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復交的新聞,大部分人應該都有注意到,在兩國正式恢復外交關係後,中東局勢必然有所轉變,或邁向穩定發展。
這裡我們就不多寫,誰想持續製造地緣政治危機、區域不穩定來獲益...
我不是甚麼國際政治專家,就從一介平民的腦袋來思考,
在去年7月走了一趟圓山大飯店,牆上照片確實讓我驚詫⋯
在我出生前的中華民國外交史,是什麼樣貌?
歷史,我們真的知道多少
1958 伊朗國王巴勒維是圓山大飯店接待的第一位友邦元首
以下擷取自維基百科:
「
巴勒維在位期間,伊朗的石油工業在民選總理穆罕默德·摩薩台的領導下基本完成了國有化,但美國支持的1953年伊朗政變推翻了摩薩台,外國石油公司重新進入伊朗。」
當國家財富不再被外來勢力分一杯羹的時候⋯伊朗就成為了邪惡軸心!
"大規模毀滅武器"的故事就開始了
「他領導了白色革命,促成了一系列經濟、社會和政治改革,並通過國有化某些產業來實現國家現代化,給予婦女選舉權,冀以此使伊朗成為世界性的大國。」
1960美國總統艾森豪蒞
今昔對比,是否有種令人不勝唏噓之感呢...
牆上還有很多照片,值得走一趟看看,然後想想背後的歷史!
其實歷史清洗很容易,只要不被講述、遺忘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