遺跡,成為泛黃相片中的一角。步調越快,越想放慢下來,回頭看看過去曾經的模樣,幸好這些,都有電影幫我們記錄下來了。
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訴說一幢家屋中人事的興替,兩代的逝去,與後代的成長。簡單的故事線,也是每個人生命中必經的歷程。時間對於我們都是公平的,海德格說:「人是向死的存在」,而龍應台也曾在《目送》中寫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緣分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失去乃是必然。
死生循環如同太陽的朝升與夕落,莊子認為死生乃是氣的聚散,因此人因初生而高興,也不該為了死去而過於悲傷,一切都只是自然的循環。在這部電影裡,描述主角童年至大學聯考前之回憶,帶有自傳性的色彩,且從中可以看到該年代的集體樣貌,這部片我同我母親觀賞,在看到低矮的屋瓦、用柴燒的廚灶、未鋪柏油的街道時,母親都說跟她童年的景色是一樣的,因此藉由這部電影,也讓出生於1990後的我,對於父母親的童年有更多的理解。
電影中的主軸除了描寫主角家中的親情,也對於主角的成長過程有所著墨。從小的頑皮不成熟,一直到多次經歷家人的過世後,逐漸成熟長大,雖然在作者考上大學前電影就結束了,但仍依稀可以感受到,每一次面對死亡,都是讓人成長的蛻變契機。
在目睹幾幕親人接連過世的畫面時,不自覺潸然淚下,被演員真摯的情感打動,片中可以看見一些演員年輕時的樣子,包括資深演員梅芳,及前陣子演過〈做工的人〉的游安順,何孝炎是他的第一個電影角色。
電影中雖然描寫死,卻同時描寫生,家屋由原本的大人主掌,到片尾剩下成長後的小孩,由這些長大的小孩主掌新的家屋。在同一空間之下,生命的來來去去,也讓我想到加斯東巴舍拉在《空間詩學》中提出的概念,人類棲居的空間不只是一個客觀的空間、容器而已,而是容納了棲居者的情感、回憶與想像,由空間與人互相交融。
家屋同時也成為一種侷限,祖母與父親念念不忘回去中國,卻終其一生無法達成,他們的生命在家屋中興盛蓬勃,卻也在此畫下終點。片尾留下一個令人深思的場景,祖母躺臥在地上一個多月,被子孫發現時,卻早已死去,手上佈滿了螞蟻的形跡,透過收屍者的斜眼瞥視,意圖顯現子孫的不孝,然而,我認為相較於父親、母親的死,祖母的死反而是更加符合自然規律的,無聲無息回歸土地,最後在昆蟲的啃咬與分解中,重新回歸自然的循環中。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在生生不息的時光流轉中,我們失去了些重要的人、深刻的事、褪去的物,卻也重新成為一個煥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