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改變,退休的定義與內涵也改變了。
以前人常說,辛苦一輩子,退休後要好好享受人生,於是整天遊山玩水,逍遙過日子。
但是現在不以工作賺錢區分退休前或退休後,而是以第一、第二及第三人生的不同階段來過生活。
所謂第一人生就是成長學習被照顧的階段,第二人生就是成家立業,工作家庭兩頭忙的階段,第三人生就是以前所謂的退休,也就是孩子長大離家,我們卸下照顧者角色後的人生。
如今壽命愈來愈長,退休後的確有漫長的光陰,足供我們享受第三,甚至第四階段完全不同的人生,換句話說,這個時代除了賺錢養活自己或照顧家人之外,的確有機會投入自己的興趣,追求自己的夢想,活出精采而豐富的人生。
當然,我們可以不結婚,不生小孩,但是沒有辦法不老。我們不能期待政府給的福利可以照顧我們一輩子,而且我們不只要活得久,還要活得好,如何面對終將來臨的老年及死亡,絕對是我們這一生最重要,且無法逃避的課題。
若以儲蓄的概念來比喻,預約退休存摺,有四個面向,首先大家想到的是就是要有足夠的錢養老,也就是財務規劃方面;第二是健康,不管是養生或保健,健康的長壽才是真長壽,但是年輕時再怎麼糟蹋身體似乎都還有體力對付日常生
活,但是有道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年輕時任性揮霍身體,年紀大了就必須連本帶利還,所以該如何及早建立好的生活習慣,善用醫療科技與醫藥新知幫自己養生,絕對是自己的責任。
再來是幸福快樂的追求,當我們有錢可以生活,有體力可以行走,那該如何活得快樂?
有研究顯示,幸福感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良好的人際互動,也就是周遭是否有好朋友以及關係親密的家人,另一個讓我們覺得自己此生沒有白活,覺得很開心的條件,是能將自己的時間花在自己看重跟在乎的事情上。
最後是意義的追求,也就是生命價值的確定,也是我們內心深處喜悅與寧靜的來源,通常這種生命價值的呈現,往往是來自於公益利他的付出。
這四個面向,其實簡單說,也可以說是「身心靈」的全面觀照,金錢與健康是照顧到我們這個物質性的軀體;而來自人際關係的幸福感就是心理精神方面的滋養;最後意義的追尋就引導我們到靈性的層次。
我們常常忽略掉的退休準備,就是貯存一些有共同生活經驗與回憶的老朋友,因為,當我們沒有工作負擔,有了大把時間也有足夠的錢不虞吃穿之後,我們快不快樂的來源,最關鍵的就是我們身邊有沒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了。
另外還有一個狀況就是,退休後不知道該做什麼也不知道從何開始尋找新的興趣,或許只要在跟朋友聚餐或偶然結識新朋友時,問他們:「最近有什麼新鮮事?」或直接問他們現在正在學什麼做什麼消遣,然後仔細聆聽,記筆記,接著就自己也去嘗試看看。
我的計畫是跟剛剛退休的太太進行「大叔大嬸逛大街」,給自己一個挑戰,每個星期兩個人要一起到一個我們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或者三十年以上沒有去過的),或者參加一個從來沒有參加過同類型的活動,或者做一件自己從來沒有做過或體驗過的事情。
說是挑戰,是因為如果沒有很明確地訂出具體目標來要求自己,一定會有各種藉口與突發狀況讓自己無法持續,而且規定每週做一件新鮮事,而不是自己最喜歡或最自在的事,也是刻意地勉強自己走出舒適圈,把自己丟到不熟悉甚至全然陌生的地方,人在這樣的情境下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處在警備狀態,也就是重新激發出對外在世界的主動觀察與探索,這是製造「熱情」的元素。
另外強調新鮮陌生沒有經驗的事,也是強迫自己脫離數十年來在職場上養成事事都很明確都在掌控中的習性,讓生命重新回到充滿各種可能的神祕狀態。是的,當我們願意鬆開規劃的人生,令人興奮且美好的生命才會在我們面前展開!
年輕時我們往往會以為現在不做某件想做的事,以後還有機會,但是退休後心態要調整,要時時提醒自己,往後人生大部分的事,不是「現在」(now),就是「永不」(never)。因此,在此時此刻,我們會真心對待每一個出現在我們面前的人事物,因為每一剎那,都是永不再現的緣分啊!
退休在當代的意義是,不管我們現在幾歲,都必須預先做準備,但是直到告別世界前,我們也不該從生活中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