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23世界閱讀日,謹以本文,回憶從前的書街風華與書店回憶。
圖片來源:二郎的部落格 bit.ly/3g8DK3k(若引用不妥,懇請原作者告知,萬分感謝)
一提到書街,許多愛書人不免會想到:充滿人文氣息的巴黎塞納河畔;對二手書情有獨鍾的朋友,可能會想起東京的神田神保町古書街;或許有人也會聊起北京的琉璃廠或上海的福州路。而對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台北人而言,兒時印象最深刻的書街,就是重慶南路書店街。
小時候,到重慶南路逛書店,是我家每逢重要節日的必備行程。當時家裡沒有轎車,也壓根還沒有四通八達的捷運,要去台北市中心,得先在家附近的站牌等上好一陣子的公車,時常因為車上人已經太多,完全擠不上去,所以得耐心再等下一班。等到擠上車大概又顛簸了近50分鐘後,在忍受無比悶熱與汗臭味之後,終於在銀行附近的站牌下車,內心大聲歡呼:耶~重慶南路到了!
我們一家通常會先跳到對街,經過商務印書館,再走過專賣教科書的「三民書局」,這時爸爸總會停下來對我們說:「你們先往前走,我等會兒再去找你們。」於是我們母子三人總是很有默契的點點頭,因為我們知道,軍事&歷史狂老爸又要去三民書局挖寶了。
爸爸口中的「終點站」是哪裡呢?
就是當時位在重慶南路和衡陽路交叉口的「東方出版社」。
話說東方出版社在日本時代名為「新高堂」,外型是與總統府同款設計的三層樓高紅磚建築,是當時最大的書店,專賣(壟斷)公小學校教科書、辭典以及配合政府政策的出版品。戰後,「東方出版社」於1945年正式成立,是台灣本土成立的第一家出版社。
根據我搜尋到的文獻指出,戰後的東方出版社初期一樓規劃為賣書、二樓一塊地出租給人專賣西文書與日文書,三樓則是東方出版社編輯部。當時的三民書局尚未成立,原本只是三個年輕小伙子在東方出版社門口,佔一小角落販售雜誌與書的小攤子,據說當時東方出版社老闆頗感困擾,還曾把小伙子們趕了一頓。只是沒想到後來這三個年輕人合夥在不遠處落地生根,一步步建立起「三民書局」,後來由合夥人之一劉振強先生奮力打拚,小書店也漸漸發達起來,甚至成為當時學術出版品的舵手。
對於兒時的我來說,東方出版社就像是個「快樂天堂」,去東方出版社看書彷彿是種「朝聖」的行為,同時也是件無比快樂的事。
東方出版社不只賣書,編輯部也規劃出版與翻譯引介了許多好看的兒童讀物,例如:《東方少年文庫》《叢林奇談》(翻譯日文書並改寫而成)、《中國戲曲故事》、《世界偉人傳記》,也編了給青少年閱讀《東方少年月刊》。當然,更不用說那套一字排開、孩子競相爭讀的黃皮封面《亞森羅蘋全集》。在當時,亞森羅蘋的名氣可是高過福爾摩斯呢!
我個人認為當時的東方出版社會這麼吸引小孩子,可能有幾個因素:
- 當時的地方小書局是不可能在店裡進數量如此龐大、書種如此繁複的各式書籍,因此,走進一間大書店,就好像走進大觀園,自由自在、令人極度興奮。
- 東方出版社位處繁華的市中心,店內顧客數可說是盛況空前、人山人海!尤其是過年時,舉目所見整個地板、樓梯全都坐滿了人,偶爾還會聽見「啊,好痛」的慘叫聲,因為連走路的地方都沒有,大家都要跨越手腳、踩著空位走路。這個兒時印象實在太過鮮明,自此後很少看過這種盛況……
- 當時社會盛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書櫃取代酒櫃」等價值觀,書成為一種文化資本、知識水準與身分的象徵。尤其是過完年,父母總會抽一點紅包錢給孩子買書;孩子也趁此機會海挑一大疊書,爸媽往往眉頭都不皺一下的就迅速結帳了。也因此,當時每逛完書店,幾乎是人手一袋書提著離開的。
- 我記得小時候的東方出版社,一樓擺的是各家暢銷新書,二樓是相當齊全的好幾櫃東方出版品。但最特別的是,二樓竟然還擺有幾台電動玩具(不知道是誰出的點子,實在是太有趣了)。因此常見許多小朋友摩拳擦掌的齊聚在電玩區,偶爾還會傳來小男孩被媽媽拖著離開時狂哭的聲音......當時年幼的我便隱約感覺到:「哦,原來書最強大競品不是書,而是電動(電子媒體)啊!」(如今看來,又更加貼切了)
後來,小女孩漸漸地成長。國中、高中、大學都是在台北念書的我,隨著一次又一次踩踏著重慶南路書街的路線,視野與心胸彷彿也變得愈來愈廣闊。每一次,我都會在週日早晨抵達書街,一直逛到傍晚才會回家。
「圖書館式」的三民書店位在書街最中間,書目一應俱全,待在那兒就足以消磨半天時光;「百貨公司式」的金石堂書店就開在東方出版社對面,以各式各樣的文具與商品吸引顧客目光,冷氣夠強,極舒暢!但在那裡,你比較容易找到暢銷書,冷門書?抱歉,要買就要耐心等進貨……
重慶南路這條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書街,儼然成為我青春歲月裡,每當內心感到孤寂時的最佳去處。每一趟書店之旅,都期待著將與哪本書相遇,遇見了,便欣喜的默默對書說:「原來你也在這裡。」
那種彷彿是「命中注定遇見你」的情愫,總會發生在當自己尋獲與心靈契合之書時,相反的,平時與人相遇,則很有這種「觸電」的感覺。
這麼說起來,少女時代的我自然是有點孤僻又憂鬱,但這樣的尋書樂趣卻讓我上了癮。後來曾在日本小說家三浦紫苑的書中看過這段話:
「書,一定會回應你的所求。」
是的,我也這麼深信著。
如今,重慶南路的書街風華已經不再。現在的東方出版社原址變成日本藥妝店(還是嗎?唉,又一陣子沒逛重慶南路了)。東方編輯部後來遷居至承德路,重慶南路上的書店只剩三民書局屬最大家。建弘書局於2019年熄燈,天龍書店依然屹立不搖……
書街的沒落顯現出社會的變遷以及現代人生活與閱讀方式的轉變。不只是重慶南路,當今世界各地的「書街」隨著生活方式及購物習慣的變化而逐漸凋零,實體書店的蕭條象徵著人們購書習慣的轉變,這也是現實中再真實不過的狀況。
但我依然記得那些尋書的美好時光,每一間書店散發著屬於自己的光芒,像極了夢中發著光的神奇場景,永遠讓人感覺這麼迷人、充實、又自由自在。
「我最愛去的地方就是書店了!」小時候的我總是對大人這麼說著。
我永遠記得那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