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小說創作的書籍,以前我介紹過一本「
作家談寫作」,當時我提到一段話:「像我這種自己寫小說寫著玩,而且已經寫那麼多年的人,要去看技巧方面的內容,老實說有點無聊,因為寫久一點的人早開始摸索公式以外的東西了。」
是這樣沒錯,但我這次試讀的這本「作家之路」,可是本不折不扣講述技巧的書籍,但卻一點都不無聊啊!
原因是這樣的,他不是告訴你什麼起承轉合,而是提起「原型」,也就是所謂的典範系統。
常看各類書評的人,應該會注意到常會有人說「某某題材已經寫到爛了」、「某某劇情是理當然的」、「某某進展要我來寫也是這樣」、「某某梗已經被人家用不知多少遍」,至少我就常這樣講。
是低,大家會「注意到某些梗」,是因為書看到某一個數量以上的人,大概都會開始歸納出一些公式,也就是形成某些原型架構,反正故事就是要這樣進展才有辦法寫下去。
但注意歸注意,若真去系統化的歸納這些東西呢?答案就是這本「作家之路」。
這一點很有趣,通常像我一樣有在從事小說創作的人,常會發下一些宏願,最基本的就是「我要寫人家沒寫過得東西」。
對啦!故事是原創,但架構呢?
很殘酷的是,架構基本上都一樣……你看這本書就知道了。
這一點也很有趣,因為當你正視這種原型存在的時候,反而能把力氣花在一些比較有用的地方--比方說讓主角更慘之類的,反正這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本書其實也是有個原型,是以坎柏的經典著作「千面英雄」為架構來發展的,「千面英雄」這本書我沒詳細讀過(不容易下嚥),但有大致瀏覽,以前也在社團討論當中聽學長講過,加上以前上心理學時有上過榮格的課,所以稍微知道內容。
基本上,他把英雄(不是一般定義中的英雄人物,而是指一個成長歷程--通常剛好會是主角的經歷)歸納成幾個原型,並把成長過程流程化--以心理學為依據。
詳細的就不提(自己看書去吧),不過用最偷懶的方式來講,就是:好端端的卻出了事情==>主角想辦法解決他==>最後「跨過」(不見得有解決,或者單純的解決)困難==>獲得成長。
要注意的是,有時候獲得成長的不是主角,而是讀者(很多悲劇都是這樣的設計),端看作家的設計。
小說裡的劇情,基本上就是讓人物去經歷「事件」,但一個有意義的內容,就表示會有前後的「改變」(成長),所以這樣一來,原型就被歸納出來了,而一個「合理」(看起來不會怪怪的、可以賣錢的)的典範架構於焉誕生,而且還難以違背。
既然然以違背,還不如乖乖的把典範學好,在這個架構上去做發揮。
本書詳解主角原型以及必經的十二項歷程,同時佐以大量電影故事當例證(證明所有的好萊塢電影都是相同架構……至少票房好得都一樣),這種說服力可還真強,畢竟人家票房擺在前啊!
這也讓我開始拿自己寫得「歸途」來檢視一下,看看有哪裡出了問題……
話說回來,這本書雖然講得是技巧,但卻是更加原則性的東西,也就是說,有著實用上的價值--提供反省用途,這跟一般告訴人家如何「討好」的寫作書可不一樣。
有在從事創作的人不要錯過這本書喔!不只是寫小說,畫漫畫、寫劇本,反正有編故事需求的人都很推薦看這本,而喜歡小說、電影,尤其寫歡寫評論的人,這本書也很實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