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產地】衣索比亞

【咖啡產地】衣索比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一次烘豆師想來開始聊聊咖啡與它們的產地,無論是從咖啡的起源,還是精品咖啡產區的熱門程度,似乎都應該從衣索比亞開始談起,那我們就從這裡開始出發吧。

距離台灣飛行距離8636公里,無法直飛,比唐三藏取經還遙遠的雲和山的彼方,那裡是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故鄉。咖啡起源故事中的牧羊童發現說,固然是一個不可靠傳說。不過從現在的基因檢測結果來看,阿拉比卡這一個咖啡品種,確實源自於現代的衣索比亞國境內,大概就是西南方的卡法森林(Kaffa Forest),卡法很有可能也正是咖啡二字的來源。

延伸閱讀▶︎▶︎咖啡起源傳說探尋

中二店的烘豆師也擁有自己的小小咖啡園

中二店的烘豆師也擁有自己的小小咖啡園


西元7世紀~9世紀時,咖啡自衣索比亞傳至葉門,並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植物順應著各地風土的不同,慢慢衍生出各種不同的品種,如波旁、卡杜拉、帕卡瑪拉等。而本土的原生種也仍然不斷的繁衍出新的各種新的品種,並靜靜等等待人們的目光重新關注,至今卡法森林中仍有數千種尚未被辨識的品種。

延伸閱讀▶︎▶︎【咖啡知識】咖啡與它們的品種

黃波旁品種,顧名思義果實是黃色的。成熟時是橘色。

黃波旁品種,顧名思義果實是黃色的。成熟時是橘色。

慢慢進入近代,現今百花齊放的各式處理法(註1)尚未興起,仍然使用傳統日曬的衣索比亞咖啡,常常帶有霉味、藥水味、過度發酵的瑕疵,不一而足。直到1959年後才逐漸減少傳統日曬,並以新興的水洗處理法替代。1970年代後,當地採取水洗處理法已成主流方式,我們驚豔的發現,原來透過這處理法的衣索比亞,富含花香、檸檬與柑橘的風味,酸質明亮清爽。如果質地十分細緻,甚至可以明確的辨認出是茉莉花的香氣。


*西達瑪,耶加雪菲就位於衣國境內西南方的湖畔

優雅易辨識度的咖啡香氣特徵,很快的讓衣索比亞咖啡開始風行世界。尤以該國西達瑪省(Sisama、註2)中的耶加雪菲(Yirgacheffe)產地最富盛名。

進入了21世紀,有別於傳統日曬的精緻型日曬處理法,開始風行。2005年後此種處理法在衣國的評價已凌駕於水洗,2006年更是在賽事中橫掃各大獎項。有別於水洗優雅香氣,精緻日曬帶來了百香果、鳳梨、波羅蜜、藍莓等氣息,完全佔據了當年人們的目光。

延伸閱讀▶︎▶︎【咖啡知識】一次搞懂咖啡處理法

水洗處理法的起點,待加入清水後,利用水的浮力將密度小的咖啡果實剔除,並在處理過程中保護漿果與種子。

水洗處理法的起點,待加入清水後,利用水的浮力將密度小的咖啡果實剔除,並在處理過程中保護漿果與種子。

2007年知名的咖啡生豆公司Ninty-Plus成立(註3),在耶加雪菲的霧谷(Idido)找到了幾隻非同凡響的咖啡,包括Aricha、Beloya等,老一輩咖啡人一定記憶猶新的品項。

同年,荷蘭貿易商Trabocca公司也在當地發起了紅櫻桃計畫,顧名思義,只採取完全成熟的咖啡果實製作咖啡,以提高產品品質。公司允諾以優渥價格收購漿果,協助改善當地生活環境,激勵農民生產最高品質咖啡。

此時衣索比亞的品質達到了高峰,耶家雪菲成為金字招牌。

好景不常,隨著高品質咖啡大量產出,也帶來了政府介入、廠商惡性競爭與農地過度開發,加上近年衣國內戰不斷與氣候異常,耶家雪菲四個字已非品質保證。今日市場主力多有移至西達瑪的其他地區如古吉、罕貝拉、夏奇索,甚至更遠東方的哈拉或是咖啡原生地卡法森林區,如班奇馬吉(Bench Maji)等地採購咖啡。

知名的Kotowa Estate的處理場:本場只收100%的成熟漿果

知名的Kotowa Estate的處理場:本場只收100%的成熟漿果

從整個衣索比亞國內的咖啡產區來看,也並非每個地區都能出產高品質的咖啡,仍有不少產區以生產商業咖啡為主。而大區域的分辨可以以自東北橫向西南,將衣國分切成兩部的東非大裂谷為界。東方的水土豐饒,品質明顯較佳。以前述的西達瑪地區為首,阿爾西、巴萊都是產區,甚至連東北方商業豆為主的哈拉地區,也會偶有佳作,可以找到擁有強烈藍莓、花朵香氣的咖啡,而且因為出乎意料,採購價差驚人,很值得業者時不時的關注一下。

東非大裂谷以西的產品在台灣就較為少見,利姆、坎列提、金比、吉馬、鐵比、貝貝卡等,多以商業豆為主,若是只採用精品咖啡的業界人士,很可能都不熟悉這些區域。同樣位於西方的卡法森林與班奇馬吉區倒是個例外。2004年起自巴拿馬捲起旋風的藝伎品種,據傳就是由此地開發而出。吸引開發者與採購者在此尋找機會。最知名的是以巴拿馬傳奇農園主威廉.布特(註4)為總監的藝伎村(Gesha Village)所出產的藝伎咖啡。

不過該區出產的咖啡品種,雖然皆名為藝伎,實際上區別甚大。其中真正有如巴拿馬般卓越品質的風味者,主要以Geisha1931種(或稱為Legendary)為主。其他的比如Gori、Illubabor種,常常喝起來就是具有衣索比亞特色的咖啡。

延伸閱讀▶︎▶︎東非大裂谷(維基百科)

Geisha1931種(Legendary)

Geisha1931種(Legendary)

衣索比亞因為長期戰亂與經濟落後。當地普遍缺乏現代化的處理設備。也沒有能力區分與善用境內千年積累而成的繁複咖啡品種。有將之開放給國外的咖啡產國付費尋種(註5),或就將各路品種混合出口並統稱為原生種(HEIRLOOM,也有譯之為家傳種者)。身為烘豆師的我在處理衣索比亞進口的咖啡生豆時,只要隨手抓一把,總能看到大大小小性狀不同,顯非相同品種的咖啡。

近年來這種情況稍有改善,已有學者專家投入鑑識當地品種,其中知名的的74110、74158等,均曾在當地的卓越杯競賽中獲得優良名次。另有鑑識出75225種,疑為就是巴拿馬藝伎之祖。

雖然在品種鑑別上有些落後,不過生為生產大國,衣索比亞早有自己的一套分級制度。早期水洗咖啡分為G2~G8、日曬則為G3~G8。G5以下禁止出口。後來多有賣家自行再次鑑別後,自稱為G1品質,衣國也從善如流的採取G1這個分類了。前幾年在台灣的精品咖啡業者多有標榜其使用的是G1等級,足證其產品品質優良,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為當地的分類與現今主流以品質為主的杯測並不相同,烘豆師自己喝過最好的衣索比亞,其實是G2水洗呢。

利用杯測才能真正選別優良的咖啡。

利用杯測才能真正選別優良的咖啡。

註1:咖啡豆實際上是咖啡的種子。被包覆在像顆櫻桃的果實之中,取出種子的方式被稱之為處理法(Process)。不同的處理法會帶來各具特色的風味。

註2:傳統上稱的西達瑪產區,其行政區於2020年,被分割成數個部分包括西達瑪州、南方民族、部落和人民州、奧羅米亞州。耶加雪菲 (現屬南方民族、部落和人民州)

註3:精品咖啡的評鑑中,精品咖啡的分數以80分為起點,該公司自詡其產品的品質在90分以上。

註4:威廉.布特(Willem Boot),荷蘭咖啡商,2014年以旗下的騾子莊園(Finca La Mula)的水洗藝伎,奪得當年最佳巴拿馬(Best of Panama)藝伎日曬組冠軍。2017年再度以旗下的索菲亞莊園(Finca Sophia)的水洗藝伎,奪得藝伎水洗組冠軍而聲名大噪。

註5:巴拿馬藝伎就是由此輾轉進入並種植於巴拿馬。

avatar-img
咖啡王子中二店的沙龍
89會員
80內容數
收集並回應學生、客戶及各路好友的發想與提問。歡迎留言提問呦,有可能下一篇文章就是您的專屬時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目前到訪過的沖繩珈琲館中,風味最迷人、印象最深刻的珈琲專門店,是位於沖繩市的豆波波(豆ポレポレmameporepore)。來沖繩必訪,推薦沖繩咖啡排行榜第一位。 沒想到我吃著咖哩唱著歌,突然間就變心了。
「急單,可以嗎?」電話那頭急切。 「不行,俺不為五斗米折腰。」我答的不鹹不淡。 「六斗。」電話對面好整以暇。
向科幻經典致敬! 人生的美好回憶與真摯的情感,若只是他人寫入的記憶,價值幾何? 顯然即使如此,劇中人仍覺彌足珍貴。傾盡所有也在所不惜。 即使所有人記憶已遭洗白後,仍試圖重新創造。 貫穿全片的貝殼海灘,原只是牆上的壁畫,永不能到達,代表著希望與記憶的幻滅。最終男主依記憶新造的貝殼海灘,代表著創造心中理
秉持著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烘豆師又開啟新一輪的日文學習之旅,這次到訪的是沖繩咖啡老店—珈琲專門店「原点」。 充分運用運用所知所學的烘豆師,第一句話當然是Nihongo Waganai(我聽不懂日文)。原点主理人外間也藏先生:「沒問題,我也聽不懂中文跟英文。」 然後我們就聊起來了,咦!?
銀雪紛飛的季節,一棟溫暖的小磚屋中,眾人圍在暖爐旁觥籌交錯。冒險故事中的小夥伴們,都是這樣相逢後踏上了未來的旅程。亦像是童話故事中的小木屋,在風雪中提供了溫暖幸福的藏身之所。丸山咖啡輕井澤總店就是給人一個這樣的氛圍。
這次烘豆師至日本出差,旅經長野縣白馬村。在Family Mart發現了一隻「發芽咖啡」。本來想說不要亂買東西,但回過神來時,已經結完帳了。那就來好好研究這個產品吧。首先這是一隻綜合咖啡(包裝上有寫ブレンド,烘豆師在日本真的有在好好學日文),內容物混合了有哥倫比亞、巴西與印尼咖啡。 其最大的特色是,讓
目前到訪過的沖繩珈琲館中,風味最迷人、印象最深刻的珈琲專門店,是位於沖繩市的豆波波(豆ポレポレmameporepore)。來沖繩必訪,推薦沖繩咖啡排行榜第一位。 沒想到我吃著咖哩唱著歌,突然間就變心了。
「急單,可以嗎?」電話那頭急切。 「不行,俺不為五斗米折腰。」我答的不鹹不淡。 「六斗。」電話對面好整以暇。
向科幻經典致敬! 人生的美好回憶與真摯的情感,若只是他人寫入的記憶,價值幾何? 顯然即使如此,劇中人仍覺彌足珍貴。傾盡所有也在所不惜。 即使所有人記憶已遭洗白後,仍試圖重新創造。 貫穿全片的貝殼海灘,原只是牆上的壁畫,永不能到達,代表著希望與記憶的幻滅。最終男主依記憶新造的貝殼海灘,代表著創造心中理
秉持著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烘豆師又開啟新一輪的日文學習之旅,這次到訪的是沖繩咖啡老店—珈琲專門店「原点」。 充分運用運用所知所學的烘豆師,第一句話當然是Nihongo Waganai(我聽不懂日文)。原点主理人外間也藏先生:「沒問題,我也聽不懂中文跟英文。」 然後我們就聊起來了,咦!?
銀雪紛飛的季節,一棟溫暖的小磚屋中,眾人圍在暖爐旁觥籌交錯。冒險故事中的小夥伴們,都是這樣相逢後踏上了未來的旅程。亦像是童話故事中的小木屋,在風雪中提供了溫暖幸福的藏身之所。丸山咖啡輕井澤總店就是給人一個這樣的氛圍。
這次烘豆師至日本出差,旅經長野縣白馬村。在Family Mart發現了一隻「發芽咖啡」。本來想說不要亂買東西,但回過神來時,已經結完帳了。那就來好好研究這個產品吧。首先這是一隻綜合咖啡(包裝上有寫ブレンド,烘豆師在日本真的有在好好學日文),內容物混合了有哥倫比亞、巴西與印尼咖啡。 其最大的特色是,讓