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文人治國的烏托邦演進史
(Foundation,1951)
龐大的銀河帝國覆滅在即。當全宇宙的人都還醉生夢死地活在「宇宙天朝」的繁榮幻象裡時,只有一位科學家,「烏鴉嘴」哈里·謝頓,透過自己發明的一套「心理史學」,計算出了未來的軌跡,提早預料了帝國將亡的事實。
於是乎,哈里·謝頓召集了帝國中的菁英學者們,到銀河邊緣的「端點星」(Terminus),計劃要用好幾個世代來編纂百科全書,企圖在那禮崩樂壞的黑暗時代中,建立一個知識與文化的最後堡壘,一個重建人類文明的「基地」(Foundation)。
這……顯然就是艾西莫夫身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美好幻想吧(笑)。
放心!,這種「文化知識的方舟計劃」還不是這本書最夢幻的想像。
《基地》一書的故事橫跨了100多年,第一章介紹了哈里·謝頓建立基地的緣由與過程之後,接下來的「百科全書編纂者」、「市長」、「行商」與「商業王侯」四章,分別標誌了基地經歷的四種政治型態的演變與轉換。
當帝國已經衰弱的無力控制邊疆地區時,沒有防禦武力的基地,面臨周圍的軍閥、王國一一崛起、自立為王,且各個都覬覦著端點星的科技與繁榮。百科全書委員會的領袖皮爾納,便靠著基地的「核子技術」,讓環伺的列強投鼠忌器;
接著,為了更有效控制周邊各國,基地將「知識」與「宗教」結合,在分享技術的同時,也透過信仰的力量,將影響力伸進了鄰國人民的文化生活,以群眾來箝制這些貴族、軍閥;
然而不理性的宗教狂熱,一方面它拓展的範圍相對有限,二來對統治者來說也是一把雙面刃,很容易被有心人士利用,反過來威脅基地。
因此銀河間的「航商」——這些科技販子,便自己擺脫宗教的束縛,直接用最有效的武器,「金錢」與「產品」,用「通商」的方式滲透入其他世界的政治與民生日常。這才使(由商人領導的)基地,真正地成為一方之霸,擁有了與帝國殘餘勢力抗衡的實力(也許這會是下集劇情?)。
敏感的讀者也許已察覺,基地這種「從理性時代到政教合一,從宗教神權到重商主義,最後資本主義演變成跨國商業的殖民主義」的政治權力之遞嬗,基本上和歐洲歷史發展的進程是相互呼應的!
也許作者是無意識地,受到西方的文化與史觀影響;不過另一種可能是,作者有意地將這種「歷史會不斷重演」的戲碼放入小說,暗示讀者:
並不是哈里·謝頓真的是神機妙算的神人;而是歷史它自有其運行、循環的規律,哈里·謝頓只是用心理史學去瞭解這套規律,「鑑往知來」罷了。
而這樣的情節,除了是展現作者對於人類文史的觀察,以及高明的故事設計之外,艾西莫夫也是藉「基地」在預想,「一群掌握知識的人,可以透過什麼樣的形式去掌控/改造社會」這不也是一種知識份子自溺自爽的幻想嗎?
不難發現,在經歷了二戰之後,身處在冷戰之中,有些作家開始去思索:
「為何人類那麼的愚蠢,要做這麼多自毀前程的事情」、「那麼如果那場毀滅世界的戰爭真的發生,人類該何去何從」,以及更重要的,「那麼我們這些有知識有理想的讀書人,可以做些什麼」等的問題。
看看差不多同樣在5、60年代的《華氏451度》,或菲利普·狄克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等,多多少少都有透露出這樣的思索。
若觀察艾西莫夫的生涯,在5、60年代左右,由於美國太空競賽的落後,艾西莫夫暫且放下科幻文學,投身進科普教育事業的這種行為,更是體現了他身為人文主義、理性主義者的理念與責任感。
這豈不正好與「基地」編纂百科全書、搶救人類文明的偉大情操,相映成趣嗎?
p.s.1「基地」裡的所有政治鬥爭、社會危機,大部分都被艾西莫夫簡單的一筆帶過,所有段落的主角都可以逢凶化吉、拯救端點星。基本上是個真真正正的「烏托邦」。我想如果現在有人要改編這故事的話,將這個世界觀講成「反烏托邦」,揭露一些艾西莫夫沒寫出來的,「知識分子統治」的黑暗面,也許會是另一種高度呢……
p.s.2 看到漫威影集【洛基】第一集的這一幕,我馬上就想到小說裡,銀河帝國首都行星川陀星(Trantor)的樣貌。
在小說中,對川陀星的描述:
「其都市化經穩定發展而終於極致──整個川陀,所有七千五百萬方公里的陸地乃是同一座城市,人口在巔峰時期超過四百億。如此龐大的人口幾乎全數投注於帝國行政事務。」
「看不見地面,地表淹沒在日益龐雜的人造結構之下,除了延綿連天的灰黯金屬外,別無地平線之可言。他知道整個星球的地表,都鋪滿了相同的金屬外衣。很難得看見什麼活動──除了偶而有些旅遊飛機劃過天際──可是億萬人群所形成的擁擠交通,就在這個世界的金屬表皮之下。」
「也看不見綠色,沒有綠色,沒有土壤,沒有人以外的生物。」
很巧妙的,【洛基】第一集中,從「時間變異管理局」看出去的景象,就超級符合艾西莫夫想像中,人類文明發展到極致病態後的樣貌:擁擠、不見天日、冰冷無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