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很恐怖,但是,不管你稱呼它是喪屍、殭屍還是活屍,這緩慢蠕動的活死人,是流行娛樂文化裡最偉大的象徵之一。當現今許多小朋友早就不相信聖誕老人時,他們卻仍然相信喪屍很恐怖——他們接受的十二年國教裡,可沒有喪屍會吃人的資訊。我們都知道喪屍會吃人、口中會發出模糊不清的嗚咽聲、食慾似乎永遠不會滿足。這些教科書沒教的知識,跨越了國籍、種族與文化的隔閡,大家都知道,要阻止這些無肉不歡傢伙的唯一方法,就是打爆它的頭。
大部分喪屍並不挑食,有些喪屍特愛啃食人類的大腦——《活死人歸來》(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或稱《芝加哥打鬼》)的喪屍就是這麼特別的饕客,他們不吃肉,只吃大腦,而且行動迅速,不會與你玩無聊的龜兔賽跑。他們還能保有個人意識,也能與人類對話……這麼聰明的喪屍,幾乎只是飲食習慣與活人不同而已。這是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他們吃腦維生的關係?完全是「吃腦補腦」傳統的最佳代言人。
這樣說來,提莫西威斯坦恩與布萊德利沃特克,這兩位對腦部非常有研究的神經科學家,又同樣是《活死人歸來》的忠實影迷、同時熱愛這個系列的固定喪屍角色塔曼(雖然塔曼的頭在電影裡常常被打)。他們會聯手撰寫一本大腦與喪屍關係的科普書籍《喪屍腦科學》,就一點都不令人感到奇怪了。我們儘管如此熟悉喪屍,清楚他們總有著血肉糢糊的軀體,但卻從來不清楚他們腐爛的大腦裡是怎麼運作的?你也許以為喪屍只不過是恐怖宗師喬治羅梅洛的創意幻想,事實上,《喪屍腦科學》從人類腦部與神經系統的運作機制分析,告訴你,幻想有時不只是天馬行空。
遊戲《Stubbs the Zombie in Rebel Without a Pulse》
喪屍是如何分辨同類與食糧的?他們如何「感應」人類的存在?喪屍是如何讓四肢動作的?喪屍是如何喪失理性的?這些恐怖電影未必有興趣替妳回答的問題,在《喪屍腦科學》裡都有醫學上的解釋——重要的是,提姆與布萊德這兩位資深宅男,會用最風趣、最宅氣沖天的方式,為你解釋那些神經傳導機制是如何運作的。例如,《陰屍路》裡的主角們,在被迫穿越一條充滿殭屍的大街時,他們在身上塗滿血污、披掛內臟肉塊,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喪屍,而他們居然成功了。如果你覺得《陰屍路》介紹的喪屍cosplay太過荒謬,《喪屍腦科學》卻要告訴你,對這些科學家而言,這種作法可能非常有用。
事實是,每個喪屍都曾經是一個人類,他們在不幸遭到喪屍病毒、軍方毒氣、或是被嗜血的殭屍狗咬上一口之前,他們還是與我們生理構造相同的人類(說不定比我們還健康)。而人類並不單單只是會思考的柔軟蘆葦而已,我們的體內運作機制宛如一個小宇宙,而比起頭上80公里外的真空宇宙,我們甚至未必更清楚每個人身上的體內宇宙。每個人都知道,人類的嗅覺並不是大自然生物之間最靈敏的,可愛的狗狗鼻子就比我們靈敏 10~100 萬倍以上。但是,某些視障者卻能敏銳地閃開地上的阻礙物,《喪屍腦科學》告訴我們,那很可能是因為視障者的嗅覺比明眼人更為敏銳,而他們可以「聞出」環境的變化。
嗅覺可以直接刺激大腦某些認知能力活躍的區域,甚至可以直接觸發我們過去的回憶。健康的人類可以利用五感從各種面向探索世界,但我們也因此減少了各種感官的訓練程度,以及它們原本的感應能力。對喪屍來說,他們的五感很可能並不完全,而嗅覺很可能就是他們用來「感應」的主要工具,他們能聞出彼此的存在,也能聞出好吃的肉肉在哪裡。這樣才能當你躲在他們目不能及的衣櫃時,他們卻仍然能為你食指大動……進而扒開衣櫃大門準備開動。
《喪屍腦科學》不需要妳的生物學科背景,也不需要你的深厚喪屍電影經歷,因為人人都認識喪屍的喜好與咿咿啊啊的行為模式,這些從《陰屍路》、《活死人之夜》、或是《活人甡吃》裡學到的殭屍小常識,就能讓你從這本書裡得到十足的樂趣,喪屍不再是故作玄秘的神奇存在,因為他們與我們「本是同根生」。在那遙遠的喪屍末日來臨前(這本書也教你如何有效地對抗喪屍),某種程度上,《喪屍腦科學》也在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大腦與神經,讓你更清楚在自己尚未變成喪屍之前,你的大腦與神經是如何讓你更加享受這神奇的世界。
※你可以在這些地方買到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