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參加了「出版的未來―後疫情時代如何校準書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座談會,去了解一下在這波疫情當中,出版產業如何力求突破?其實不只疫情,在網路盛行的年代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跟過去實體書的銷售必然會有衝擊,那麼,疫情的出現跟出版產業也不能說有直接的關連,只是將問題更突顯出來罷了!
這個座談會是由中華民國圖書發行協進會主辦,國家圖書館、Openbook閱讀誌協辦,主持人是時報文化的趙董,當天主題的演講者分別是:
(一) 【線上活動vs.閱讀啟動】葉美瑤/新經典文化出版公司總編輯
(二) 【親子天下的數位怎麼轉型】林彥傑/親子天下出版公司研發總監
(三) 【出版蛻變中─聯經的轉型案例】陳芝宇/聯經出版公司總經理
(四) 【DX(數位轉型)時代的暢銷書】岩崎剛人/KADOKAWA集團台灣角川董事長
新經典文化出版的總編輯葉美瑤,講述了線上活動跟閱讀啟動的主題,分享了他們舉辦線上活動的心得。在現在這個年代,出版社、作者端和讀者之間,已經不像是以前將書出版後,放到書店,讀者就會進店裡購買,在這個主題,我聽到的是出版社走進讀者、貼近讀者的距離,去說服讀者理解書的核心與思想。不管是「線上」課程,或是提到直播帶貨,我看到的是新經典利用網路舉辦課程(我沒有看過他們的課程啦!這裡都是分享我在座談會聽到的心得),將「網路」化為自己的工具,行銷書的核心、主旨,讓讀者接受,進而去購買實體書或電子書。
說到這個,我自己是覺得現在所謂的「書」已經不是可以摸到紙本、聞到書香的「書」,所謂「書」,是指「內容」,至於實體書還是電子書,反而是其次的問題了。這個感想,就算聽到後面,也是如此。
而親子天下的研發總監林彥傑提到【親子天下的數位怎麼轉型】,可以說有點延續上個主題,「網路」、「數位」在將內容傳到讀者的手中,成為了一個「工具」,林彥傑總監就有提到親子天下的TA很明確,所以TA,簡單來說就是你的目標族群,親子天下的TA很明確的就是「家長」與「孩子」,他們在數位布局上,做了很大的功夫。不過做了很大的功夫,也不是全部都準備好再上場,當基礎準備的差不多時,他們就已經上陣了,中間遇到有問題再來看怎麼修正、調整?親子天下的TA很明確,所以在「怎麼跟讀者溝通」這回事,就是他們一直在積極做的事。
聯經的陳芝宇總經理所談的也讓我印象深刻,聯經是個老品牌了,在市場上我個人將它歸為「元老」級了,陳芝宇總經理說了一句話:「團隊成員不同,事情也不同。」也就是「團隊轉型」。人因為年輕化,所做的事能夠更貼近市場的期望。在這裡,陳芝宇總經理提到他們的「妖怪臺灣」(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4721)這套書不斷的IP化,為IP創造新的故事,將文學與異業結合,卻又不失他們原有的「人文」品牌。
陳芝宇總經理提到轉型不只要變現,還要變大,數位思維才會有不同的局面。強調服務要升級,也以書和作者為核心,發展課程,這又和葉美瑤總編輯提的【線上活動vs.閱讀啟動】是頗為類似的。
第四位是臺灣角川的董事長岩崎剛人,提到【DX(數位轉型)時代的暢銷書】,可能我在輕小說時代,就比較認識角川的定位,所以董事長在介紹角川時,心得比較不多,不過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角川的族群一向都很明確,他們將「異世界」的故事銷售給CHILL的讀者,這類的讀者愛好跟現實有差距的故事,角川在提供這樣的服務。最近角川有個新平台「KadoKado 角角者」,每次我看臉書都會跳出來XD~~就是全新的小說連載平台。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讀者的需求也五花八門,出版不光是出版,更是提供讀者的需求。從新經典、親子天下、聯經、角川來看,會發現不同TA的需求就不一樣,有人喜歡較具人文氣息的內容,有人喜歡輕鬆的內容書籍,撇除了「書」這一回事,「內容」與「內容的傳遞」就是思考的方向。像現在很紅的「聲音經濟」,未嘗又不是書籍的「聲音化」?在「內容傳遞」這回事,許多業者都正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