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看了【流麻溝十五號】,終於了解為什麼大家對於這部電影有褒有貶,但我個人認為,只要打開的方式正確,這部電影是十分值得推薦的。
——表面上【流麻溝十五號】是一部紀實意味的電影,但他其實是一部在電影院裡上映的舞台劇。
將歷史人物角色化
出品人姚文智和導演周美玲在受採訪的時候曾說:
電影處理的都是真實事件,但角色則是將原型綜合戲劇元素的虛構人物。當年女性犯人編號到九十幾號,可是戲裡從一百多號編起,為的是避免『對號入座』。
整部戲劇的設計其實是以綠島女性政治犯為藍本,將真實人物「角色化」之後設計出來的故事。三位虛構的女主角:余杏惠、嚴水霞和陳萍各自代表了被無辜牽連、在獄中逐漸思想覺醒的台籍女性,一開始就有意識反抗的革命推動者,以及在時局中被推到台灣牢獄中的外省籍女性。她們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綠島,同樣面對強迫勞動和思想改造教育,在夾縫中尋找自由與反抗的空間。韓戰的爆發改變了政治犯們的命運,蔣經國巡視綠島又帶來另一波政治風暴。管理者渴望犯人們「表現良好」,強迫他們「自願」參加良心救國運動,但囚犯們消極的表現觸怒了獄方,開始搜集囚犯們微小抵抗的證據,羅織罪名、刑求逼供,最後冠上「綠島再叛亂案」的名義,處決了一批犯人。電影的故事軸線沿著「綠島再叛亂案」的歷史展開,為了填補故事性及簡化複雜的政治脈絡,加入了許多不自然的場景與對話,並且用許多男女愛情、超越立場的同情連接劇情,稍微了解這段歷史的人便會感覺到這部電影的「失真」,忍不住在內心瘋狂吐槽。
尋找與觀眾的敘事「接點」
到底要怎麼把政治犯的故事改編出來,說給更為年輕的人聽,其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總有一些小的契機是故事與人的連接點,有的人是左派青年的跨時共振,有的人是對台灣主體性悲劇的吶喊,也有些人把政治犯家庭中女性的弱勢處境與自己家庭中的困境重疊,也有些人是基於同情、恐懼、或者其他一些難以名狀的情感,推開對白色恐怖歷史認識的大門。不能只讀過這些歷史,還必須對這些先烈們「同頻共振」,才能確實的感受這些事物塑造了現在的我們。
但其實這部電影的敘事風格忍不住讓我想到先前看過的好幾部白色恐怖歷史改編舞台劇。
綠島白色恐怖政治犯們的故事,綜合了多種脈絡的交錯,明明是很難講清楚的,但【流麻溝十五號】這部電影卻選擇用初學者的語言作為詮釋的基調。在電影中,我們不知道被關進來的政治犯到底是真的無辜,還是心存反叛、確有組織;但是莫名的在電影描述的綠島日常中,感受到人與人相互陪伴的溫暖。陳萍從「擁有特權的外省女人」變成了「有舞蹈天份的藝術家」與「親愛的姊姊」,余杏惠從「被無辜捲入牢獄的傻白甜女主角」逐漸成為「理解其他人反抗的支持者」,嚴水霞儘管有自己的堅持與理想,但她也不是純粹的革命者,她沒有殘酷的對待困境中的看守,她有自己牽掛的家人。重點是,在經歷過又一樁殘酷的政治案件之後,電影最後呈現了大家彼此寬容、理解,相聚在海邊。
皺著眉看,然後被感動
儘管許多熟悉白色恐怖歷史的人,在電影的前半段忍不住吐槽電影的敘事手法、對白、場景,一邊看一邊辨認「這一段是在演哪個政治犯的故事」,但到了後半部,卻莫名的被劇情說服,甚至忍不住流下淚來。
怎麼會這樣呢?這種感覺跟我先前看《馬鞍藤的春天》時感受到的很類似,故事本身是很難講清楚的,舞台上選擇了一個比較簡單的版本,但觀眾明確的感受到事情並不止於此,而且在簡陋的舞台、略顯突兀的台詞、不太合理的劇情中,有一些傳達出來的感情與價值是真實的。
我是跟同行者說,這部電影只是開始,原著《流麻溝十五號》更為真實,在電影之後可以找書來看。
我個人是蠻推薦這部電影的,大家可以進電影院,細細品味觀影過程中的突兀,與自己莫名其妙哭得唏哩花啦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