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022年的開春,就適合來本2019年出版的經典-【原子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突然充滿鬥志的季節

邁向新的一年,總是許多人趁此制訂新的計畫、執行嶄新的行動,生氣勃勃地邁向未來的一年。

你習慣做些甚麼讓自己擁有「重新出發」的勇氣呢?

我自己習慣在開春時「整理東西」,把雜亂的抽屜整理一下、為來年設定新的email資料夾、把銀行帳戶整理一下等,我後來發現「完成」這些小事,會讓我感到莫大的「成就感」。

我自己稱這種簡單可完成的小事為:小小勝利!

在一年開頭時,就累積一些小小勝利,讓我的身心在面對來年的挑戰時,會感到有源源不絕的勇氣。

然後是突然就消氣的季節

但人的天性是懶惰的,大概就過個幾個月,我就會開始自然而然「發展別的興趣」了,主要原因是我年初立定的志向,我不清楚我「為何需要做到」。

那大多是看過別人達成的成就,然後我自己覺得:「也許我也能做到,而且做到後也會對我自己很不錯吧。」,於是就改列為自己新年的新目標。

想當然爾,這類目標的動力相當的虛無飄渺,若能維持個幾個月,也算是相當有恆心耐力的人了。

這類的放棄,常為自己帶來莫名其妙的喪氣感。

也許周遭的人根本沒有發現自己有任何改變,但自己內心卻為了背棄自己年初的承諾而感到自責,這類「小小失敗」,其實就是小小勝利的反面教材,累積久了一定會對自己的自信產生打擊。

習慣-人生最早的自動化專案

幾乎所有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對於「習慣」都有名言佳句,甚至是在對於自己後代的家訓警句上,更是再三強調好習慣的重要性,以及壞習慣的破壞性。

我自己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當然也會注重習慣的養成。
以前常聽到習慣的養成要花多少天,但這個說法其實漸漸不被信任了。如果習慣的養成跟執行的時數有關,那為何所有的「壞習慣」,都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取代好習慣呢?

所以培育孩子跟自己養成一項新的好習慣時,請不要再用笨功夫下苦功了,了解一下學理上的理論,透過實作去感受學理正確與否,會讓我們人生中不斷要面對的「自動化專案」-習慣,變得更容易且有效率喔。

原子習慣的作者是誰?

James Clear的身分,我查了一些網路資料後,頂多可以說是一位在「習慣」這個領域的意見領袖〈KOL〉,他有一個突破百萬人訂閱的電子報〈資料來源:James Clear Twitter, 2021/01〉跟線上課程,據說有些企業跟球隊採用他的做法進行訓練。

雖然他目前的著作「僅有」這本書,但這本書厲害的地方,不僅是熱銷,而是「長期熱銷」。根據昨天〈2022/01/01〉的新聞,各書店陸續公布2021的熱銷排行榜,而遠在2019年年中出版的「原子習慣」,竟然還名列前茅!

全球銷量累積突破500萬冊,台灣更是銷售45萬本,佔全球9%。
-中央社轉述方智出版社主編黃淑雲

這本書在說些甚麼?為什麼那麼受歡迎?

這本書主要在講解「如何養成」習慣?
我們可以觀察到市面上對於「實戰類」的書籍或文章接受度較高,「如何XXX就上手」的書名,常常會吸引預計入門某特定領域的初學者。

相對的,對於「心法」、對於「善後」跟「風險控管」,願意去了解的人就相對較少了。

以我自己的系列文章舉例,「為什麼我鼓勵上班族要先買一間自住的房子」,我分別從「認清需求」〈Why〉、「如何買到」〈How〉、「風險控管方式」〈What〉,寫了三篇的文章,這三篇文章都很受到歡迎,但也可以明顯看出第二集的「如何買到」,瀏覽人數是最多的。

因為「如何去做」的實戰型書籍,有以下優點:

  1. 受眾明確
  2. 買書未必是要拿來讀的,有時候是那本書提供一種「夢想」。
    如果這本書有提供一種讀者心目中想成為的樣子,那就很適合成為暢銷書,沒有人會反對好習慣帶來的好處,而且我們人人都想要有好習慣。
  3. 知識型產品有「預算排擠性」,相同領域的書籍,消費者會再三比較後,選擇相對覺得「划算」的商品,而且很有可能會再也沒有購入相關領域書籍的需求。
    越實用的書籍,消費者會覺得越划算
    所以不買書的人,偶爾也會買些旅遊書或是料理的書,再不然買些投資理財或親子教育的書。

但也別小看了這本書,單單靠以上這些表面功夫,是「不可能」長銷熱銷的。

《原子習慣》裡面講的東西,我自己親身實驗過,的確是有用可行的方式。
有時候我們還來不及找到完整的實證跟實驗理論來解釋所有的事物,可是如果有效可行,Why Not?
也許是心理學,也許是PM的思考邏輯,也許是吸引力法則,也許是風水,也許是運氣。

身為商科PM,我不把質疑跟求證列在那麼「至高無上」的地方,我講求「正確的資訊」,以及「風險跟效益的評估」,商業本來就是社會科學

多做一些風險有限、但獲益無窮的小小投資,Why Not?
不能因為偶然一次的小投資虧損了,就認定某個方法完全無效。
凡事都是「機率」跟「風險效益」的問題,絕對不會是單純的是非題。

人生沒有單純的是非題。
-商科PM

《原子習慣》這本書教你如何養成習慣

  •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進入常見的四個步驟之前,很多讀後心得的文章都忽略了這句話。

內在動機的終極型態,就是讓習慣成為身份認同的一部分。
覺得自己是想要這樣的人是一回事,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又是另一回事。
- James Clear

以常見的「想戒除吃垃圾食物」的習慣來說,根據作者的講法,比較一下以下兩位的講法:
「抱歉,我在減肥,不能吃垃圾食物。」v.s. 「抱歉,我不吃速食的。」

我們相信後者成功機率較高,因為他已經將這個習慣融入到身分認同了,是由內而外的內在認同跟動機來驅使這個習慣。

本書提到行為改變的四條法則,以下我列出幾點書中筆記供大家參考。
但細節我還是鼓勵大家自行閱讀,因為本文主要是介紹這套方法的存在,並且讓大家知道其實這套方法,其中的執行過程也是跟「PM邏輯思維」相符合,完全是可以把培養習慣當成專案管理的。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
    習慣堆疊的公式: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誘惑綑綁是讓習慣更有吸引力的一種方法,這個策略是將「想要的」行為與「需要的」行為配對。
  3. 讓行動輕而易舉
    最有效的學習形式是實行,而非計畫。
    把重點放在行動,而非啟動。
  4. 讓獎賞令人滿足
    人類的大腦演化為優先考慮立即的獎賞,而不是延遲的獎賞。
除了以上正面的表列,其實作者還花心思列出了「負面表列」。
就是如何利用相同的技巧,透過設計「讓壞習慣更難回歸」,這點讓我很佩服作者的用心。

以下我利用「PM邏輯思維」來協助大家記住《原子習慣》的改變行為法則。

  1. 改變身分認同=Why〈內心對身分的渴望〉
  2. 顯而易見的提示=How〈外顯〉
  3. 對自身有吸引力=How〈內尋〉
  4. 輕而易舉的行動=What〈Action〉
  5. 立即的獎賞=What〈自動化下一個習慣〉

千萬不要忘了第一點,由「內在出發」的行為改變,這也是我們文章裡常提到的「Why」。
以減肥來舉例,很多人是先想變瘦〈結果〉,然後執行某種進食法〈How〉,這類的方式很難養成習慣〈自動化的行為〉,因為「身分的認同」尚未達成。

透過這本書的介紹,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都能朝自己心目中渴望的「身分定位」,順利地大步邁進。


raw-image

請記得按下追蹤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免費註冊一般公民,推薦人:tomatochuan,好人一生平安呀!》。
【直接的鼓勵】讓我分享更多的創作,歡迎用此連結加入Likecoin讚賞公民

商科PM是擁有10+年經驗的科技業PM主管,我嘗試分享「理性的思維」與「商業的觀察」文章、別忘了按下追蹤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本書在我心目中排名前三。太實用的好書。 而且是我唯一照做有產生效果的。(這樣講好嗎 XDD)
商科PM-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03
哈哈 很好很好XD
Mr.S-avatar-img
2022/01/03
好棒的文章,用減肥的例子來說明原子習慣真是貼切!(2022年我很需要XD)
商科PM-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03
我也很需要、哈哈哈XD
avatar-img
商科PM的沙龍
157會員
59內容數
針對PM職涯五個階段更深入淺出的介紹
商科P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1
【經理人必備五種心態】這篇經典文章,符合我的「PM思維邏輯」中, 由【Why>>How(外)>>How(內)>>What】的思維邏輯, 本質上就是不斷「由內而外」、「以終為始」的成熟心態。
Thumbnail
2023/11/11
【經理人必備五種心態】這篇經典文章,符合我的「PM思維邏輯」中, 由【Why>>How(外)>>How(內)>>What】的思維邏輯, 本質上就是不斷「由內而外」、「以終為始」的成熟心態。
Thumbnail
2023/07/02
這篇文章要討論的主題:「權力的來源」。 是的,我要從「力量」的權力,來分析它的來源。
Thumbnail
2023/07/02
這篇文章要討論的主題:「權力的來源」。 是的,我要從「力量」的權力,來分析它的來源。
Thumbnail
2023/01/26
當情境「非常不利或非常有利」時,具「任務導向」的領導者較能發揮影響力。 當情境「中等有利」時,具「關係導向」的領導者比較能發揮影響力。
Thumbnail
2023/01/26
當情境「非常不利或非常有利」時,具「任務導向」的領導者較能發揮影響力。 當情境「中等有利」時,具「關係導向」的領導者比較能發揮影響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每個人都知道建立成功的重要性,但卻鮮少有人能夠像 James Clear一樣,建立完善的習慣養成系統來加以堅持,原子習慣一書概要來說其實就是以下四句話,並且提供了這四句話各自的方法和竅門來讓讀者使用在生活中,進而培養好習慣、逃離壞習慣。
Thumbnail
每個人都知道建立成功的重要性,但卻鮮少有人能夠像 James Clear一樣,建立完善的習慣養成系統來加以堅持,原子習慣一書概要來說其實就是以下四句話,並且提供了這四句話各自的方法和竅門來讓讀者使用在生活中,進而培養好習慣、逃離壞習慣。
Thumbnail
時間過得太快,2022年第一季就這樣要結束了,回顧過去的三個月自己忙了些什麼,但似乎並沒有什麼是值得一提的,畢竟每天都在時間的浪裡載浮載沉,於是又重新了翻開原子習慣這本書,想在新的一季重新振作,拿回時間的自主權。
Thumbnail
時間過得太快,2022年第一季就這樣要結束了,回顧過去的三個月自己忙了些什麼,但似乎並沒有什麼是值得一提的,畢竟每天都在時間的浪裡載浮載沉,於是又重新了翻開原子習慣這本書,想在新的一季重新振作,拿回時間的自主權。
Thumbnail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從小到大我們都被師長教導養成「好習慣」,但談何容易? 《原子習慣》能蟬連台灣書榜2年,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知易行難,人類天生遵循「最小努力原則」,每天內心的小惡魔總是露出邪惡的微笑,主宰你成功生活的養成。 以下是作者建議作法: 建立新習慣四步驟:
Thumbnail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從小到大我們都被師長教導養成「好習慣」,但談何容易? 《原子習慣》能蟬連台灣書榜2年,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知易行難,人類天生遵循「最小努力原則」,每天內心的小惡魔總是露出邪惡的微笑,主宰你成功生活的養成。 以下是作者建議作法: 建立新習慣四步驟:
Thumbnail
改變身分認同=Why〈內心對身分的渴望〉 顯而易見的提示=How〈外顯〉 對自身有吸引力=How〈內尋〉 輕而易舉的行動=What〈Action〉 立即的獎賞=What〈自動化下一個習慣〉
Thumbnail
改變身分認同=Why〈內心對身分的渴望〉 顯而易見的提示=How〈外顯〉 對自身有吸引力=How〈內尋〉 輕而易舉的行動=What〈Action〉 立即的獎賞=What〈自動化下一個習慣〉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能夠善用每個時刻建立的微小習慣,將可帶來巨大的成果。 那…要怎麼開始建立好習慣呢?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能夠善用每個時刻建立的微小習慣,將可帶來巨大的成果。 那…要怎麼開始建立好習慣呢?
Thumbnail
先說結論,這一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最有價值的書,本書策略是以「習慣」的腦科學、心理學背景出發,在不悖逆人類「本性」的情況下建構出的方法。結合好所習慣與壞習慣對比的實驗,令人深深吸引想要讀下去與原來我就是這樣被習慣控制而不知的讚嘆。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
Thumbnail
先說結論,這一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最有價值的書,本書策略是以「習慣」的腦科學、心理學背景出發,在不悖逆人類「本性」的情況下建構出的方法。結合好所習慣與壞習慣對比的實驗,令人深深吸引想要讀下去與原來我就是這樣被習慣控制而不知的讚嘆。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
Thumbnail
在這次的「我的閱讀排組」專題中,想為書友們介紹一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佔據暢銷榜的熱門主題:「習慣」,本文挑選三本書與大家分享,請讀者不吝給予批評與指教。
Thumbnail
在這次的「我的閱讀排組」專題中,想為書友們介紹一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佔據暢銷榜的熱門主題:「習慣」,本文挑選三本書與大家分享,請讀者不吝給予批評與指教。
Thumbnail
圖片取自網路 今天的好書推薦是「原子習慣」。 之前就一直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但一直覺得,這不就是一本教我怎麼養成習慣的書嗎?市面上這種書很多,所以一直沒有放在心上,一直到後來讀書會要求,我才去買了這本書來看。 其實在看本書之前呢,我一直覺得習慣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養成的,無法借助外力,所以我對於有些習
Thumbnail
圖片取自網路 今天的好書推薦是「原子習慣」。 之前就一直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但一直覺得,這不就是一本教我怎麼養成習慣的書嗎?市面上這種書很多,所以一直沒有放在心上,一直到後來讀書會要求,我才去買了這本書來看。 其實在看本書之前呢,我一直覺得習慣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養成的,無法借助外力,所以我對於有些習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習慣是自我成長的複利,微小改變的複利效應比瞬間改變還重要。 2.要自我成長,重點不在於做什麼,也不在於怎麼做,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 3.環境比自制力還重要,要改變習慣,先從改造環境開始。 不拍拍也不鞭策,告訴你實際該怎麼做 《原子習慣》是由美國作家James Clear所著,其核心的論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習慣是自我成長的複利,微小改變的複利效應比瞬間改變還重要。 2.要自我成長,重點不在於做什麼,也不在於怎麼做,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 3.環境比自制力還重要,要改變習慣,先從改造環境開始。 不拍拍也不鞭策,告訴你實際該怎麼做 《原子習慣》是由美國作家James Clear所著,其核心的論
Thumbnail
從出版(19年6月)到我寫文的現在(20年2月)整整9個月,這本書沒有1個月是沒有上暢銷榜單的,足以可見這本書有長紅。 為什麼這本講習慣的書會這麼紅?為什麼就連我對這種工作成功法類型的書不感興趣的人都拿起來看,看完甚至讚揚不已?
Thumbnail
從出版(19年6月)到我寫文的現在(20年2月)整整9個月,這本書沒有1個月是沒有上暢銷榜單的,足以可見這本書有長紅。 為什麼這本講習慣的書會這麼紅?為什麼就連我對這種工作成功法類型的書不感興趣的人都拿起來看,看完甚至讚揚不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