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這篇文章,是一篇溫柔,同時具有溫度的文章
筆者從小生活的家庭非一般的正常的家庭,至於有多異常?這邊先不敘述,但童年的創傷一直影響著日常生活,簡述一件事情來分享這影響有多嚴重。
不知多少讀者,會因為以前受到一些不公的對待,而決意未來不會重蹈覆轍這樣的行為。
這就是我們俗話說的,「不想成為那種大人」。
而筆者,由於童年所發生的事情,決意在大學報考社工系,也幸運的被錄取,開啟曾經的大學生活,當初報考的原意是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去幫助更多同類型的朋友或被困擾的人,但在一系列的課程培訓中,我漸漸開始去思索,自己的夢想到底是什麼?假如我是為了當初的目的而去報考,那是否代表我仍舊留在童年的陰影下?
就這樣,開啟一段自我探索之旅。
不幸沒有辦法作計算
高中時期,大家都是屁孩特徵,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樂,只有少部分的人會開始規劃未來,正因如此,"為什麼"的想法開始從我的腦海中出現,為什麼身邊的同學笑得如此幸福,他們不用處理家庭的問題嗎?他們的父母不會吵架嗎?他們沒有經濟壓力嗎?說實在的,現在回想起來,這些都是非常負面的想法,甚至有一種希望他人與自己有同樣遭遇的惡念,但我必需承認,這些是確實發生的事情。
到了大學,聊天的話題慢慢牽扯到家庭,暸解到原來家家戶戶各有難處,開始去思考,如果把自己童年的遭遇和不幸的平均值放入天平作計算,那麼自己的托盤是輕於還是重於另一端?
某天,教授在課堂上教導一則內容,她說:「凡事不是只有零與一,不要把個案的行為以此作判斷。」
我那時的腦筋像被什麼淨化般,忽然想到,人的遭遇是不能用作比較,我無法與因事故而被迫截肢的朋友進行比較,獨臂的他無法與正在募資平台募集白血病的抗爭藥品費用的朋友進行比較,這裡指的無法比較,並非肉眼觀察的嚴重性,而是
「沒有經歷彼此的人生,不會獲得彼此的視角」
大學教授的也在努力
當時,系上有一位和藹可親的教授,由於她個性的緣故,學生們私下都稱她為系上的媽媽,直到大四那年,她當上系上的主任。
由於課程內容是她以前的實務工作,所以在教學上相當嚴謹,從她課堂所得的知識是如同跟隨唐三藏隨西經般,腳踏實地、獲益良多,不是那種只會空口說白話,為了湊人數,前來補缺空職的教授。另一方面。她的善良與智慧並重,同樣具有厚度,當學生困惑之時,會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在課餘時間,也會積極暸解沒有進入狀態的學生,她從不以成績為對話主題,而是欲暸解學生的生活、心靈上的健康。
人物的鋪陳到此結束,接下來是我畢業後,在FB上所看到的一段故事。
該名教授在FB以簡短的文字寫下以下內容:
放棄了研究,放棄了學術,投入照顧學生,還是漏接了這個孩子。努力與用心,到底有沒有用?
也許礙於教授的身份,亦或是她的個人習慣,她的這份無奈,只透過短短的句子呈現,但在我的眼中,卻像無盡的深淵不斷擴散,原來教授也會有不堪、痛苦、坦言的一面。
由於畢業已久,我並不暸解事情的緣由,只能猜測是系上某位學弟妹出現放棄生命的行為。但無論結果為何,皆不是我該深入探討的事情。
這篇文章的出現,是我對教授的敬佩,因此決定把它記錄下來,並以童年慢慢修作為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